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给老师的健康枕边书
10560100000022

第22章 教师日常运动常识

有运动的愿望还不够,要想运动真正有益健康,你还必须掌握一些运动的常识,做到想运动,而且会运动。概括而言,健康运动的主要常识有以下几点:

运动必须规律、适量

(1)规律:养成每天有规律的运动习惯相当重要。这是因为一方面平时缺乏体力活动的人,只有经过一定时间适量、规律的运动积累,才能出现相应的健康效应;另一方面日常已有适量运动的人,如果停止规律的运动,相应的健康促进效应会逐渐消失。

(2)适量:运动是把“双刃剑”,适量运动有助于健康,过量运动有损健康。不同年龄、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的人群,适量运动的内涵也不同。对于平时缺乏体力活动的人,如果能够有规律地参加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他们的健康状况可以得到改善;对于平时已经有适量运动的人,适当增加体力活动量,可以获得更加有益于健康的效果。

健康运动3步曲

(1)运动前:在开始运动前要选择好时间和地点。适宜运动的时间有晨练和暮练。科学研究证实,还是暮练比较科学。适宜运动的地点要环境幽静、阳光柔和、空气清新、地势平坦,既不偏僻也不繁华。

(2)运动中:在运动的时候,要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情,意念放松,先做好伸展运动。放松的顺序自上而下,从头部、颈部、两肩、两胯、两腿到两足。然后活动四肢,伸伸腰腿,使肌肉和韧带都逐渐放松。在运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运动量由小到大,动作由慢到快,运动时间由短到长。

(3)运动后:运动快要结束了,要做好调整运动,不要骤然停止。如闭目静默、调整呼吸,以及做一些轻微的、小运动量的动作,甩手摆腿,身体前屈后仰,轻轻转腰等。这样可以使因运动而淤积于下肢血管中的血液回流至心脏,防止发生意外。运动结束后,一定要根据身体反应随时调整运动量和运动方式。

健康运动4细节

(1)空腹运动有害健康:生活中,许多人都习惯在早晨做运动,但若不吃早餐就开始健身运动,对身体反而是一种伤害。运动专家提醒,空腹运动可能影响心肌功能,引起心律失常,甚至造成猝死。

(2)运动的时间误区:进餐后有较多的血液流向胃肠道,以帮助食物消化吸收,此时运动会妨碍食物的消化,时间一长会导致疾病;饮酒后不宜运动,因为酒中的酒精很快被消化道吸收入血液中,并进入脑、心、肝等器官,此时运动,将加重这些器官的负担;雾天不宜室外运动,因为城市中的雾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在污浊的雾气中运动锻炼,人体会吸入各种有毒物质引起咽喉炎、气管炎、眼结膜炎和过敏性疾病。

(3)运动后不宜立即大量饮水:许多人习惯于在剧烈运动后大量喝水,这样一来会使血液中盐的含量降低,加之出汗,盐分更易丧失,导致钠代谢失调,发生肌肉抽筋现象。而且,一次性喝水过多,胃肠会出现不舒适的胀满之感,若躺下休息更会因挤压影响心肺活动。所以,剧烈运动后,口虽渴也不宜一次性喝水过多,应采用“多次少饮”的方法喝水。

(4)运动后不宜立即洗冷水澡:有些人剧烈运动后立即就进行冷水浴,但由于肢体温度和水温相差悬殊,这样极易发生小腿抽筋。因此,剧烈运动后应先擦汗液,等汗不再出时,再进行冷水浴较为妥当。

温馨提示

在运动的时候,感觉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应持之以恒,但前提是身体状况要好,如果带病坚持运动反而适得其反。有的人在运动时感到不舒服,如头晕、心慌、憋气、胸闷、腹痛等,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立即停止运动。如果休息后还不见好转,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