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儿童情商培养
10523300000037

第37章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1.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方法

(1)要从诚实入手:孔子提倡“言必信,行必果”,就是告诫人们说话要讲信用,承诺要办到。一个诚实的人,对自己说出的话是要负责任的,这样才能让人觉得他靠得住。

(2)劳动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好方法:及早让孩子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适当地承担家务,并坚持下去,家长还要及时检查。任务完成得好,应及时表扬、称赞,微笑或亲昵的表示也是一种奖赏。孩子在刚一开始时,往往不会干活,甚至是笨手笨脚,一些家长性子非常急,就往往不让孩子干,而自己干。这样就导致了孩子不会干也不想干,其实孩子不会干,家长要耐心指导,但不要代替。他不听指导,自行其是,家长也不要恼火,事后如果效果好,则要好好表扬一番,因为这是孩子创造性的劳动,而大多是效果不佳,这时,家长应该以平等身份与他讨论,指出问题之所在。

(3)激发孩子的责任感:孩子的任务完成得不好,尤其是他应该也能够完成得好的任务,让他看到因此而造成的尴尬局面和不良后果,引起他自责,这是激发儿童责任感的好方法。孩子在完成家长布置的劳动任务时,要克制自己的某些欲望,如贪玩等,如果分散了注意力或粗心大意,就会完不成任务或完成得不好。明知如此,理智的家长也要“眼睁睁”地任其下去,目的在于让孩子自己去尝一尝由于不负责任而酿出的“苦酒”。例如,餐具没有摆好,大家便等着;忘记买盐了,大家便一起吃淡而无味的菜等。这样可促使孩子在下次完成任务时改正,并为自己的不慎负责任。

(4)鼓励孩子助人为乐:参加力所能及的为社会服务的工作,是培养孩子社会责任心的开始。例如,让孩子为邻居送信、送报纸等,鼓励孩子在学校里当好值日生,多做为小朋友服务的好事。在这些活动中,不仅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而且会使他认识到人与人的相互协作关系和彼此负责的重要。

(5)在家庭和社会中充当有意义的角色:无论在家庭和学校,都要让孩子充当一些有意义的角色,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行为对集体所产生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他们战胜自己的弱点,增长各种能力的信心。在美国,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轮流担任老师的助手,帮助老师组织各种活动,以锻炼他们的责任感和能力,孩子们都很愿意参与这些活动,并为自己日渐增长的能力感到自豪。所以,家长不要害怕孩子在班里当干部、打扫卫生是吃亏,其实这是锻炼孩子责任感和能力的好机会。在家庭中,家长应有意识地分派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与其年龄相当的劳动任务,如打扫卫生、负责为花草浇水等。

(6)与孩子多交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也是培养责任心的一种方式,不但要倾听他的心声、感受,也要同他谈些自己的喜怒哀乐,当然,应当是孩子所能接受的。谈家庭的建设计划,如在孩子大一些后,可以与孩子商讨家庭的花销添置。一般来讲,让家长多与孩子谈一谈自己的小世界,他们是可以理解并遵照执行的,但要求他们谈自己的内心感受与社会体验,却十分犹豫,甚至拒绝尝试。家长的想法也很简单:“孩子那么小,懂得什么?”因此,很多家长对在孩子小时候的交流及培养他的责任心均未能给予重视,认为孩子就是孩子,他什么都不懂,等大了以后再说吧。殊不知大了以后,孩子就不听你那一套了,或者不等他长大已经满身毛病,后悔也晚了。孩子的理解力是很强的,而且对外界的观察力很敏锐,只不过他们的心理活动有时被家长忽略,做家长的常常会听到孩子的问话:“妈妈怎么啦?怎么不高兴啦?”这是孩子对家长关心的一种表现,是我们应当积极鼓励的一种倾向,但我们一般给予的答复是:“没有不高兴”或“大人的事,你不懂。”而对家里其他的事,如人事往来、花销添置,更与孩子无关。久而久之,给孩子留下的印象就是:“这家里的事与我没有什么关系,我只要不惹麻烦,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可以了。”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从未看到自己对家庭有什么可能的帮助,也感受不到家长除了管他的学习、吃住、生活,对自己还有什么其他的要求。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自然不会懂得什么是责任。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够向孩子多敞开一些交流的大门,向他们讲一讲成年人的苦恼,家事的繁琐,工作的困惑,使孩子从小就懂得家长之不易,生活之艰辛,产生为家长分担忧虑的念头,而家长应捕捉住孩子的心愿,对孩子理解与分忧的愿望表示欣赏,并且为有这样懂事的孩子感到骄傲。这些都能激发孩子的责任心和能对家庭有所帮助的自豪感。

2.教孩子认识劳动

劳动是培养孩子责任感最好的途径,所以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要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劳动:

(1)观察人在自然界的劳动:随着季节的变化,可带孩子到附近的农村观察农民的劳动,如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或者到附近街道参观绿化工人的劳动,认识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也可以带孩子到工厂、工地、商店去观察人们的劳动。

(2)通过图书、影视认识劳动:在认识劳动的过程中,不管是通过何种途径,都应讲清这项劳动的名称,所使用的工具,人们劳动的社会意义,各行各业人员劳动的认真态度和干劲,在劳动中的革新创造。通过认识劳动,培养孩子尊敬和热爱劳动的感情,使孩子树立将来要为劳动者服务的决心,或者像他们一样从事这些有意义的劳动,并进一步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品德。

3.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为了使孩子成年后有一定的责任感,并有一定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创造能力,必须从幼年开始注意培养劳动感情,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孩子帮助大人共同做完一件事情:例如,妈妈洗衣服时让孩子洗自己的手帕,妈妈打扫卫生时,让孩子扫地、擦桌子、洗抹布;爸爸修自行车时,让孩子给递钳子、螺丝刀等,或者是修完后让孩子擦洗自行车。这样,可以让孩子懂得,在家庭,在社会,人与人之间必须合作。

(2)让孩子干些简单、有趣、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零活:不要等孩子长大了才做,而是越早越好。一般孩子在会走路的同时,就有帮助妈妈的愿望。一个2岁的孩子就可以搬拿东西,如每次在孩子玩完玩具后都可以让他自己收拾玩具。4~5岁的孩子可以懂得简单的指示,可让他们自己整理衣物,自己叠被、放被。7岁的孩子就可以负担家庭义务了,开始最适合他们做的就是吃饭时摆放好凳子,洗干净自己的手后摆放筷子等。让孩子做家务必须是能带给孩子一种成功感、胜利感的劳动。但注意不要强迫孩子去做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如果孩子失去信心,那就不愿再试了。

(3)确定现实的标准:不要拿大人的标准要求孩子,有的家长一看孩子干得不像样子,就恨不得自己干,要知道孩子就是孩子,他们肯定做得不如家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多次的练习,他们会做得不错的,所以要让孩子亲自去做,一定做完。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任何事情只要做多了就会了。家长先教孩子怎样做,或者和孩子一起做,最后让孩子独立做。在干活儿前要做些引导,但不要急于插手。如果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做时不要干涉,以培养孩子的独创精神。如果孩子有能力做的事情没有完成,应坚持下一次一定能做好,给他一定的期限,但是不要责备。

(4)不要贿赂:对孩子完成一件工作最好的报答是一个微笑,一个拥抱,或者是一句“谢谢”。在孩子可以听到的场合,向别人夸奖孩子也是一种奖赏。当然,有时可给孩子一些零钱作为报答,但不要把它当做一种交易。如孩子收拾自己的床铺,收拾自己的袜子、鞋子,这是孩子本应该做的,不应给报酬。

(5)不要把分配孩子干活当做惩罚孩子的一种手段:孩子犯了错误,就罚孩子干这干那,把干活看成一种惩罚手段,把劳动和劳动改造联系起来,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厌恶、惧怕劳动,甚至躲避劳动。

(6)要多指导,不要轻易代替:不论让孩子干什么活儿都应先做示范,孩子做完后,要予以表扬,并指出不足,特别在技巧上要给以指导。如孩子在学校里打扫卫生,有的家长怕孩子累着,就从家里带抹布,并亲自到校帮助孩子打扫,这不仅给家长带来额外负担,更使孩子养成依赖、懒惰的习惯。如果孩子第一次洗抹布、擦桌子,家长应指导他抹布如何洗,桌子怎样擦,让孩子自己动手,这样孩子以后就可熟练掌握了。另外,孩子不愿让大人帮助做的尽量不要去做,不要放不开,要培养孩子自己完成任务的习惯。

(7)不要让孩子做得过多:注意过于繁重的劳动会影响孩子的成长。比如,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让他放学回来做饭,还得照顾有病瘫痪的奶奶,时间一长孩子就感到很忧郁。事实证明,负担过重的孩子会意识到自己像一个小“奴隶”,而不像一名家庭成员。由于做得过多,就影响了孩子的游戏、学习和娱乐时间,这就会使孩子对劳动感到厌烦乏味。

4.责任心的养成

例:

一个小学五年级的男孩,性格内向,他的家长是中学老师,一心想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责任心。家长认为最佳的方法是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孩子。所以,平时孩子有什么地方没有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常常遭到家长的训斥。家长没有注意到,训斥得越多,孩子越是胆小,整天胆战心惊。可是当孩子面露畏惧,家长还说:“你为什么这么胆小,你这样是不会有出息的!”当孩子做出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时,家长又责骂孩子“严肃一点,别嬉皮笑脸!”所以,孩子左右为难,当孩子变得越来越内向后,家长对孩子非常失望,感到自己的孩子真是无药可救,枉费了自己的一番苦心。

其实,这个家长的错误在于不了解如何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耐心地培养孩子的自尊与责任心。

(1)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是不可能在社会上立足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工细化、相互依赖的社会,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与他人打交道,都必须懂得如何与他人分工合作,承担自己的责任。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不仅拥有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而且在满足自己的需要时,不会剥夺他人的需要,他们会做使自己感到有价值的事,也会做对别人有价值的事。

(2)家长们的误区:家长对孩子过多的责备,不但不会培养起孩子的责任心,反而会促使孩子逃避责任,他会认为只有少说少做,才会少犯错误,才会少受责备。只有给孩子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给他一定的支配自己事务的权利,孩子的责任心和自尊才得以逐渐地养成。作为家长,要培养孩子具有抗衡挫折和失败的能力,应当根据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培养他自我负责的态度。一个从小到大,只知依赖于家长,而从未对自己的事情操心的孩子,是不会具有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的。

有的家长说,不是不想让孩子做事情,可是看他们做什么不像什么,自己非常难受,不如自己做更省心和省力。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一开始,他们做的事也许家长看不顺眼,但你得让他们去尝试做。有时候,对孩子的事情不那么在意,反而可以培养起孩子自我负责的能力。现在一些家长,孩子上学时,要帮助孩子理书包,或者千叮咛、万嘱咐,生怕孩子遗漏了什么东西,这样反而助长了孩子的依赖性。实际上,大可不必,如果孩子一次没有带足东西,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吃了一次苦头,以后他就再也不会忘记了。所以,对孩子关心过多,并不是对孩子负责,是否对孩子负责,只有一个标准,就看是否有利于孩子个性的健康成长。家长不能将自己的喜好和价值观,强加给自己的孩子,可以给他们提出忠告,但不能命令他们该怎样怎样。事实上,孩子天生就具有一种主动求知的冲动,以及把握自己生活的愿望。没有人喜欢自己的一切都由他人来支配,哪怕是自己身边最亲密的人。这种需要也就是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温顺的孩子有可能出于恐惧而害怕承担责任,有责任的孩子则会面对现实,做出自己的选择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将责任推给家长和他人。

(3)培养孩子自我负责的要点

①不要过分溺爱孩子,应当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责任心,也可以培养分工合作、设身处地、体谅他人的态度。适当地承担一定的家务,不但不会耽误孩子的功课,反而因孩子责任心的加强,更会产生一种努力向上的动力。

②尊重孩子的选择。允许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事,这样孩子才会逐渐培养其责任心。

③鼓励孩子自尊、自爱。一个具有自尊和自爱心的孩子,不会一味地依赖家长,也不会以乱花家长的钱为荣,更不会拿家长的钱财和地位来炫耀自己。

④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孩子读书不能只是为了家长,更主要的是为了自己的将来,为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现在我们不少孩子并不是因为求知欲而读书,而是因为怕被惩罚和为满足家长的虚荣心和关怀。一些孩子认为,家长如此含辛茹苦关心自己,不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对不起自己的家长。只要让孩子自己负责,培养起孩子的求知欲,没有家长的督促,孩子照样能够把书读好。

⑤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也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一种方式,不仅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也可以给孩子讲一些自己的情况。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也就是培养孩子决定自己行为的能力,以及对自己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负责。

专家提示:

有责任感,才会把学习搞好;有责任感,才会努力掌握立足于社会的本领;有责任感,才能有真正的爱情;有责任感,才会对家庭负责;有责任感,才能获得幸福;有责任感,才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有责任感,才能成就事业。孩子的责任感,要从小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