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小糊涂 大智慧
10521900000011

第11章 在想投奔的人面前故弄玄虚

姜尚又称姜子牙,是我国上古时期最为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姜子牙生活在商朝末年,当时纣王无道,荒淫无度,社会矛盾急剧激化。与此同时,商王朝的诸侯周国迅速崛起,国君西伯昌(后为周文王)励精图治,有取代殷商之势。姜子牙生逢乱世,虽有经天纬地之才,无奈报国无门,潦倒半生。他曾在商王宫中做过多年吏卒,虽然职低位卑,却处处留心:他看到纣王沉湎酒色,荒废国政,几次想冒死进谏。一则想救民于水火之中,二则也想因此受到纣王赏识,求得高官厚禄。然而后来见到大臣比干等人皆因直谏而丧生,只好把话咽回肚中。他料定商朝气数将尽,纣王已不可救药,自己不愿糊里糊涂地替纣王殉葬。于是,他决定改换门庭,另攀高枝。当时,西伯昌立志复兴周国,除掉纣王,求贤若渴,正是用人之时。姜尚为了引起西伯昌的注意,便在渭水之滨的兹泉垂钩钓鱼。这个地方风景秀丽,人迹罕至,是个隐居的好地方。姜子牙并非要老死林下,而是在此静观世变,待机而行。这一天,姜尚听说西伯昌要来附近行围打猎,便假装在兹泉垂钓。这时候,姜子牙还是个无名之辈,西伯昌当然不会认得他,但姜子牙却在朝歌见过西伯昌。为了引起西伯昌的注意,姜子牙故弄玄虚,把鱼钩弄直,并提离水面三尺以上,钩上也不放鱼饵,引起西伯昌的好奇。西伯昌问:“先生这般钓法,能使鱼上钩吗?”姜子牙见西伯昌对人态度谦和,果然是个非凡人物,便进一步试探道:“休道钩离奇,自有负命者。世人皆知纣王无道,可是西伯长子就甘愿上钩。纣王自以为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却放跑了有取而代之之心的西伯昌。”西伯昌闻言,大吃一惊。心想:这位老人身居深山,何以能知天下大事?更为不解的是,他怎能把我西伯昌的心迹看得这么透彻?定然不是凡人!连忙躬身施礼,说道:“愿闻贤士大名?”“在下并非贤士,老朽姜尚是也。”“刚才偶听先生所言,真知灼见,字字珠玑,不瞒先生,在下就是你说到的西伯昌。”姜子牙装出吃惊的样子,惶恐地说:“老朽不知,痴言妄语,请您恕罪。”西伯昌连忙诚恳地说道:“先生何出此言!今纣王无道,天下纷纷,如先生不弃,请您随我出山,兴周灭商,拯救黎民百姓。”姜子牙假意客套了一番,随即同西伯昌一起乘车回宫,一路上纵论天下大势,口若悬河。西伯昌相见恨晚,回宫之后,立即拜姜尚为太师,倚为心腹。从此以后,姜子牙官运亨通,飞黄腾达。

在为人处世中,许多有能力的人不屑于攀高枝,认为那是无能者才做的事。其实,有能耐的人也需要攀高枝。攀高枝实际上是成就事业的大捷径,既能节省成本,又不浪费时间,何乐而不为?作为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姜尚略施小计便攀上了西伯昌这棵大树,跳槽做了周国的太师。倘若他抱定忠臣不事二主的处世观念,恐怕到老到死也不过是一名小卒,永无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