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孙子兵法叫我们灵活点
10519500000022

第22章 激励机制决定生产力

“原文”赏罚孰明?

“大意”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

“赏罚孰明”,孙子指出管理军队要重视赏罚的公正性。管理企业也是一样道理,优待员工是不会吃亏的,这点每个老板都应该有所认识。

随着福特汽车公司流水装配线的诞生和T型车的畅销,亨利·福特在产业开发上步入辉煌。然而,福特公司在这样激动人心的年代里也存在着巨大的阴影,这就是资本主义企业都感到棘手的劳工问题。劳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任何繁荣、辉煌充其量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

福特汽车公司装配流水线的工人每天工作9小时,1913年最高日工资是2.34美元。这个工资额在当时美国汽车行业中还说得过去,既不高,也不低。关键问题在于:严密的编制和高速的装配流水线使工人难以应付,往往造成每天10%的旷工率,只得雇佣大量临时工顶替。仅1913年雇佣的临时工人数是员工的4倍。

此时的福特汽车公司对劳资关系掉以轻心,对装配流水线真正的主体——200多人的情绪和处境体察不够;而是把赚到的钱全部投资于扩大再生产,投资于机械设备的更新。工人们对夜以继日的高强度劳动制度早已不满,已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埋头于扩大生产事业的亨利·福特对这样严重的问题毫无觉察,整日陶醉于不断攀升的汽车数量上。

“自古英雄出少年。”福特的独生子爱德歇尔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重大问题。

T型车问世时,爱德歇尔14岁。大学毕业后,爱德歇尔作为家族惟一继承人进入福特公司任职,致力于流水装配线的研究。他不仅对研究部门的技术开发得心应手,兴趣浓厚,同时对经营管理的艺术也十分留意。

1914年1月6日,周末,亨利·福特与爱德歇尔在工厂区随意漫步巡视。路上碰到的所有工人都带着礼貌和敬意向这一对父子问好。福特心情颇好。

可巡视完工厂后,爱德歇尔忧心忡忡地问父亲:

“爸爸,我发现职工们看你的眼神似乎不太对劲,您注意到了吗?”

福特经儿子一提醒,回味了一下,也突然有所发觉。虽觉奇怪,但不明白是为什么。通过与儿子交谈,他承认自己近来与职工沟通、交流少了。

爱德歇尔告诉父亲,他从公司职工们的眼神中发现了一种不满的情绪,虽然不是很强烈,但发展下去,前景堪忧。T型车越是畅销,生产规模越大,职工们的情绪反而低落,他们对现行劳动制度有所不满。

儿子的感觉和发现着实使老亨利大吃一惊。这位向来崇尚实干的老人于第二天(星期日)召开公司干部紧急会议。

会上,福特首先把矛头指向了公司的生产主管苏伦森。此人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技术水平方面无可挑剔,深得福特赞赏。他是一个工作狂,白天干活从不休息,每天还要开夜车,他主张一周工作60小时。他生性喜欢吹毛求疵,看不起水平比他低的人,经常不问职工的想法,命令他们加班加点。工人叫苦连天。

福特问苏伦森:“现在工人的平均日工资是多少?”

“两美元。”苏伦森不假思索地答道。

“太少了,苏伦森先生,加到5美元。”福特坚定地说。

公司的干部都不同意给工人加薪,担心引起全美企业的愤怒。

福特向来从善如流,能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但这次却产生了逆反心理,突然宣布:

“请不要再讲了,我已决定,从明天开始,福特汽车公司的工人每天最低薪资升为5美元。”

这个在美国产业史上革命性的决定就这样出台了。

全场干部无不目瞪口呆,有的怀疑福特说错了,有的怀疑自己听错了,不相信地又问了一遍。

福特平静地说:“就是5美元。”

福特的这个决定可以说全美国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想到。该工会虽然主张给工人加薪,但增加到5美元也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可见,福特用5美元工资制解决劳资问题确实比世界产业工人工会联合会的设想还要激进,在美国产业史上写下了历史性的第一页。

福特汽车公司自开办以来,口碑较好。它付出的工资高于其他公司,还先后为工人开设医院、食堂和商店,为职工子弟开办了一所中等专业学校。但这些都比不上“5美元革命”的风暴。

在福特汽车公司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福特向云集而来的记者说:

“本公司出于劳资双方的共同利益,本着利润共享的原则,决定将工人的工资额提高百分之百,实行5美元工作日。任何合格的福特工厂工人,最低工种,即使是车间清洁工,也不例外。本公司还将实行8小时工作制,废除过去的9小时工作。并设立工种调换部监督其工种调换,以保障他们找到合适的工种。公司保证雇员一年的职业,在生产淡季也不随意解雇工人,而将他们送去农场劳动。厂内工头如随意解雇普通工人,将要受到工人上诉权的制约。”

福特的助手柯恩斯随即以一种政治家的口吻宣称:“这些政策措施是福特公司在工人报酬方面实行的一项工业界迄今为止未曾有过的最伟大的革命。”

福特最后说:“本公司倡导的这项改良,将是工业新秩序的起点。本公司宁愿有两万名富裕、满足的工人,也不愿出现一小撮新的工业贵族。本公司在实行5美元工作制的同时,将招收400名新工人。”

亨利·福特的宣言,引起了全美各界暴风雨般的反响。

许多报刊当即发表文章,高度评价福特的这一创举。认为5美元制是划时代的利益分享政策,这项政策的受益者包括全体职工。福特的8小时工作制也是保护劳工的一大创举,这是美国劳工史上的大革命,这阵革命的风暴势必为欧洲带来很大的影响。

但反对福特的舆论也甚嚣尘上。《华尔街经济日报》攻击福特是个发神经的“乡巴佬”,5美元制简直是想毁掉资本主义制度。一个清洁工一天挣2?郾34美元已够意思了,现在居然升到5美元,实在令人难以容忍。这简直是“经济犯罪”。

美国的工业大亨们对福特此举表示集体的愤怒、忧虑、攻击。他们担心福特革新计划会与社会主义“同流合污”。

而美国的社会主义者却组织声势浩大的集会,反对福特。他们攻击福特的措施实际上是一种资本家的欺骗性伎俩,目的不是为劳工好,而是为了避免罢工以获取更大的利润,福特的行为是卑鄙下流的。

还有人断言,福特计划是地地道道的乌托邦幻想,从它诞生起就包含着必然的失败。

“5美元革命”不仅引起社会轰动,而且也引发了美国的一次人口大迁徙。福特计划发布的第二天,公司正门被成千上万的求职者围得水泄不通,他们一边动手猛烈敲击工厂紧闭的铁门,一边发疯似的叫道:“5美元!5美元!”

那一年的1月17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职员、工人、农民求职者高达12000人,聚集在福特公司周围,场面混乱,致使福特工厂上班的正式职工无法通过。最后警察不得不用高压水龙头驱散他们。

福特计划赢得一大批普通群众的拥戴,他们把福特当成“美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