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南辛赏柴
10563700000024

第24章 神垕市场新发现

收藏古玩者为了避免“打眼”,通常要对仿制品集散地进行实地调查,如同侦察员在战前,深入到敌方前沿阵地,实施火力侦察一样。“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道理浅显而又深刻。前面提到收藏古瓷之翘楚——后周柴窑的可能性,那是从宏观上讲的,但若微观上疏忽大意,吃败仗的几率会大为增多。予先前玩紫砂器皿时,曾经先后去荆溪宜兴参访过多次,热衷于苏麻离青瓷器后,又曾十余次下江西景德镇考察,偏重于鉴藏柴器以来,往来禹州的次数相应增加,掐指算来亦有五番回合了。如此频繁调研,为的是最大限度地避免收藏人士常犯的“吃药”毛病,同时快速提升鉴藏实战经验。实话实说,鉴藏古董确是“快乐并痛苦着”的营生,缺乏受挫心理准备和意志力薄弱的人,最好还是不要轻易地误入“歧途”。

在此将新近对古玩市场的考察情况,向同好师友作出汇报。同时也希望诸位方便时,将随处发现的疑似器物张贴出来,以丰富彼此的见闻,相互配合,详尽掌握第一手资料。如此一来,发现柴窑、填补空白的工作或许会开展得顺利一些。

不久前去神垕调研的一大收获,是见到了“过渡期柴窑”的仿制品。所谓“过渡期柴窑”,在俺的赏鉴理念中,不单纯只是时间上的概念,更多是指那些处在特定历史转折时期所生产出来的柴窑品种,它介乎于后周柴窑与北宋柴窑之间,属于过渡型器物,是随着朝廷更迭,后周柴窑悄然发生变化,并向着实用性、民间化流变的时代迁延期的作品。一般而言,禹州地方对“过渡性柴窑”的仿制,不仅光色近似,且带有开片,如果有机会上手加以甄别,仍不难以分辨其仿制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