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思维的革命:走进创新思维的自由王国
10535800000089

第89章 继后思维与同步思维

任何事物的发展和运动,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正确地总结过去,有效地把握现在,才能科学地预测未来。因此,在预测未来的过程中,要以继后思维总结过去,以同步思维把握现在,这也是逻辑思维的重要方式。

继后思维,是指对事物发展的历史即过去事物历史时态的思维方式。在事物发生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是感觉事物的发生或存在,但不能深刻认识事物发生或存在的根本原因,如1958年的“大跃进”和十年“文化大革命”等。因此,在事情过后,需要运用继后思维方式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

同步思维,是指对事物发展过程的现实即现在事物现实时态的思维方式。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现实时态,如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问题等,可以针对事物现实时态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对策,促进和指导事物按理想的方向发展。

实证例说:“大跃进”的历史回声

在1958年“大跃进”的热潮中,人们的头脑都热起来。正如当时《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所说,这是“神话似的现实”。既然是“神话似的现实”,所以,人们似乎也就相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15年赶上英国”没问题,“100天进入共产主义”也没什么问题。在当时情况下,同步思维是失灵和失真的思维。

在历史又过去了45年之后,经过人们对45年前“大跃进”问题的继后思维,现在人们已经不可能再相信那“神话似的现实”,因为那只是“神话似的梦想”。不过,这梦想确实以现实的神话形式出现和存在过。如果不信,就请看一看山东省范县某领导同志当时描述的“宏伟蓝图”吧!

“到1960年基本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分配制度。到那时,人人进了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要吃四大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就是粮食“保证亩产二万斤,争取三万斤”;“保证亩产籽棉一万五千斤,争取二万五千斤”;“花生保证亩产五万斤”。

后来我们才知道,毛泽东对《山东范县提出1960年过渡到共产主义》一文还有一个重要批示是:“此件很有意思,是一首诗,似乎也是可行的。时间似太促,只三年。也不要紧,三年完不成,顺延也可。”毛泽东的话说的还有些余地和退路,不过“似乎也是可行的”七个字的批示中,证明伟大领袖的头脑也是有点发热的,因为“大跃进”就是他领导的。

一个美国朋友对我说:“我们美国的历史是短暂的,但我们美国人对自己历史的记忆是悠久的。你们中国的历史是悠久的,但你们中国人对自己历史的记忆是短暂的。”这话说得不好听,但有一定道理。其实,中国人对自己历史的记忆何止是短暂的,有的则是淡忘了的。但愿我们能从对1958年“大跃进”的继后思维中,牢牢记取这一历史教训,不要再重复类似1958年“大跃进”、“浮夸风”和“冒进风”的历史性错误,也不要再犯各种形式主义和“假大空”之类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