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庄子叫我们想开点
10533900000072

第72章 要有大智慧,不要小聪明

“原文”大知闲闲,小知閒閒;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大意”才智超群的人广博豁达,小聪明的人则乐于细察、斤斤计较;合于大道的言论就像猛火烈焰一样气焰凌人,拘于智巧的言论则琐细无方、没完没了。

庄子认为,才智超群的人,不会拘泥于细节,而且心胸开阔;而真正会说话的人,他虽然说的话不多,但却有一种威慑力。这样的人,即使生活在乱世,也能够活得逍遥自在。

齐桓公之所以能够在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天下,就是因为他豁达大度,不计前嫌,任用与自己有仇的管仲,并把治理国家的大权放心地交给管仲。

起先,齐桓公并不能完全听从管仲的计策。有一次,齐桓公决定伐鲁,管仲见时机不对,便立刻劝阻齐桓公不要发动这场战争,但齐桓公并没有听从管仲的劝阻,而是一意孤行,结果在长勺(今山东曲阜北)大败。战败后,齐桓公感到很羞愧,同时深信管仲确实是一位很有才能的忠臣,于是就将治国大权完全交给管仲,并尊他为“仲父”,让管仲放手治理齐国。自己则成天呆在宫中,和后妃们过着优哉乐哉的生活。

管仲得到齐桓公的授权后,立即对齐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当时,只要有其他的大臣要向齐桓公禀报国事,齐桓公就直接对他们说:“请找仲父去!”后来,一些不怀好意的人见管仲得到齐桓公的信任,十分嫉妒,就跑到齐桓公面前说管仲的坏话,但齐桓公对仲管却仍然深信不疑。一些宗亲们也因为管仲改革危害到他们的既得利益,经常跑到齐桓公面前告状,甚至诬陷管仲要谋反,齐桓公则安抚这些宗亲们,对他们说管仲的改革不是针对哪一个人,而是要让整个齐国变得强大起来。

另外,管仲当时的某些改革措施,并不为其他人所理解,使得很多人不满,齐桓公则力排众议,把这些不满都压服下去,坚定地支持管仲。

正是因为齐桓公对管仲十分信任,并对他的改革充满信心,使得管仲能够不受干扰,按照自己的计划实施一系列的变革,终于使齐国的国力日渐强大,齐桓公很快便成为第一位称霸天下的诸侯。

管仲的确拥有经天纬地的治国之才,但如果没有齐桓公的充分信任,并支持他全权处理国政,那么即使他有天大的才干也是无用武之地的。当然,如果这样的话,齐桓公也就不可能称霸中原了。因此,作为领导者,最应该做的事情不是发号施令,而是选择人才,用好人才,如此一来,不但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而且在生活中也乐得逍遥自在,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还是有很多人,不知“大知”和“大言”为何,所以只好在“小知”和“小言”中自寻烦恼。

有个人一生碌碌无为,穷困潦倒。一天夜里,他实在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就来到一处悬崖边,准备跳崖自尽。

在跳下去之前,他嚎啕大哭,而且一边哭一边细数自己这一生所遭遇的种种失败和挫折。崖边的岩石上生有一株低矮的树,听到这个人的种种经历,很是同情,所以也在不知不觉中流下眼泪。那个人看见树也流泪,就问道:“你为什么流泪?难道你也有和我相似的不幸吗?”

树回答说:“我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苦命的树了。你看我,生在这岩石的缝隙之间,食无土壤,渴无水源,终年营养不足;环境恶劣,让我枝干不得伸展,形貌生得丑陋;根基浅薄,又使我风来欲坠,寒来欲僵。别人看我好像是坚强无比,其实我是生不如死呀!”

那个人一听,觉得树也很可怜,就对树说:“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苟活于世呢?不如随我一同赴死吧!”

树说:“我要是想死倒是容易得很,但是这崖边已经没有其他的树了,所以我还不能死呀。”那个人听了很不解,树于是解释说:“你看到我头上的这个鸟巢了吗?这个巢是由两只喜鹊所筑的,一直以来,它们都在这巢里栖息生活,繁衍后代。我要是不在了,那两只喜鹊可怎么办呢?”

那个人一听,忽有所悟,于是赶紧从悬崖边退回来,默默地回家去了。

其实,每个人都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活着。即使你觉得自己渺小、卑贱,但对于有些人来说,你仍然是一棵伟岸的大树呀!所以,不管我们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我们都不妨用心去看待自己,那么你一定会发现,自己的身上总有值得自己欣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