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鬼谷子叫我们精明点
10548600000058

第58章 从不好中看到好的一面

“原文”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

“大意”无论是凑上前去迎合人,还是转过身来离开他,都必须有适合当时现实情况的妙计。事物的发展变化,既像圆环一样循环连接,又在每一发展阶段上各有自己的特点和现实背景,形成各种各样的发展态势。所以,一定要反复探求事物的连续性和独立性,抓住不同事物的特点,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

上海一家鞋厂与日本某株式会社做成了一笔布鞋生意,价值达160万日元。但由于日方市场预测失误,加上运期长,布鞋抵日后已错过销售季节,只能大量积压。日方请求退货。按惯例这显然是行不通的,中方完全有理由拒绝,可结果是中方竟然接受了退货。

消息传开,舆论哗然,不少人表示不理解,然而中方同意退货的考虑还是颇有道理的。

首先,货退回后,在国内销售并不赔钱,“出口转内销”还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而且日方支付所有退货运杂费用,中方没受任何损失。其次,这批货虽退回,但日方承诺可用同等价值的一批畅销货替代,等于重新做成一笔买卖。再次,日方表示以后再购同类货物首先考虑该厂,中方借以稳定了贸易伙伴。第四,日方如不退货就会破产,其不利影响必然波及并损害中方的利益。

日方对中方的接受退货十分感谢与钦佩,鞋厂很快又保质保量地出口了一批替代货品,使双方均盈利且名声大振。中方的名誉也由此传播开,日本几家客户纷纷来人来函洽谈。鞋厂于是身价倍增,产品供不应求。而日本这家株式会社还要求充当中方在日本销售的总代理,包销合同一订就是几年,并主动向中方提供国际市场的有关信息,两家合作得很好。

所以,在商业往来中,只要摒弃“你败我胜,你输我赢”的斗争心理,双方都遵循互惠互利原则,就可以找到一条共同受益、长期合作的途径。在以上这一事例中,中方正是基于这些考虑,认为接受退货乃是双方的利益所在,深谋远虑,以退为进,才作出了正确的抉择,表面上“忤”于己方利益,实际上从长远来看,却是深“合”商战取胜之道的。

纽约梅瑞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百货公司,在它的购物大厅里,有一个小小的咨询服务亭,其中有一项服务内容很不寻常,令人备感奇怪。如果你在梅瑞公司没有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服务亭会指引你去另一家有这种商品的商店,也就是说,它把顾客介绍到自己的竞争对手那里。

梅瑞公司的这种做法显示了作为一个大企业的商业魄力。它之所以把自己的顾客介绍到竞争对手那里去,除了满足顾客需求以便招徕更多顾客外,主要是向竞争对手表示一种友谊,以此协调彼此的竞争关系。这种一反常态的做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使梅瑞公司既获得了顾客的普遍好感,又争取了许多竞争对手的友谊与回报。因此,它的生意日趋兴隆也就不足为怪了。

世间万物一直处在千变万化中,做事没有可以永远师法的榜样,所谓“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梅瑞公司在自己没有顾客所需商品的弱势竞争形势之下,并没有一味地遵循既定策略,引进追加所缺商品或是隐瞒商业信息,而是主动将顾客介绍到自己的竞争对手那里去,以更优良诚恳的服务态度赢得顾客的满意,并获得对手的友谊与回报,在有限的条件之下,“忤”中求“合”,变被动为主动,化弱势为优势,最终在商场“博弈”中创造了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