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魔鬼成语
10548800000042

第42章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表达了矛盾转化的思想

月满则亏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话虽简单,但其中寓意深刻的辩证法哲理,通俗地表达了矛盾转化的思想。

在天文现象中,由于月球、地球和太阳三者相对位置的改变,我们从地球上观看月亮便有盈亏或圆缺的变化。在地球、月亮的运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的月满的“月相”会随着月球与太阳和地球相对位置的改变,逐渐呈现出残月的“月相”。

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蓄水满到最大限度,便会漫溢出来。无论是“月满则亏”还是“水满财溢”,用我国的一句名言说,就是“物极必反”。也就是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变化,由量变开始,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质变,矛盾就会转化到对立面去。月满不会永远不变,会向月音转化;水满不会长驻,会向溢出转化。

其实在大千世界中不仅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物极必反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物极必反,矛盾转化的观点就有十分生动的表述。

中国春秋时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曲则全,任则正;窿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孙子在《孙子兵法篇》中讲:“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他在《孙子兵法·虚实》中又说:“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其意思都是一切对立面发展到极点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向。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说,就是事物经过量变达到“关节点”,就会发生质变,从而使矛盾的地位发生转化。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科学地阐明了对立面互相依存和转化的观点。他说:“两个相反的东西中间有同一性;所以二者能够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这是说的条件性,即是说在一定条件之下,矛盾的东西能够统一起来,又能够互相转化;无此一定条件,就不能成为矛盾,不能共居,也不能转化。”

我们讲物极必反,并不是不讲条件,矛盾的事物只有在一定条件才能发生联系,只有在矛盾运动中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彼此转化。显然,出现“物极必反”矛盾转化的现象,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有矛盾的两方面。当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某一方面占统治地位,起决定作用了,事物就呈现出由它所决定而具有的性质。但其中又蕴含着对立面,并会不断经过量的积累,最终占统治地位,使事物走向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