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从5万到500万的股市短线操盘绝招
10538000000003

第3章 选股决定盈亏:巧用短线操盘优势,精心选股

2.1 看重公司的稳定与盈利

巴菲特在投资中最强调的是公司未来长期经营是否能够让他的投资有安全感。他在1996年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上说:“我们喜欢这样的企业:务实、简单、稳定。”

1.选择最稳定的企业

巴菲特说:“研究我们过去对子公司和普通股的投资时,你会看到我们偏爱那些不太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公司和产业。我们这样选择的原因很简单:在进行两者(子公司和普通股)中的任何一种投资时,我们寻找那些我们相信在从现在开始的10年或20年的时间里实际上肯定拥有巨大竞争力的企业。至于那些迅速变迁的产业,尽管可能会提供巨大的成功机会,但是,它排除了我们寻找的确实性。”

“我们的重点在于试图寻找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未来10年,或者15年,或者20年后的企业经营情况是可以预测的企业。”

2.主业长期稳定的企业往往盈利能力最强

巴菲特说:“经验表明,经营盈利能力最好的企业,经常是那些现在的经营方式与5年前甚至10年前几乎完全相同的企业。当然管理层绝不能因此过于自满。企业总是有机会进一步改善服务、产品线、生产技术等等,这些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但是,一家公司中如果经常发生重大变化,就可能会因此经常遭受重大失误。推而广之,在一块总是动荡不安的经济土地之上,是不太可能建造一座固若金汤的城堡似的经济特许权的,而这样的经济特许权是企业持续取得超额利润的关键所在。”

“在1977~1986年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中总计1000家中只有25家能够达到业绩优异的双重标准:连续10年平均股东权益报酬率达到20%,且没有1年低于15%。这些超级明星企业同时也是股票市场上的超级明星,在所有的25家中有24家的表现超越标准普尔500指数。这些《财富》冠军榜企业的两个特点可能会使你大吃一惊:第一,其中大企业只使用相对于其利息支付能力来说很小的财务杠杆。真正的好企业常常并不需要借款;第二,除了一家企业是高科技企业和其他几家是制药企业之外,绝大多数企业的业务一般都非常平凡普通。它们大都出售的还是与10年前基本上完全相同的,并非特别引人注目的产品(不过现在销售额更大,或者价格更高,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这25家明星企业的经营记录再次证实:继续增强那些已经相当强大的经营特许权,或者专注于一个遥遥领先的核心业务,往往是形成非常出众的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

2.2 新股发行时的投资策略

新股的发行与交易市场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了解和把握其相互影响的关系,是投资者在新股发行时,正确进行投资决策的基础。

在交易市场的资金投入量为一定数额的前提下,新股的发行,将会抽走一部分交易市场的资金去认购新股。如果同时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很多,将会有更多的资金离开交易市场而进入股票的发行市场,使交易市场的供求状况发生变化。但另一方面,由于发行新股的活动一般都通过公众传播媒介进行宣传,从而又会吸引社会各界对于股票投资进行关注,进而使新股的申购数量大多超过新股的招募数量,这样,必然会使一些没有获得申购机会的潜在投资者转而将目光投向交易市场。如果这些潜在投资者经过仔细分析交易市场的上市股票后,发现某些股票本益比、本利比倍数相对较低,就可能转而在交易市场购买已上市股票。这样,又给交易市场注入了新的资金量。

虽然在直觉上可将新股发行与交易市场的关系做出上述简单分析和研判,但事实上,真正的相互影响到底是正影响还是负影响,是发行市场影响交易市场,还是交易市场影响发行市场,要依股市的当时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一般来讲,社会上的游资状况,交易市场的盛衰,以及新股发行的条件,是决定发行市场与交易市场相互影响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上资金存量多、游资充裕、市况好时,申购新股者必然踊跃。

(2)市况疲软,但社会上资金较多时,申购新股者往往也比较多。

(3)股票交易市场的市况好,而且属于强势多头市场时,资金拥有者往往愿将闲钱投在交易市场,而不愿去参加新股的申购碰碰运气。

(4)新股的条件优良,则不论市况如何,总会有很多人积极去申购。

对于我国来讲,由于目前的股票市场还处于初期阶段,发行新股的企业一般都经过了严格的挑选,且股票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谁买到了新发行的股票,只要耐心等待到其上市交易,就可获得一笔额外的可观收益。在我国目前的市况下,只要有新股发行,投资者均宜积极申购,并可根据新股发行与交易市场的关系,灵活地进行选择。

2.3 新股上市时的投资策略

新股上市一般指的是股份公司发行的股票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买卖。新股上市的消息,一般要在上市前的十来天,经传播媒介公之于众。新股上市的时期不同,往往对股市价格走势产生不同的影响,投资者应根据不同的走势,来恰当地进行投资决策。

当新股在市况好时上市,往往会使股价节节攀升,并带动大势进一步上扬,因为在市况较好时新股上市,容易激起股民的投资欲望,使资金进一步围拢股市,刺激股票需求。因此,投资者在面对股市大势向上情况下有新股上市时,宜适时入市购股。

相反,如果新股在大跌势中上市,股价往往还呈现出进一步下跌的态势。当然,如果在跌势的尾期,购进具有高度成长性的新股,则收益将颇为可观。

此外,新股上市时,投资者还应密切地注视新上市股票的价位调整,并掌握其调整规律。一般来讲,新上市股票在挂牌交易前,股权较为分散,其发行价格多为按面额发行和中间价发行。即使是绩优股票,其溢价发行价格也往往低于其市场价,以便使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顺利地实现其筹资目标。因此,在新股票上市后,由于其价格往往偏低和需求较大,一般都会出现一段价位调整时期。价位调整的方式,大体上会出现如下几种情况。

(1)股价调整一次进行完毕,然后维持在某一合理价位进行交易。此种调整价位方式,是一口气将行情做足,并维持其与其他股票的相对比价关系,逐渐地让市场来接纳和认同。

(2)股价一次调整过头,继而回跌,再维持在某一合理价位进行交易。将行情先做过头,然后让它回跌下来,一旦回落到与实质价位相配时,自然会有投资者来承接,然后依据自然供求状况进行交易。

(3)股票调整到合理价位后,滑落下来整理筹码,再做第二段行情调整回到原来的合理价位。这种调整方式,有涨有跌,可使申购股票中签的投资者卖出后获利再进,以致造成股市上的热络气氛。

(4)股价先调整至合理价位的一半或2/3的价位水平后,即予停止,然后进行筹码整理,让新的投资者或市场大户吸进足够股票,再做第二段行情。此种调整方式,可能使心虚的投资者或心理准备不充分的股民减少盈利,但有利于富有股市实践经验的投资者获利。

由此可见,有效地掌握新股上市的股价运动规律并把握价位调整方式,对于股市上的成功投资者是不可或缺的。

2.4 分红派息前后的投资策略

股份公司经营一段时间后(一般为1年),如果营运正常,产生了利润,就要向股东分配股息和红利。其支付方式一般有三种:

一种是以现金的形式向股东支付。这是最常见、最普通的形式。在美国,大约80%以上的公司以现金的形式进行。

二是向股东赠送红股。采取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把资金留在公司里扩大经营,以追求公司发展的远期利益和长远目标。

三是实物分派,即是把公司的产品作为股息和红利分派给股东。这种方式,我国目前还不多见。

在分红派息前夕,持有股票的股东一定要密切关注与分红派息有关的四个日期:

(1)股息宣布日,即公司董事会将分红派息的消息公布于众的时间。

(2)派息日,即股息正式发放给股东的日期。

(3)股权登记日,即统计和确认参加本期股息红利分配的股东的日期。

(4)除息日,即不再享有本期股息的日期。

在这四个日期中,尤为重要的是股权登记日和除息日。由于每日有无数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公司的股票不断易手,这就意味着公司的股东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公司董事会在决定分红派息时,必须明确公布股权登记日,派发股息就以登记日这一天的公司名册为准。凡在这一天的股东名册上记录在案的投资者,公司承认其为股东,有权享受本期派发的股息与红利。如果股票持有者在股权登记日之前没有登记过户,那么其股票出售者的姓名仍保留在股东名册上,这样公司仍承认其为股东,本期股息仍会按照规定分派给股票的出售者而不是现在的持有者。由此可见,购买了股票并不一定就能得到股息红利,只有在股权登记日以前到登记公司办理了登记过户手续,才能获取正常的股息红利收入。

至于除息日的把握,对于投资者也至关重要。由于投资在除息日当天或以后购买的股票,已无权参加本期的股息红利分配,因此,除息日当天的价格会与除息日前的股价有所变化。一般来讲,除息日当天的股市报价就是除息参考价,也即是除息日前一天的收盘价减去每股股息后的价格。例如:某种股票计划每股派发2元的股息,如除息日前的价格为每股11元,则除息日这天的参考报价应是9元(11元-2元)。掌握除日息前后股价的这种变化规律,有利于投资者在购股时填报适合的委托价,以有效降低购股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对于有中、长线投资打算的投资者来说,还可趁除息前夕的股价偏低时,买入股票过户,以享受股息收入。有时在除息前夕,股价出现偏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时短线投资者较多。因为短线投资者一般倾向于不过户、不收息,故在除息前夕多半设法将股票脱手,甚至价位低一些也在所不惜。因此,有中、长线投资计划的人,如果趁短线投资者回吐的时候入市,既可买到一些相对廉价的股票,又可获取股息收入。至于在除息前夕的哪一具体时间点买入,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技巧问题。一般来讲,在截止过户前,当大市尚未明朗时,短线投资者较多,因而在行将截止过户时,那些不想过户的短线客,就得将所有的股票沽出。越接近过户期,沽出的短线客就越多,故原则上在截止过户的1~2天,可买到相对适宜价位的股票。但切不可将这种情形绝对化。因为如果大家都看好某种股票,或者是某种股票的派息十分诱人,也可能会出现“抢息”现象,即越接近过户期,购买该种股票的投资者越多。因而,股价的涨升幅度也就越大,投资者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以恰当地在分红派息期掌握好买卖火候。

2.5 多头市场除息期的投资策略

多头市场是指股价长期保持上涨势头的股票市场,其股价变化的主要特征为一连串的大涨小跌变动。要有效地在多头市场的除息期进行投资,必须首先对多头市场的“除息期行情”进行研判。

多头市场“除息期行情”最显著的特征是:

(1)绩优股的股价,随着除息交易日的逐渐接近而日趋上升,这充分反映了股息收入的“时间报酬”。

(2)除息股票往往能够很快填息,有些绩优股不仅能够“完全填息”,而且能够超过除息前的价位。

(3)按照股价的不同,出现向上比价的趋势,投资者所“认同”的本利比倍数愈来愈高。

根据上述“除息期行情”的特征进行分析研判,可以得出多头市场的以下几点结论:

(1)股利的时间价值受到重视,即在越短的时间领到股利,其股票便越具有价值。所以,反映在股价上,就是出现逐渐升高的走势。

(2)股票除息后能够很快填息,因此,投资者过户领息长期持股的意愿也较高。

(3)行情发动初期,由业绩优良、股息优厚、本利比倍数很低的股票带动向上拉升;接着,价位较低却有股利的股票调整价位;最后,再轮到绩优股上扬冲刺。

(4)股市行情一波接着一波上涨,一段挨着一段跳升,轮做的迹象十分明显。选对了股票不断换手可以赚大钱,抱着股票不动也有获利机会。因此,投资者一般都不愿将资金撤出股市。

(5)由于在早期阶段本利比偏低,大批投资者被吸引进场,随着股价的不断攀升,使得本利比倍数变得愈来愈高。

掌握了多头市场“除息期行情”这种变化特征,投资者如何进行操作也就不说自明了。

2.6 股价回档时的投资策略

在股价呈不断上涨的趋势中,经常会出现一种因上涨速度过快而反转回跌到某一价位的调整现象。股市上,人们习惯将这种涨升中的下跌称之为回档。一般来说,股票的回档幅度要比上涨幅度小。道?琼斯理论认为,强势市场往往会回档1/3,而弱势市场则通常会回档2/3.

股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涨升之后,投资者最关心的就是回档问题。持有股票者希望能在回档之前卖掉股票;未搭上车者,则希望在回档之后予以补进。

股价在涨势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回档,主要有以下原因:

(1)股价上涨一段时间后,必须稍作停顿以便股票换手整理。就像人跑步一样,跑了一段之后,必须休息一下。

(2)股价连续上涨数日以后,低价买入者已获利可观,由于“先得为快”和“落袋为安”的心理支撑,不少投资者会获利了结,以致形成上档卖压,造成行情上涨的阻力。

(3)有些在上档套牢的投资者,在股价连续上涨数日之后,可能已经够本,或者亏损已大大减轻,于是趁机卖出解套,从而又加重了卖盘压力。

(4)股票的投资价值随着股价的上升而递减,投资者的买进兴趣也随着股价的上升而趋降。因而,追涨的力量也大为减弱,使行情上升乏力。

鉴于行情在上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段回档整理期,投资者应根据股市发展的态势,对股市回档进行预期,以达到在回档前出货和回档后及时入市的目的。

2.7 彷徨走势时的投资策略

股市一旦陷入“消息行情”,就会产生彷徨走势。如碰到所谓利空消息出现,股价就会向下急速滑落;如遇到所谓利多消息,则股价又会扶摇直上,其灵敏度之高、反应之迅速,令人叹为观止。

股价随着消息走的态势,可称之为“彷徨走势”。因为这时股票投资者对于股票投资本身已经没有主见了,只好翻阅报刊杂志,找一些消息来为自己壮胆,或者弄个借口来安慰自己。于是乎,“消息”满天飞,“消息”也就成为当天股市行情的决定力量了。

处于这种“彷徨走势”之中的股市,一般都不再注重公司业绩和技术分析。这个时候的投资者最关心的是能获得足以影响股市走向的信息。因此,在股价的“彷徨走势”中,投资者可采取的策略是:

(1)抽出资金观望,待形势明朗后,再入市运作。

(2)对于各种正式消息、传闻消息和谣传消息进行冷静分析,以免跌入股市陷阱。

2.8 乖戾走势时的投资策略

乖戾走势指的是股市上的“多空拼斗”的情形。在股票市场里“多空拼斗”的情形时有发生,但其最终结果不论是“杀多”还是“轧空”,都会造成股价的不合理变动。

多头是指投资者对股市前景看好,预计股价将会上涨,于是先低价买进,待上涨到某一高价位时再卖出,从中获利。采用这种先买进后卖出的投资者称为多头。空头则是指投资者对股市前景不看好,预计股价将会下跌,于是先将股票卖出,待其下跌到某一价格时再买回,以获取差额收益。采用这种先卖出后买进的交易方法的人称为空头。由于多头与空头之间采取的方法不同,多头期望股价节节上升,空头则希望股价一路下跌,所谓多空拼斗就是由于利益不同所引起的。

如果多头空头的力量不强,则不同的投资方法只能产生一种制衡作用。如若多空力量十分强劲,且又抱着“必胜”的信念,则拼斗的结果必然有一方受创惨重,并由于股价的不正常起落,而使部分投资者遭受损失。

在这种多空拼斗的乖戾走势中,一般小额投资者的策略原则应是:不要盲目跟风。既不宜风涨心痒,冒险去追逐这种投机股票,也不宜遂起糊涂心念,盲目抛空。

2.9 淡季进场的投资策略

成交量的减增与股市行情的枯荣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大凡交易热闹的时期,多属于股市行情的高峰阶段;而交易清淡的时期,则多为股价走势的低潮阶段。

对于短期投资者来讲,只有在交易热络时进场,才有希望获得短期的差价收益。如果着眼于长期投资,则不宜在交易热闹时期进场。因为在交易热闹的时期,多为股价走热的高峰阶段,这时进场购股,成本可能偏高,即使所购的股票为业绩优良的投资股,能够获得不错的股利收益,但由于购股的成本较高,相对的投资报酬率也就下降了。

如果长期投资者在交易清淡寥落时进场购股,或许在短期内不能获得差价收益,但从长期的观点来衡量,由于投资的成本较低,与将来得到的股利收益相比,相对的投资报酬率也就高得多。因此,交易清淡时期,短线投资者应该袖手旁观,而对于长线投资者,则是入市的大好时机。

主张长线投资者在交易清淡时进场购股,并不是说在交易开始清淡的时候,就可以立即买进。一般来讲,应该是淡季的末期才是最佳的买进时机。问题的难度在于没有人能够确切地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是淡季的末期。也许投资者认为已经到了淡季末期而入市,行情却继续疲软了相当一段时期;也许认为应该再等一两个月再进场,行情却突然上升而坐失良机。

所以,有些投资者,尤其是中大户投资者,在淡季入市时,采取了逐次向下买进的做法,即先买进一半或1/3,之后不管行情是上升或下跌,都再予以加码买进,这样,既能使投资者在淡季进场,不错失入市良机,又可收到摊低成本的效果。

必备小知识:超买超卖时的投资策略是什么

超买超卖时的投资策略

“超买”和“超卖”是股市上的两个专门性的技术名词。股市上对某种股票的过度买入称之为超买,而对某种股票的过度卖出则称之为超卖。

股市上,经常会因某种消息的传播而使投资者对大市或个股做出极强烈的反应,以致引起股市或个股出现过分的上升或下跌,于是便形成了超买超卖现象。当投资者的情绪平静下来以后,这种超买超卖现象就会得到适当的调整。因此,超买之后股价出现一段回落,超卖之后,也必然会出现相当程度的反弹。投资者如了解了这种超买超卖现象,并把握了其运动规律,就能在股市上增多获利机会。

这里的关键是,如何适时地测度出股市上的超买超卖现象。目前,股市上测度超买超卖现象的分析工具很多,主要有相对强弱指数(RSI)、摆动指数(OSC)、随机指数(KDJ)及百分比等,而以指数用得最多。在指数中,一般以14天炒期计算股市走势的强弱,称为RSI14.计算RSI14的公式为:

RSI14=14天内的平均值÷(14天内上升交易日平均值+14天内下降交易日平均值)

在上述公式中,如高于80,就可视为“超买”,即过分强势之意,可能会引来较大的获利回吐和出现股份调整。因此,许多投资者利用这一指数指示,伺机回吐。倘若低于20,则可视为“超卖”,即过分弱势之意,可能会引起股价反弹。因此,许多投资者利用这一指标进行低价吸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