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思维的革命:走进创新思维的自由王国
10535800000086

第86章 一般思维与特殊思维

事物发展的一般性与特殊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与此相对应,一般思维与特殊思维也是认识和研究事物的重要逻辑思维方式。

一般思维,是指对事物发展的一般性特点的思维方式。认识研究某一事物,首先要了解和把握本事物发展的一般性功能作用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研究事物发展的特殊性。

特殊思维,是指对事物发展的特殊性特点的思维方式。在一个事物的发展中,既包含着与其他事物共有的一般特点,也具有其他事物没有的特点,即事物自身的特点,所以,特殊思维是区别和研究事物自身特殊性或特殊规律的重要思维方式。

实证例说:点评“一般生产”与“生产一般”

“一般生产”与“生产一般”,是马克思提出的一对重要的经济范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及教训,几乎都集中在如何对待这两个范畴的问题上。而在这个问题的背后,则是如何运用一般思维与特殊思维的问题。

所谓“一般生产”,其实是指某种具体的社会生产,如封建主义的社会生产、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以及每种社会生产自身的特点。在这里,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其实是特殊思维。作为“一般生产”即某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具有与其他社会生产不同的特点即特殊性。例如,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基础的社会生产,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的需要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一般性。

所谓“生产一般”,是指几个社会生产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实质是指不同社会生产中的一般性和共同性。在这里,所运用的思维形式,其实是一般思维。如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社会和国家的社会生产,都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一般运动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都是共同的一般关系。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是如此,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同样也是如此。因此,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既要遵循“一般生产”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特殊性及特殊规律,又要遵循“生产一般”意义上各个社会生产的共同性及共同规律。

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上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只强调和重视了社会主义的“一般生产”,而忽视和淡忘了社会主义的“生产一般”。过去,到处随意张贴“姓资姓社”的标签;把“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和“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的“两个等式”当作社会主义的座右铭;在政治经济学中把消费排除在外;甚至提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宁要社会主义的低速度,不要资本主义的高速度”。如此等等,都是以“一般生产”来否定“生产一般”的荒唐说法。从思维方式看,则是只有特殊思维而没有一般思维的集中表现和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