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组方一学就会
10533800000075

第75章 贫血、神经衰弱、营养不良中医病名气血两虚证

症状

1.心脾气血两虚证。主要表现为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主要表现为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者。本方是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心悸失眠,体倦食少,便血或崩漏,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本症是气虚症状与血虚症状并见,在临床上的表现以脏腑机能衰退和脏腑组织失于濡养为主,尤以心脾两脏的病变更为多见,这是由于这两脏与气血的生成及运行关系特别密切。由于气虚,所以倦怠乏力,少气懒言。气虚不能固表,可出现自汗。头面失于血液阳气的滋养,故头晕、视物昏花、面色或苍白或萎黄,没有红润之色。舌色唇色均淡而不红。血不能养心,则心悸失眠、记忆不集中、健忘。气血不足,不能充盈脉道,推动血行,所以脉多细弱。气血两虚证多与心脾有关,所以有时也称为心脾两虚证,这与气阴两虚证主要是心肺亏损有所不同。

【用方】

归脾汤——《正体类要》

方剂说明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心脏病等属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者。

组成

白术9g,茯神9g,黄芪12g,龙眼肉12g,酸枣仁12g,人参6g,木香6g,炙甘草3g,当归9g,远志6g。

歌曰:归脾参芪术草姜,当归龙眼枣木香,茯神远志酸枣仁,益气补血心脾强。

配伍说明

本方证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所致。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面色萎黄,脾气亏虚则体倦、食少;心血不足则见惊悸、怔忡、健忘、不寐、盗汗;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均属气血不足之象。上述诸症虽属心脾两虚,却是以脾虚为核心,气血亏虚为基础。脾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故方中以参、芪、术、草大队甘温之品补脾益气以生血,使气血旺而血生;当归、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茯苓(多用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调和脾胃,以资化源。全方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为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之良方。本方的配伍特点: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二是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旺则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三是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故张璐说:“此方滋养心脾,鼓动少火,妙以木香调畅诸气。世以木香性燥不用,服之多致痞闷,或泄泻,减食者,以其纯阴无阳,不能输化药力故耳。”(《古今名医方论》)本方原载宋·严用和《济生方》,但方中无当归、远志,至明·薛已补此二味,使养血宁神之效尤彰。本方的适应范围,随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不断有所扩充,原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之健忘、怔忡。元·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增加治疗脾不统血之吐血、下血。明·薛已《内科摘要》增补了治疗惊悸、盗汗、嗜卧少食、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症。归脾汤与补中益气汤同用参、芪、术、草以益气补脾。前者以补气药配伍养心安神药,意在心脾双补,复二脏生血、统血之职,主治心脾气血两虚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体倦食少,以及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等。后者是补气药配伍升阳举陷药,意在补气升提,复脾胃升清降浊之能,主治脾胃气虚、气陷之少气懒言、发热及脏器下垂等。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显示,归脾汤可以升高血糖,抗烫伤性休克,升高血红蛋白含量,改善凝血功能,与方中的人参、当归、黄芪等药物具有的强壮、兴奋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的复杂药理作用有关。

方剂制备

上药制成粗末,每次取12g,加水约500毫升,生姜5片,大枣1枚,煎取300毫升药液,去药渣后分次温服,不拘时间。也可按上方比例制成蜜丸,每丸约重15g,1次1丸,空腹服用,1日3次。

使用注意

1.本方虽然药性平和,但是伴有中气下陷、病邪未尽的患者不宜使用。

2.如病人脾胃功能不好,食少便溏者,使用本方时应格外谨慎,以免过于滋腻有碍脾胃功能。

临症加减

1.血虚严重者,加熟地、枸杞子等。

2.下血过多者,可加阿胶珠、血余炭、藕节炭等。

3.更年期患者,可加龙骨、牡蛎等。

4.有虚热而见面赤,五心烦躁者,可加地骨皮、丹皮等。

5.有水肿者,可加茯苓、泽泻等。

典型案例

孙某,男,39岁。平素工作繁忙,近1年来疲劳感明显,全身酸困不适,睡眠差,记忆力下降,偶发头痛,已行脑CT、心电图、胸片、血常规和血生化等多种检查未见异常。诊见患者神色疲惫,体倦乏力,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弦。证属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治予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处方:白术9g,茯神9g,黄芪12g,龙眼肉12g,酸枣仁12g,人参6g,木香6g,炙甘草3g,当归9g,远志6g,加木瓜15g,川芎12g,每日1剂,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