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厚黑学叫我们老到点
10550400000023

第23章 学会隐藏自己

智慧之人知道在自己的力量远远比不上对方时,就会引而不发,藏而不露,将自己保护起来,等到时机成熟之际再展现自我,这样既可以保全自己,也可以为自己赢得积蓄力量的时间。

作为厚黑之人,他们懂得当自己的力量处于弱势时,比如在兵力不够多、党羽不够众、威望不够高等等不及别人的情况下,做到引而不发、藏而不露,不要让人看出你将要和他分庭抗礼甚至取而代之的苗头;否则,当你羽毛未丰,若别人生了杀机要将你铲除,可谓易如反掌。

三国时期的杜畿就是一个例子。

三国时期,河东的卫固、范先拥有很强的兵力。河东太守王邑被调走后,卫固、范先就以请王邑回河东为名,暗中与并州高干勾结,企图举兵反曹。曹操知道后对荀说:“河东为天下的要地。一旦卫固等人掌控,为害必深。请你给我推荐一个人,派去镇抚河东。”荀说:“镇抚河东,杜畿足矣。”曹操便命杜畿为河东太守,前去任职。

杜畿启程了,但他尚未来到河东边境,卫固等人已派人守住关口,不让杜畿入境。有人对杜畿说:“应派兵征讨。”但杜畿却说:“河东有三万百姓,他们并非都是叛乱之人。倘若大军进攻,那么原来一心向善的人就会在高压之下因为恐惧而听命卫固。卫固控制了百姓,必然拼命死战。在这种情况下进攻,如果失败,则会引发附近各地的叛乱,天下便会大乱;如果获胜,河东之民也会惨遭杀戮,同样不是好事。现在,卫固等人并未公开反叛,他既然是以请回王邑为名,那么他对新任太守暂时必然不敢加害。卫固虽然足智多谋,但优柔寡断。如果我只身前往,他必然佯装接受我为太守。到了河东,我只需一个月就足以设计算计他。”杜畿于是绕道渡河,秘密进入河东。

杜畿到任后,范先起初要杀杜畿立威。为了察看杜畿的反应,范先便先杀了主簿以下等人,而杜畿不为所动,举动自如。卫固于是说:“杀了他未必会有好处,只会让别人说我们滥杀无辜,况且他已经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不如就留下他吧。”这样,杜畿如愿被卫、范等人奉为太守,暂无性命之忧。

保全性命之后,杜畿开始谋划。他对卫固等人说:“你们是河东的希望,我只有仰仗你们才能成事,所以,以后一旦有事大家一起商量,共谋大计。”于是任卫固为都督,处理一般行政事务,范先则统领三千士兵。卫固等人心中甚是高兴,表面服从杜畿,心里却并未将他放在眼里,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后来,卫固打算公开反叛,杜畿非常担心,便对卫固说:“要想成大事,首先应该稳住民心。你现在起兵,老百姓就肯定会认为你要征兵役,必然民心大乱。所以,不如现在招兵买马,等兵马足够了,再起兵也不迟。”卫固不知其意,认为他说的有理,便依计而行。这一拖延,几十天过去了。而卫固的下属贪婪财物,私吞了招兵买马的钱。结果,卫固钱虽花了不少,但却没有招来多少兵。

后来,杜畿又对卫固说:“将士久在外地,都会恋家,时日一长,恋家之心必然增强。眼下郡中无事,可以让他们轮流回家探亲,有事再召回来就可以了。”卫固经过考虑,便又听从了杜畿的意见。其实杜畿早已暗中联络知己,私下准备。结果,杜畿的朋友们成功散至各地,静等时机,而卫固的心腹们却都回家安乐休息了。

不久,高干反叛攻入护泽,白骑进攻东垣、上党等地,弘农郡也发生叛乱,卫固认为是起兵的时候了,便召集将士起兵反叛,结果没有多少人回来。杜畿看到各县都已归附自己,民心已定,便率领几十人离开郡府,至张县坚守城池。吏民拥城自守,以助杜畿。很快杜畿便得到了充足的兵马。高干、卫固等人联合围攻杜畿。但由于杜畿得民心,占据有利地势,他们最终没能攻下张县。后来,曹操的大兵来到,高干败走,卫固被杀,河东郡便平定了下来。

在河东,相对于拥有实权的卫固、范先,杜畿由于是初上任,并没有什么权利,因此,他只有采取退让、隐忍的办法,然而,他却在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实践着自己的计谋。他设计让卫固等人放松警惕、减少顾虑,等待时机,最终完成使命。可以说,杜畿对厚黑之道熟练之极。

但藏而不露的根本目的不是让你只藏不露,你必须看准时机,在该露的时候毫不犹豫,脱颖而出。当然,藏并非被动地躲藏而是露中有藏,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样才能保证时机成熟之时,你一出必成。

明熹宗自幼丧母,客氏将其抚育长大。但是,客氏并不是一个行为检点的女人,竟勾引十六岁的熹宗。后来,她又同太监魏忠贤私通,两人狼狈为奸,骗取熹宗信任,专权枉法,把持朝廷政治,在朝廷中形成了一股恶势力。这时东林党人为了伸张正义,弹劾魏忠贤,但都惨遭迫害,几乎被赶尽杀绝。

熹宗由于没有儿子,病死后其弟朱由检继承王位,便是明思宗,即崇祯皇帝。魏忠贤没有了靠山,内心感到十分恐惧。此时东林党人再度弹劾魏忠贤,崇祯深知魏忠贤罪恶滔天,民愤极大,但考虑自己新即位,不便马上处置熹宗任用的老臣。于是崇祯不露声色,心中有数,这时魏忠贤假装要辞掉“东厂”职务,崇祯坚持不同意。大臣杨所修、杨维垣弹劾太监崔呈秀企图谋权篡位,陆源登等人也上书弹劾魏忠贤,崇祯全都假装不理。

嘉兴人钱嘉征上书列举魏忠贤的十大罪状,读起来令人发指。这时,崇祯见朝野上下全都反对魏忠贤,知道时机已到,便将钱嘉征招来,在朝廷上当众宣布魏忠贤的十大罪状,令魏忠贤万分恐惧。他用重金收买太监徐应元求情,但遭到拒绝。

崇祯下令撤去魏忠贤一切职务,没收一切权力,贬谪安徽凤阳,但魏忠贤在去凤阳时,竟用上千匹好马和八百壮士护送他贪污的金银财宝。崇祯得知后大怒,下令将他抓回京城斩首,魏忠贤途中自缢,崇祯又下令戮尸。接着,崇祯彻底清洗了魏忠贤的党羽,并且笞死客氏,将崔呈秀等斩首。东林党的名誉得到恢复,被关押的人被释放恢复原职。

崇祯皇帝为了掩人耳目,隐藏其真实目的,让旁观者深信不疑,在对手魏忠贤面前引而不发,等时机成熟后,给予了对方致命的一击。懂得厚黑之道的人,为了有效地打败对手,会有效地隐蔽自己、保护自己,使对手对其产生软弱无能的心理,再趁其不备而攻杀之。在官场上,这实在是一种非常高超的厚黑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