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历史名人的养生之道
10570400000009

第9章 起居有常,饮食有节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古代养生家认为人的寿命长短与能否合理安排起居作息有着密切的关系。孔子在生活起居和饮食方面就很在意规律性,注意细节。这个生活习惯也是他长寿的因素之一。老子主张人要遵从客观的规律,孔子注意到人本身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有规律地生活,是孔子养生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认为按时作息、劳逸结合、保证睡眠的时间和质量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他把自己每天的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这样就避免了很多杂乱和慌张。

在饮食方面,孔子力倡节俭,但同时也非常注意饮食的卫生和规律性。他在《论语·乡党》中提出“八不食”,即:变质的饭菜和鱼肉不食;颜色不好的食物不食;气味不好的食物不食;夹生和烹调不当的饭菜不食;调料不当的食物不食;不合时令的食物不食;肉切得不方正不食;在市场上买的酒和熟肉不食。这些“清规戒律”有的看上去很挑剔,但俗话说“病从口入”,饮食卫生是一定要注意的。孔子还很注意节制饮食,他“食无求饱”,吃饭适时适量。在其他生活习惯上也是如此,不强迫和放纵自己。孔子的这些生活习惯促进了身体的健康,为他的长寿奠定了基础。

在很多人的“长寿经”里,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是经常被提到的一条。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家茅盾先生,生于1896年,享年85岁。茅盾一生保持着良好的习惯,他每天起床、用餐、工作、运动、休息的时间都是固定的,井井有条。平常用的东西,如笔、纸、药等放的位置也是一定的,用完后就放回原处。这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他能保持一种从容、稳定的情绪,而情绪与健康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以一部长篇小说《李自成》闻名的作家姚雪垠也是如此。他生于1910年,青年时靠自学走上创作道路,对中国古典文学有很深的造诣,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作家。姚雪垠在耄耋之年仍精神矍铄,思维敏捷,笔耕不辍。他生活极有规律,每天按时作息,早睡早起。他喜欢在清晨写作,这时没有干扰,大脑清醒,精力、体力和想象力都很丰富。他在饮食上有个原则,就是食不过量,不吃零食。他喜欢自己泡一些药酒,每天中午喝一杯,长期坚持但不过量。这种自泡的药酒不仅能舒筋活血,还能激发创作灵感,促进身心健康。

《管子》中说:“饮食有节……则身体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千金要方》里亦云:“饮食过多则聚积,渴饮过多则成痰。”这些都说明了节制饮食对人体的重要意义。如果饮食没有规律,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就会给健康带来极大危害。所谓饮食有节,是指饮食要有节制,不能随心所欲,讲究吃的科学和方法,注意饮食的量和进食时间。

首先饮食要适量。人体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贮存主要靠脾胃来完成,若饮食过度,超过了脾胃的正常负荷,就会产生许多疾病。南北朝时有人写过这样一首诗:“何必餐霞服大药,妄意延年等龟鹤。但于饮食嗜欲中,去其甚者将安乐。”只要在饮食嗜好中去掉那些“甚者”,改掉最突出的毛病,就会带来安乐。饮食过饱就是一甚。《黄帝内经》中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博物志》说:“所食逾多,心逾塞,年逾损焉。”

过饱不利于健康,但食之太少亦有损于健康。有些人为了减肥而长时间挨饿,使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变得虚弱不堪。正确的方法是根据自己平时的饭量来决定每餐该吃多少,适量为宜,这样才不致因饥饱而伤及五脏。按现代营养学的要求,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比例应该是3:4:3。

其次是饮食应定时。“不时,不食”,这是孔子的饮食习惯,即不到该吃饭的时候,就不吃东西,这是正确的。食之有时,脾胃适应了这种进食规律,到时候便会做好消化食物的准备。《尚书》中说“食哉惟时”,每餐进食有较为固定的时间,才可以保证消化、吸收正常地进行,脾胃活动能够协调配合、有张有弛。清代马齐在《陆地仙经》中说:“早饭淡而早,午饭厚而饱,晚饭须要少,若能常如此,无病直到老。”

在强调“按时进食”的同时,也要兼顾“按需进食”,即想吃时就吃一点,不想多吃就少吃一点。像加夜班的人,在第二天早餐时往往不想吃东西,希望赶快睡上一个好觉;心情不好的人,在吃饭时间往往没有食欲。陶弘景早就指出:“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按需进食”是适应生理、心理和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的一种饮食方式,它不是绝对地“随心所欲”、零食不离口,而是适应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需要,使饮食活动更符合规律。“按需进食”与按时吃饭的饮食习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能更好地适应人们在不同环境中的饮食需要,目的都是让人们的饮食活动变得更科学、更健康。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起居有常是调养神气的重要方法。神气在人体中有重要作用,人们如果能做到起居有常,饮食得当,就能保养神气,使精力充沛、旺盛,面色红润,神采奕奕。若生活没有规律,天长日久则神气衰败,就会出现精神委靡,生命力衰退,面色苍白,目光呆滞。通过对很多寿星的生活进行调查,人们发现,他们的生活方式都比较有规律,睡眠每天保持在七小时左右,每顿只吃八成饱,营养也很均衡,蛋白质和动物脂肪只占他们食谱里很小一部分。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显示,低脂肪是长寿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另一份调查结果则表明,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是目前人类最大的死亡原因。心脏病、高血压、肿瘤等“生活方式疾病”已经占到死亡率的50%以上。生活没有规律,长期吃太油、太咸、太甜的食物,以及过量饮酒、吸烟、吸毒等,都是引发这些疾病的因素。

我国广西有个长寿之乡——巴马,早在1991年,这里就被确认为世界上第五个长寿之乡了。巴马瑶族自治县面积为1976平方公里,人口为23万。截至2002年7月,这里健在的百岁老人有66位。据说清嘉庆年间,这里出了一位142岁的老寿星,嘉庆皇帝还亲笔题了一首诗为他祝寿呢。

巴马除了自然环境优美,气候温和宜人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是长寿的一个原因。巴马的长寿老人生活都很朴素,起居有常,食用有度,他们从不暴饮暴食,一日2~3餐。专家的评价是:他们不会让自己挨饿,但吃撑的时候也不多。巴马的老人大都喜欢吃清淡的食物,以素食为主,很少吃荤腥,膳食结构基本为低热量、低脂肪,适量的蛋白质和丰富的维生素,因而血脂不高、胆固醇正常,很少患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这里的老人还习惯在晚上喝少量的自制米酒或本地产的山茶,对血液循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生活和饮食都应讲究科学才能长寿。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使自己的生活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相适应,才能健康长寿。如一年之中四时的阴阳消长,对人体的影响就很明显。孙思邈说:“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也就是说,应该根据季节的变化和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生理需要的作息制度,并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这样才能使人体的生理功能保持稳定平衡的状态。生活要有劳有逸,饮食也要粗细搭配,荤素结合。多吃一些绿色蔬菜和水果,不挑食、不偏食,更不能暴饮暴食。食不厌杂,方能摄入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保证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

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相对简单,他总结出起居有常、饮食有节的养生之法,并以身作则,不仅吃饭定时定量,连睡觉和休息时的姿势都有要求。现代的人要做到这些就不是很容易了,尤其是上班族。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个生物钟,其实人体就像时钟,走快了或是慢了都不正常,只有给它一个适当的尺度,让它有规律地运行,才正常,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