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必须解决的11个难点
10518600000026

第26章 有惊人的实力,就敢做惊人的抉择

一个人越有实力,供他选择的余地就越大。有实力的人总是敢于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得到。我们都听说过毛遂自荐的故事。公元前258年,秦军包围赵国国都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国,与楚联盟抗秦。平原君准备带领二十名精明强干、文武兼备的门客跟随。他精心挑选了一番,只选出了十九名,再也选不出中意的人了。这时门客中有个叫毛遂的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听说您将要出使楚国,准备带家中门客二十人,现在还缺一人,希望您就把我当成其中的一员吧。”平原君说:“先生到我的门下几年了?”毛遂说:“已经三年了。”平原君说:“有才能的人就像是一把锥子放在口袋里一样,那锋利的锥尖很快就会透出来。如今先生在我门下住了三年,可左右的人没有称颂你的,我赵胜也没有听说过你呀。这似乎说明你没有什么才能,先生还是留在家里吧。”毛遂说:“我只是今天才请求你把我装进口袋里去罢了。假如我这只锥子早一点进口袋里,早就脱颖而出了,难道仅仅只是露一点锋芒吗?”平原君终于答应带毛遂与十九人同去楚国。

到了楚国,平原君和楚王在朝廷上谈论合纵抗秦大事,毛遂与其他十九人在台阶下等候。他们从早晨一直谈到中午,竟毫无结果。其他门客对毛遂说:“先生你上去谈一谈吧。”毛遂拿着宝剑,沿着石阶一步步走上去。他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关系明明白白,两句话就可以说完,可是今天太阳一出来我们就开始讨论,直到中午还没有结果,这是为什么呢?”楚庄王问平原君:“这人是干什么的?”平原君说:“是我的门客。”楚王呵叱道:“还不给我退下去,我正在同你的主人说话,你来干什么?”

毛遂按剑上前说:“大王竟敢如此呵叱我毛遂,凭借的是楚国人多吗?眼下,在十步之内,大王无法依仗人多势众,大王的性命就悬在我手中。我的主人在眼前,你呵叱我干什么呢?况且,我听说商汤凭方圆七十里的土地就可以在天下争王,周文王凭方圆百里的地盘,使诸侯归附称臣,哪里是仅凭他们的兵多呢?现在楚国有方圆五千里的土地,拿着兵器的将士亦有百万,这是你称霸的好资本,天下谁能抵挡呢?然而事实上楚国却连连受辱。白起,只不过是秦国的末将,仅率领几万人马,就起兵与楚作战。第一战就拿下了你的城白鄢、郢,第二仗就烧毁了你的夷陵,第三仗侮辱了大王的宗庙,这是世世代代的怨恨,连赵国也为之感到羞耻,但是大王却淡忘了这种刻骨仇恨。合纵之事,主要为的是楚国,而不是赵国啊!你还有什么拿不定主意呢?”楚王被说服了,当场表示:“是的,的确像先生说的,为保全我楚国的江山社稷,我们参加抗秦。”毛遂问:“大王决定了吗?”楚王说:“决定了。”毛遂对左右的官员说:“请把狗、鸡、马的血拿上来。”毛遂捧着盛血的铜盆跪着献给楚王,说:“那么就请大王和我的主人平原君歃血而盟吧。”

就这样,楚赵联合抗秦的盟约确定了。看,一个抉择使毛遂脱颖而出,留名青史。我们常常感叹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抉择难做,那是因为本身缺少跨越障碍的实力。如果像毛遂这样能够为人所不能为、不敢为,办成别人办不成的事,抉择也就不难了。如果说毛遂的经历离现代普通人的生活过于遥远,那就看一看富兰克林是如何依靠实力作出惊人的抉择,成就辉煌的一生的。年少时的富兰克林,家里贫穷,又没上过太多的学,只好以当学徒工开始了人生历练。在费城,他给别人打了几年工,凭借一手过硬的技术成了工头,但他不想这么过一辈子。当他确信自己已经完全掌握印刷行业的奥秘时,就悄悄地向伦敦订购设备,打算自己干。随着工人们的技术普遍提高,他的高薪开始让老板心疼了。老板动不动就找借口刁难他。有一次大街上喧闹起来,富兰克林忍不住把头伸出窗口看了看,老板就对他咆哮如雷。在这种情况下,富兰克林提前向老板宣布:他要离开这里。

富兰克林真的走了以后,老板发现仍然没有人可以替代他,就写信向他道歉,请他回来上班。富兰克林是铁了心要自立门户的,他的技术很娴熟了,丢掉那份工作,他一点也不害怕。富兰克林的印刷业务,渐渐扩大到邻近几个州和西印度群岛,他成了北美印刷出版行业的佼佼者。能够在面临抉择时从容放弃、大胆选择的人,一定得有过硬的实力。人生的高度是靠一次次正确的抉择来提升的。对于一个以工作为生活来源的人,辞去工作自立门户是个尤其难以作出的抉择。富兰克林从一个学徒工起步,最终成为美国杰出的发明家、实业家和外交官,靠的是“积累实力——果断抉择”这样一个循环公式。毛遂、富兰克林以超出一般人的实力作出一般人不敢做、无法做的抉择而成功的经历,对于今天我们每一个人仍然极具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