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必须解决的11个难点
10518600000037

第37章 群众的眼睛也有模糊的时候

也许当某一个人被诱惑迷住时,我们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冷静头脑去看待它,但当某一个群体被诱惑所困扰时,我们就可能难以冷静地分析,往往随波逐流,在利益面前绝不想落后于他人。人的从众心理容易使人放松警惕,明亮的眼睛也有模糊看不清事实真相的时候。1981年的最后两个月,在四川省金堂县出现的亿元股票大骗案搞得满城风雨,这其实就是一帮江湖骗子追腥逐臭掀起的一场风波。1981年11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四川省金堂县一个普通的农舍里,充满着神秘的气氛。

房子的主人告诉五六个来访者:“如今到处都有人在搞外国股票,但骗人的不少,大家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我有一张价值3亿美元的股票,代号101,是美国花旗银行1935年发行的,分正券、副券和保护券,装在一个金盒子里,现在美国政府决定解冻,恢复其原价值。我国政府正在寻找这种股票,如能献给国家,可以得到30万元奖金。”来访者兴奋不已,纷纷要求见识那个金盒。为了进一步迷惑来访者,房主如捧圣器一般,拿出一个土黄色的金属盒子,并指着盒子说:“这是十多斤黄金铸成的,就凭这个盒子,都要值十来万元。”他打开盒盖,拿出三张印有花花绿绿各式图案的纸片,指着印有飞机图案的一张说:“这就是3亿美元股票的正券,飞机图案表明在全世界都能通用。”随即又拿起印有八角形宝塔的一张说:“这是股票的副券,上面的中国风景,是美国花旗银行在中国的标志。”接着,他将另一张印有三绺胡须老人头像的纸片,在来访者面前一晃说:“这是保护券,当时任国民党主席的这个老头,就是3亿美元股票的中国保护人。”当有人激动地要去拿股票时,房主赶忙挡住,声称不能弄脏了。

他将“股票”放进盒内,又拿出一卷铜钱大的磁带说:“这是录音带,上面有1935年发行股票时花旗银行总裁和中国保护人的对话录音。”有人要听录音带,房主借口没有录音机,而且以录音带里讲的是外文,人们听不懂为由搪塞过去。如此这般,经过房主人绘声绘色的表演,来访者个个像着魔似的都想染指这张股票。于是房主人把话锋一转说:“这3亿美元的股票,是解放前一个大官员买的,他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无儿无女,本人又不想出面招惹是非,只要3万元钱就愿意出手转让。我没有这么多钱,只有靠大家凑钱入股买下来,向国家献宝,领得30万元奖金后,按股分红。”来访者纷纷掏钱入股。用同样的手法,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房主人就接待了十来批类似的入股者。正在此时,一个叫张保民的游手好闲之徒,听到了“3亿美元股票”之事,便灵机一动,觉得浑水摸鱼的机会到了,不如装扮中央来人,吓唬藏宝人,逼迫他都合作。于是,他租乘一辆上海牌小轿车,直奔藏宝者家中,单刀直入地说:“我是中央派来收集股票的特派员!听说你有一张3亿美元的股票,须经我鉴别一下。”房主人见此人来头不小,不敢怠慢,只得将那个盒子拿出来,让张保民逐件“鉴定”。

张保民边看边连连声称:“真的!真的!”房主人见来者与自己是一路货色,便放下心来。于是一拍即合,演出双簧戏:张要房主人上京“献宝”,他还假装向中央发电报,汇报宝盒和股票情况,而且对前来探宝的人谎称,凡是对献宝有贡献的人,还能得到政府发放的四种特殊证件:一是全国风景区免费游览证;二是各种紧俏商品优先供应证;三是私人财产保护证;四是大中城市户口迁移证。从此,“中央特派员已来川收集股票”的说法在二十多个县市流传开来,而且越传越离奇,水越搅越浑,风波越掀越大。借着这股“献宝”浪潮,这位房主人又先后制造出“500万美元”、“100万美元”的各种股票和小号金盒子。在这股“献宝”狂潮中,又出现一些无孔不入的“二道贩子”,冒充上级派来的官员,四处游说招股,从中牟利。诱惑者总是制造一个假象,在遥不可及的远方虚构一个大大的气球,诱惑人们去追逐,当你伸手时,只不过是一个肥皂泡沫而已。现代人的欲望可能是越来越强,在诱惑面前,不仅仅是一个人被迷惑,往往被迷惑的是一大批人。人应该做到在利益面前,细细斟甚勺,分清楚是不是自己该得的,有没有可能会得到,这样才不致误入歧途,留下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