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思维的革命:走进创新思维的自由王国
10535800000077

第77章 过程思维与环节思维

任何事物不仅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有相互联系和制约的若干环节。因此,源发于左脑王国的过程思维与环节思维是认识事物的重要逻辑思维方式。当然,如果是对新事物发展过程与环节的形象性思维,也属于创新思维方式。不过,这已是右脑王国的思维功能。因此,这种思维方式具有二重性。

过程思维,是指对事物发展或运动整个过程的思维方式。其中,包括对事物的产生、存在、发展、变化、消亡、更新及其内在规律的思维。

环节思维,是指对事物发展或运动过程中某一环节的思维方式。其中,包括环节的性质、地位、功能作用的思维,以及与其他环节相互关系的思维。

例如,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对未来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过程的科学论断,以及对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和消费环节的原则性设想,既是逻辑性思维,也是创新性思维。

实证例说:市场经济中的供求关系

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再生产总过程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环节的统一,而且是不断循环和扩大的运动过程。因此,研究和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特别是宏观经济问题,必须把握和研究社会再生产总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对某个问题的影响。否则,是什么问题也说不清楚的。

市场供求关系,特别是商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关系。然而,这种供求关系并不是由供求本身所决定的关系,而是由社会再生产总过程运动状况所决定的关系,而且受到社会再生产诸环节的共同制约和影响。

就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来说,在供给既定的条件下,如果需求增加,供给就会小于需求,从而出现所谓商品短缺的“卖方市场”;在需求既定的条件下,如果供给增加,供给就会大于需求,从而出现商品过剩的“买方市场”。也就是说,供给与需求是相互影响的。

但是,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都受到社会再生产总过程各个环节的影响。就供给来说,既受到生产环节的方向、规模、结构的决定和影响,也受到交换环节的流通组织形式、渠道、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影响;就需求来说,既受到由分配环节所形成的有支付能力的货币需求的决定和影响,也受到消费环节的消费习惯、方式、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影响。

除此之外,商品价格的变动既可影响供给,也可影响需求。提高商品价格,可以促进生产,使供给增加;同时,也限制了消费,使需求减少。降低商品价格,可以限制生产,减少供给;同时,也促进了消费,使需求增加。这也就是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这只“无形的手”,对市场供给与需求的自我调节。当然,供求关系的变化也会影响价格。

总之,市场经济中的供求关系的变动,是由社会再生产总过程及诸环节的变动所引起的。所以,要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对平衡,必须使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的各个环节实现有机衔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