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给老师的健康枕边书
10560100000074

第74章 肝病预防保健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执行人体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具有500种以上功能,是“人体的化工厂”。肝脏的多种功能与处理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有关,其他的功能包括使红细胞再循环以及除去血液中的有毒物质。

肝炎则是人体常见疾病,患了肝炎不但严重影响工作,而且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所谓“肝炎”,就是肝脏发炎,目前病毒性肝炎主要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5种。引起肝脏发炎的原因很多,如大量饮酒及服用不当药物等都能引发肝炎。另外,性行为不当也是肝炎传播的重要途径。

专家提醒,搞好饮食卫生,调节饮食方式是预防肝炎的重要手段。此外,洁身自爱,不搞非正常的性行为,也是预防肝炎的有效方法。

甲型肝炎的症状、治疗及预防

甲型肝炎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感染对象以青少年及儿童为主,成年人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它是各种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

典型的甲型肝炎临床过程分四个阶段:潜伏期、前驱症状期、黄疸期、恢复期。疾病轻重程度往往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在幼儿中,甲型肝炎常表现出无症状或无典型特征的症状,经常无黄疸期,而在青少年和成人中,经常表现出有黄疸期症状的感染。

(1)甲型肝炎的症状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近期内出现连续几天以上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稀便、肝区疼痛等。儿童常有恶心、呕吐、腹疼、腹泻、精神不振、不想动等,部分病人起病时常有发热,但体温不高。

急性黄疸型肝炎:除具有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症状外,同时还伴有小便赤黄、巩膜黄染(即白眼球变黄),部分病人可有大便变灰白、全身皮肤变黄等黄疸症状。

急性重症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病人出现高热,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缺乏、频繁呕吐、重度腹胀或有呃逆、打嗝、重度乏力以及黄染严重,出现昏迷的前驱症状,如嗜睡、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等。极重病人可发生肝昏迷,抢救不及时或不当极易死亡。

(2)甲型肝炎的治疗

避免饮酒、过劳及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支持疗法。黄疸型肝炎,早期卧床休息,给以容易消化、富于营养、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等。不能进食者,静脉补液,供给足够热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供给维生素C及维生素B族。有厌食恶心者,给予多酶片、胃复安等对症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出现黄疸或转氨酶升高者,可予以清热解毒剂,如蒲公英、夏枯草、板蓝根、金银花、金钱草水煎服或茵陈、金钱草、折茅根、茯芩及赤芍水煎服,一般可奏效。对退黄及降醇效果不满意者,可加用茵陈、桅子、黄连、黄柏及大黄水煎服,或茵桅黄注射液40~60毫升,加10%葡萄糖液400毫升,静脉点滴。

(3)甲型肝炎的预防

甲肝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染,与甲肝患者密切接触,共享餐具、茶杯、牙具等,吃了肝炎病毒污染的食品和水,都可以受到传染。

搞好饮水卫生:加强饮水消毒,不论是自来水,还是井水、河水、塘水都要消毒。

不吃不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毛蚶、蛤蜊等水产品可能粘附甲肝病毒,不要生吃或半生吃。直接入口的食物如酱菜、凉拌的菜,不要在可能受污染的水中洗涤。讲究餐具茶具的卫生:有肝炎流行时,勿办酒席。因甲肝病人在症状出现之前大便中就有病毒排出,在甲肝流行时办酒席,宾客中可能有尚未发作的病人,容易引起参宴者甲肝爆发。

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甲肝病人症状明显出现以前,传染性很强,所以发现、隔离得愈早,就愈能减少传染的危险。甲肝病人的卧室、活动的房间和衣物要消毒。

及时接种丙种球蛋白:儿童体内抵抗甲肝的抗体水平很低,所以,与甲肝病人有过接触日起两周内,及时接种丙种球蛋白,能有效防止发病。

乙型肝炎的症状、治疗及预防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又称HBV)引起的,HBV存在于乙肝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经、乳汁及泪液等分泌物中。与乙肝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期时病人的上述体液及分泌物接触后,HBV进入血液中即可传染上乙型肝炎。

(1)乙型肝炎的症状

一般来说,人体感染HBV后有如下几种可能:

引起急性乙型肝炎。病人表现为明显的肝炎症状和体征,如发热、乏力、食砍不振、尿黄、厌油腻、恶心呕吐等,或出现黄痘,肝肺肿大,肝功能障碍。这种急性发病需要住院治疗。

造成慢性无症状HBV携带状态。病毒侵入人体没有引起肝损伤,肝功能化验正常,感染者也没有任何症状和不适。

引起慢性无症状肝炎。HBV进入人体后因为某些原因,感染者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或者是无症状携带状态。可是检查后,可能发现肝肿大,肝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在进行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时,发现肝脏内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活动,当出现症状或症状加重后,病人往往疑为急性肝炎而到医院就诊,但后果往往比较严重,常常已到了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程度了。

(2)乙型肝炎的治疗

首先要明确病情,了解体内病毒复制状况,并以此制定正确治疗方案。医学界最新研究发现,运用HBV-DNA检测,可在“二对半”确诊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了解乙肝的病情,如病毒存在数量、是否复制、传染程度、是否有必要服药、适合服哪一类抗病毒药,然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包括护肝和抗病毒治疗,在肝功能异常时提示肝细胞受损,应采取护肝治疗,控制病情发展。病毒存在和复制是导致乙肝进展的根本原因,此时抑制消灭乙肝病毒是治疗的关键,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凭感觉用药。

另外,急性发作期应以卧床休息为主,静止期可适当活动,以病人不觉疲劳为宜。饮食以高蛋白、低脂肪、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糖,禁酒。

(3)乙型肝炎的预防

首先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消灭乙肝关键在于预防,乙肝病毒传播的途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经血传染:如输入全血、血浆、血清或其他血制品。在热带、副热带的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都可能会传播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孕妇是乙肝带原者,通过产道直接传染给新生儿。

体液传播:医疗器材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引起传染;性接触的传播;与乙肝患者或带原者长期密切接触,如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会造成污染而传染乙肝。

温馨提示

可用中草药预防肝炎。

服用垂柳汤:取新鲜嫩垂柳枝连叶10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分2次服,连服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