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小糊涂 大智慧
10521900000034

第34章 小功大赏,大功不赏

冯异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战将,他不仅英勇善战,而且忠心耿耿,品德高尚。当刘秀转战河北时,屡遭困厄。一次行军在饶阳德伦河一带,弹尽粮绝,饥寒交迫,是冯异送上仅有的豆粥麦饭,才使刘秀摆脱困境;还是他首先建议刘秀称帝的。后来,各将领每每相聚各自夸耀功劳时,他总是一人独避大树之下。因此,人们称他为“大树将军”。冯异长期转战于河北、关中,深得民心,成为刘秀政权的西北屏障。这自然引起了同僚的嫉妒,一个名叫宋嵩的使臣先后四次上书诋毁冯异,说他控制关中,擅杀官吏,威权至重,万民归心,当地百姓都称他为“咸阳王”,且有反叛的迹象。冯异对自己久握兵权,远离朝廷,也不大自安,恐怕被刘秀猜忌,于是一再上书,请求回到洛阳。刘秀对冯异虽然也不大放心,可西北地区却又实在少不了冯异这样一个人,也就只能暂时维护现状。一次,冯异率军征讨外虏,领军几十万所向披靡,声名远扬,震动朝野内外。得胜回朝后,刘秀召见众将,对军功显赫的将领都一一进行加官晋爵、赐田封赏,惟独对大将军无封无赏。满朝文武百官无不迷惑,对此事议论纷纷。有的说:“冯异乃当朝军中首将,战功最大,得胜还朝竟丝毫封赏都没有,这也太不公平了。皇上这样对臣下以后谁还肯效力疆场呢?”有的说:“冯异屯兵西北,拥军几十万、功高盖主,皇上肯定是对他放心不下,看着吧,冯异快寿终正寝喽。”有的说:“这皇上也太糊涂了,如此薄待一个三军之将,现在冯异久据关中早已成气候了,怕是一回去马上就会造反啦。”刘秀对这些议论权当没有听见似的。等了几天,即下诏命让冯异率众将仍回西北驻守。一路上,冯异心中思绪如麻,翻江倒海,不知皇上心中何意,心想:如果皇上不信任自己,嫌自己军权太重,那么我已必死无疑了!可是他却又派自己回西北驻守统领重军,说明还是相信自己的嘛!但是,自己手下众将都有封赏,而对自己却提都不提,这让我以后如何领导众将呢……我乃朝廷第一大将,与皇上是患难之交,生死兄弟,执掌重兵,他刘家江山有一半是我打的,皇上的命还是我救的呢,没有我冯异,有他刘秀的今天吗?像我这样的功臣估计皇上轻易也不敢动。冯异刚回到西北军中大帐,皇上派的使者竟随后又赶到了,冯异纳闷:刚从京师回来,有多少事说不了,还有什么事呢?使者交给冯异一只盒子,众将不解,都不知道装的什么东西。冯异打开一看,全是信件,再一阅读内容,全是冯异在率兵出征期间,朝廷内宋嵩等大臣写给皇帝的奏章,说冯异拥兵自重,控制关中,乱杀权重,企图造反。直看得冯异汗流浃背、长嘘短叹。冯异心想,皇上没有听信别的话,不但没杀我,又把这些信交给我,继续让我统兵,看来还是信任我的,还有什么比皇上的信任更高的赏赐呢!以后得好好干呀。于是,冯异连忙上书自陈忠心。刘秀回书道:“将军之于我,从公义上讲是君臣,从私患上讲如父子兄弟,我还会对你猜忌吗?你又何必担心呢?”

刘秀真是驭人有术、手腕高明。他的这种处理方式,既可解释为对冯异深信不疑,又能暗示朝廷早有准备,恩威并用,既是拉拢又是震慑,一箭双雕。杰出的人才,都非等闲之辈,能力与野心是同在的,身为领导者,只有具备非常的智慧与手段,方能有效驾驭,让贤能之士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