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抗衰红宝书
10568600000019

第19章 中医药膳抗衰

《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衰老的过程就是肾中精气衰退的过程,因而要治疗早衰或预防衰老,就需要适时地补肾。现代研究也表明,人体内微量元素缺乏,可致虚症,而补肾中药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补肾中药不仅可以补充微量元素,更重要的是它还有调节体内微量元素代谢平衡的作用。

几种常见的抗衰老药材

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收载365种药物,其中列为“上品”的有100多种。被列为上品的中药,为无毒、有强健身体作用的“补药”。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医又不断发现新的有抗衰老作用中药。以下是经中西医都证实有抗衰老作用的常见中药的简要介绍。

(1)何首乌

《开宝本草》称之“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现代研究发现,何首乌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对神经衰弱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并可调节血清胆固醇,降低血糖,提高肝细胞转化和代谢胆固醇的能力。何首乌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2)黄芪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认为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清代的黄宫绣称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3)人参

《神农本草经》认为,人参能“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现代研究发现,它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保肝、调节心血管功能、兴奋造血系统功能等作用。

(4)三七

《本草纲目拾遗》中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称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现代研究发现,三七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与人参有相似之处。其人参总皂甙含量超过人参。三七可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参有明显的优势。

(5)剌五加

《本草纲目》称之“久服轻身耐老”,“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现代研究发现,剌五加有抗衰老、抗疲劳(其抗疲劳作用比人参皂甙还强)、强壮作用,还能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且有抗菌消炎和一定的抗癌作用。

(6)灵芝

《神农本草经》认为,灵芝能“补肝气,安魂魄”,“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现代研究证实,灵芝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都有调节作用,具有免疫调节、清除自由基、平衡代谢等功能,直接影响人体衰老进程。

(7)枸杞子

《神农本草经》称枸杞子“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本草汇言》赞之“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枸杞子有类似人参的“适应原样”作用,且能抗动脉硬化、降低血糖、促进肝细胞新生等作用,服之有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之功效。

(8)红景天

在古代本草中没有红景天的记载,是近代才发现的抗衰老新秀。它有补益元气,清热,解毒,止血,宁神益智的功效。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发现,红景天有类似人参的补益作用,能抗缺氧、抗寒冷、抗疲劳、抗辐射、抗病毒、抑制癌细胞生长,提高工作效率,延缓机体衰老。

(9)绞股蓝

绞股蓝为葫芦科植物,在古代本草中不见其名。日本科学家发现其组成中有多种成分与部分人参皂甙结构相同,近年来发现,绞股蓝具有抗衰老、抗疲劳、抗癌、调节内分泌功能,能提高人体应变能力和免疫力,降低胆固醇和转氨酶,预防肿瘤,抑制溃疡,缓解紧张,镇静、镇痛。

(10)蜂王浆

蜂王浆是蜂制品中的珍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细胞生长,增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组织再生能力。同时,因其含有丰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维生素C、E,是不可多得的抗衰老良药。

中药强壮剂多具有扶正固本、活血化瘀、补气养血、滋阴壮阳等作用,能调节神经、循环、消化、内分泌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等而有利于抗衰老。其他如生熟地、天冬、麦冬、当归、丹皮、三七、党参、白术、灵芝、山楂、首乌、茯苓、枸杞、黄精等均属抗衰老药。抗衰老药目前仍以复方为主。

简易抗衰老药膳

(1)强美灵汤

原料:黑芝麻60克,胡桃仁60克,北杏仁20克,生薏米30克,冰糖30克。

做法:全部用料洗净,入沙锅内,加适量水,文火煎煮7小时。

用法:饮汤食胡桃仁、黑芝麻,每日1剂。每日早、晚空腹服食。

功效:乌须发,驻颜,抗衰老。

(2)乌发糖

原料:核桃仁250克,黑芝麻250克,赤砂糖500克。

做法:将赤砂糖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用武火烧开,移文火上煎熬至稠厚时,加炒香的黑芝麻、核桃仁搅拌均匀停火即成乌发糖。将乌发糖倒入涂有熟菜油的搪瓷盘中摊平、晾晒,用刀划成小块,装糖盒内备用。

用法:早、晚各食3块。

功效:健脑补肾,生发乌发。适用于头昏耳鸣、健忘、脱发、头发早白等症。

(3)芝麻白糖糊

原料:芝麻5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芝麻拣净,放入铁锅内,用文火炒香后晾凉,捣碎后装入瓦罐内备用。

用法:每次2汤匙,放入碗中,再加白糖适量,用开水冲服。

功效:补阴血,养肝肾,乌须发,长肌肉,填精髓。适用于肺燥咳嗽、皮肤干燥、肝肾阴虚的头发早白及老年人便秘等症。

(4)黄芪鳝鱼汤

原料:黄芪30克,鳝鱼300克,生姜1片(切丝),红枣5颗(去核),大蒜2瓣。

做法:黄芪、红枣洗净,大蒜洗净切段,鳝鱼杀后去肠杂、洗净、斩件。起油锅放入鳝鱼、姜、盐,炒至鳝鱼半熟,将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小时,调味。

用法:饮汤吃鳝鱼肉。

功效:补气养血、健美容颜。用于气血不足之面色萎黄、消瘦疲乏等。

(5)田鸡鱼胶炖枸杞

原料:枸杞子30克,田鸡300克,鱼胶30克,猪腰1个,大蒜5瓣。

做法:枸杞子洗净;田鸡取腿起肉取骨;鱼胶用开水浸软剪丝;猪腰洗净切开,去脂膜,切片;大蒜头去皮。全部用料放入炖蛊内,加开水适量,炖蛊加盖,文火隔水炖2小时,调味。

用法:饮汤食田鸡、猪腰。

功效:补气血、养容颜。用于气血不足、失于调养,症见神疲体倦、肌肤不泽、面部皱纹者。

(6)二冬参地炖猪脊髓

原料:天冬15克,麦冬15克,熟地25克,生地25克,人参10克,猪脊髓200克。

做法:将麦冬、天冬、熟地、生地、人参洗净,麦冬、人参切薄片,把全部用料放入炖蛊内,加开水适量,炖蛊加盖,文火隔水炖3小时,调味。

用法:饮汤吃猪脊髓、人参。每天1料。

功效:滋阴补髓,颐养容颜。用于气血不足、容颜无华,或阴虚内热之潮热心烦、肾阴亏虚、面有暗斑者。

(7)黄精生地鸡蛋汤

原料:黄精50克,生地50克,鸡蛋3个,冰糖20克。

做法:黄精、生地洗净,切片;鸡蛋煮熟,去壳。同放入沙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放入冰糖,文火煲半小时。

用法:饮汤吃蛋。每天1料。

功效:滋润养颜。用于颜面枯槁无华、毛发干枯脱落、面皱肤糙等。

十种中医抗衰老药茶

(1)人参茶

生晒参或移山参3~9克,切薄片,水煎代茶。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强心安神。一般来说作为保健药茶,人参用量每日3克左右即可,能长期使用。若虚证显著,用量可以酌增。实证热证、痰浊湿阻、食滞、外感初起等,一般不宜使用。

(2)黄芪茶

生黄芪60~90克,大枣30克。水煎30分钟后饮服,反复煎泡代茶。其功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退肿。黄芪性温补,食滞、湿阻,口干唇燥,发热,咯血宜慎用。

(3)灵芝茶

灵芝10克,蜂蜜20克。煎水代茶。其功能补虚强身,安神定志。临床上应用于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

(4)首乌茶

制首乌20~30克,桑寄生20克,制黄精10克,炙甘草6克,煎汤代茶饮。首乌茶可补精益髓,益气血,乌须发。凡肝肾不足,腰膝软弱,血虚头晕,须发早白等症皆可服用,冠心病、可疑冠心病和高血脂者经常代茶饮用,效果尤为明显。

(5)蜂蜜茶

蜂蜜20~30克,开水冲化代茶饮用,每日2~3次。蜂蜜茶能清热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神农本草经》云:“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延年神仙。”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病人可以经常饮用。

(6)绞股蓝茶

绞股蓝9克煎水代茶饮。1日2~3剂。绞股蓝茶为一理想的滋补延寿类药茶。其功能可强心安神,降脂,抗癌,扩张血管。

(7)生津茶

青果5个,金石斛、甘菊、竹茹各6克,麦冬、桑叶各9克,鲜藕10片,黄梨2个,荸荠5个,鲜芦根2支。煎水代茶饮。其功能生津止渴?养阴润燥。适用热病伤阴,或老人阴虚津枯,口渴,咽干,唇燥等。

(8)擂茶

生米、生姜、茶叶各适量,将三味用擂钵捣碎,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其功能清热解毒,通经理肺。用时加糖,像豆浆,似乳汁,喝起来清凉可口,滋味甘醇,经常饮用,有防病保健、延年抗衰之用。

(9)牛乳红茶

鲜牛乳100克,红碎茶、食盐适量。先取红茶以少许开水湿润,再以煮沸牛乳泡茶,加食盐少许和匀当茶饮用。其功能益气养精,久服令人体健润泽,为滋补之佳品。

(10)减肥茶

荷叶60克,生山楂、生米仁各15克,橘皮5克。共切碎捣成末,混匀,放入暖水壶中,沸水泡渍,频饮代茶,喝完可加水续泡,连用3个月。其功能消食去脂、利水、行气、燥湿。主治单纯性肥胖、高脂血症,对高血压、冠心病也有裨益。

中医对症施治现代亚健康

现今社会,工作繁忙,生活紧张,体力与脑力消耗很大,多数中青年人健康透支,不同程度上,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未老先衰”的征兆,也就所谓出现“乏力症群”、“亚健康”的状态。中医认为,出现类似不同程度的各种虚证,应该用不同的补品进补,才是正确的有益的方法。否则会得不偿失。

(1)气虚多食人参

表现:主要为神疲乏力、气短、倦怠等乏力症群,也就是指全身精神不佳,体力不济。

进补:代表补品为人参,包括西洋参、白参、野山参、红参等;一般情况下,气虚而稍偏热的,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肝炎、更年期综合征者,应服用西洋参为宜;单纯气虚者可服用白参,气虚较严重者可服用野山参,因为野山参补气的功效显著;反之,气虚偏寒的应用红参进补,红参有补气温阳的功效。

(2)血虚首选阿胶

表现:相似于现代医学的贫血症,指经常出现头晕、眼花、面色萎黄、失眠、多梦等症状。

进补:代表补品为阿胶、当归等,阿胶就是驴皮胶,有补血、止血的功效,除了用阿胶熬制膏方外,可作为妇女补血调经的常用补血药。

(3)阳虚谨慎吃鹿茸

表现:一般是指除了气虚症之外,还有畏寒、怕风、四肢发凉等症状。

进补:代表补品为鹿茸,鹿茸的壮阳功能较强,可磨粉或浸酒后服用;但阴虚内热者应禁忌,否则有可能造成出血、烦热不安等不良反应。

(4)阴虚还要银耳补

表现:主要是表现为五心烦热,面赤升火,口干易怒,性情烦躁,如更年期综合征大多表现为阴虚证。

进补:代表补品有银耳、石斛(枫斗)等,银耳补肺阴、润肠的功能较佳,石斛生津止渴的功效好;当然,西洋参在补气的同时也可作为阴虚者的补品。

中老年人巧吃中药抗衰

人到中老年,寻求有效的抗衰药物,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是老人及其子女们共同追求的愿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医学的发展,这已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只要有针对性地合理应用,使这些补益药能更好地发挥效能,就能达到目的。

(1)有益性功能的中药

提高性功能,改善生理代谢的中药主要有人参、何首乌、地黄、鹿茸、胎盘、刺五加等,这类药物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老年人的性功能,改善全身代谢,使老年人生理代谢旺盛,对外界应激能力提高。

(2)防病抗衰的中药

具有抗衰防病作用的中药主要有人参、白术、黄芪、山药、鹿茸、当归、泽泻、蜂蜜、此类药物含有大量对老人有益的微量元素,有较好的抗衰防老的功效。

(3)增进智力的中药

可增进智力的中药主要有何首乌、菟丝子、杜仲、枸杞子、核桃肉、灵芝,此类药物均属补肾药,有填精、补髓、充脑的作用,可改善脑功能。

(4)增强免疫力的中药

能增强免疫功能的中药有当归、黄芪、三七、蒲黄、淮山药、黄精、玉竹等,此类药物均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5)清除致衰基因的中药

能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中药主要有女贞子、灵芝、党参、人参等。人体产生的自由基越多,人越易衰老,而上述中药,均能起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故可抗老防衰。

总之,老年人可根据自身状况,并结合医生的建议,按照合理、适当的进补方式坚持服用相应的中药,便可达到抗病防衰、延年益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