书城亲子世界著名家族教子羊皮卷
10574100000053

第53章 爱迪生家训:有好奇心才有求知欲

托马斯·爱迪生是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真知灼见和著名创造。爱迪生一生有2000多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爱迪生的长子是一个艺术家,次子也是一位发明家。

爱迪生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了极强的好奇心。他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就会抓住大人的衣角儿问个不停,非要问出个究竟来。

一天,他指着正在孵蛋的母鸡问妈妈:“母鸡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干吗呀?”妈妈说:“那是在孵小鸡呢!”下午,爱迪生突然不见了,家里人急得到处寻找,终于在鸡窝里找到了他。原来,他正蹲在鸡窝里孵蛋呢!父母看了以后,哭笑不得,只好把他拉回家。

还有一次,爱迪生看见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就想:既然鸟能飞,人为什么就不能飞呢?于是,为了让小伙伴飞上天空去,他找来一些药粉给小伙伴吃下。结果,小伙伴差点儿连命都丢了,爱迪生也因此被父亲狠狠地打了一顿。

爱迪生的每一项发明都和他的好奇心紧紧相连,但好奇心需要爱的保护和支持。爱迪生的好奇心,无论表现为古怪的提问还是那些荒唐的举止,母亲都能给予理解、保护和引导。我们在惊叹爱迪生拥有造福人类的2000多项发明的同时,更要感谢他的母亲为人类培养了一位杰出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造就我的,便是我的母亲。”从某种意义上说,爱迪生之所以能在科学上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与他母亲的爱护和支持分不开的。

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人人皆知,但是作为母亲,却很少人会像南希对待爱迪生那样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爱“搞破坏”是他们对事物探求的一种表现,是创造性萌芽的基本体现。从孩子一出生,他们就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来到了这个世界,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新鲜和好奇,他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来探求这个神奇的世界。不少发明家,像爱迪生一样,在幼年的时候也常被人们称做“破坏”家,他们搞的“破坏”也常让父母头痛、老师生气。可是,正是这些淘气的家伙,凭借着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努力地探求着日常生活,长大以后最终成为知名的大发明家,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如果我们合理给予孩子引导,那么就能从小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望,帮助他们养成勤于探索的习惯,为他们今后做出创造性贡献打好坚实的基础。

如果调皮的“爱迪生”就是你的孩子,请问,你会怎样对他进行爱护和教育?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心,包括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和正确对待孩子因好奇而导致的破坏行为两个方面。

1.正确对待孩子的提问

由于孩子的好奇心理,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简单,他常常会提一些幼稚的、甚至让人捧腹大笑的问题。对于一个你觉得简单的、已作答的问题,他会刨根问底,问了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让人难以招架。孩子好问是好事,但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得到满意的回答却是件难事。这就要求我们讲究对待孩子提问的艺术。

(1)鼓励孩子提问,启发孩子提问,不要讽刺、嘲笑。一个孩子好问,说明他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盛,父母要对他进行赞扬和鼓励,并及时、正确、通俗地作答。父母如果忽视孩子的提问,对孩子的问题置之不理,甚至嫌孩子烦,就会导致孩子不敢或不愿再提问,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好奇与热情。高尔基曾经说过:“对孩子的问题,如果回答说等着吧,长大了就会懂。这等于打消孩子的求知欲。”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提问应该作答。对于一些孩子当时确实不理解的问题,不能给孩子以“等你长大了,读的书多了就会明白”这样的回答,应鼓励孩子进一步学习知识,自己寻求答案。

(2)回答孩子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于定向性的问题(如那是什么?这叫什么?)可以直接回答孩子,但对于有逻辑关系的,以及其他较复杂的问题,父母要注意引导孩子去思考,让孩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和总结找出答案。

(3)还应该注意一点:如果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也不知道答案,父母千万不要“不懂装懂”,信口开河去哄骗小孩。应该如实告诉孩子:“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答案,等我查了书或问了别人再告诉你。”事后,父母要言而有信,尽快把正确答案告诉孩子。

2.正确对待孩子因好奇而导致的破坏性行为

孩子强烈的好奇心除了表现为好问之外,还表现为好动。由于孩子的好奇心理而年幼无知,其好动倾向往往会导致一些破坏性行为的发生。对此,父母要正确处理,不可打骂指责和惩罚孩子,而应该耐心地引导、教育孩子。例如,孩子拆坏玩具后,父母不应该打骂,或是许诺再不给他买玩具了,而应该简单地向孩子讲述玩具的构造原理和安装方法,然后与孩子一起把玩具修好,并向孩子介绍玩具的正确使用方法,让孩子学会使用玩具、爱惜玩具。

有人说孩子天生就是个创造者,因为他们生来活泼好动,不被各种各样的规矩所桎梏,他们敢于打破常规,不按照成年人的模式去思考问题,所以他们常常会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事物来。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创造天赋却在一天天减少,这里面的原因主要在于,很多孩子的创造力都被循规蹈矩的父母在不知不觉中给扼杀掉了。最难驯服的烈马,往往可能就是最好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