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优秀小学生的100个学习好方法
10518300000077

第77章 用多种方式积累素材

一次春游后,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篇作文,让大家写《一次难忘的春游》。回到家后,杨森开始写起作文来,可是抓耳挠腮地想了半天,却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原来,杨森春游的时候光顾着玩,根本没注意观察周围的景物。

没办法,杨森只好像挤牙膏一样,想一句,写一句,把所有能写的都写上去:

今天,老师告诉我们明天要去植物园春游,听到这个消息,整个教室都沸腾了。大家都在讨论要准备些什么东西,使春游更愉快。

我回到家也赶紧准备起来。我准备了水果、面包、牛奶和一些零食。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兴奋得睡不着觉。

好不容易到了早上6:00,我赶紧起床洗漱,吃完早饭就匆匆赶到了学校。我还以为自己是第一个到学校的,没想到已经有好几个同学都到了。

这次植物园春游,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我们可以看出,杨森的这篇文章,从头到尾都显得言之无物,没有内容,整篇文章只提及了自己要去春游的心情,而对春游的情景描写却没有只字片语。为什么会写成这样?因为他没有写作的素材。如果他能在春游的时候仔细观察,多留心身边的美景和趣事,就能找到写作的素材,也就不会写出这样言语空洞的作文了。

相信很多同学都出现过这种情况。其实,掌握素材对于我们写作文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手里积累了很多素材,就会有东西可写,这样才能写出一篇丰富而有内涵的文章。

比如,案例中的作文《一次难忘的春游》,我们只要把春游途中看到、听到、遇到的事情作为素材,经过思考、分析,合理地运用到写作中去,就能写出一篇好文章。

正如著名作家吴伯萧说过的:“大地风物,社会生活,是无限丰富,绚丽多彩的。说,说不完,写,写不尽,的确是创作的源泉。”写作素材就来源于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我们只要把这些生活的点滴记录下来,就能作为我们写作的素材,随时取用。

那么,我们如何积累素材呢?

好方法

第一,手勤笔勤,随记、随抄、随摘。

为什么不少同学总是反映没东西可写?因为我们没有把生活中的素材记录下来,到了写作的时候才发现没素材可用。如果我们能随时摘录生活中有趣的人、事、物等,在写作的时候就可以灵活运用。

比如,当我们看到一朵漂亮的花,就可以记下花的名称、颜色、形状等。这样我们以后遇到写花的作文就不用愁了。再比如,与父母或老师、同学出去游玩时,把看到的景物记下来,这样写游记类文章的时候也不会“记流水账”了。

除此之外,我们平时看的书刊、报纸、图书等,上面也会有一些好的词句或文章,凡是好的,我们都可以及时把它们抄写、摘录下来。我们听到的材料也可以随时记下来。为了方便我们摘录,可以随身携带一个本子,手勤笔勤,随抄随摘。久而久之,我们就能积累到丰富的素材,写出来的作文也就不会言之无物,枯燥乏味。

第二,养成写随笔的习惯。

很多同学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一些事情曾经让我们觉得感动或震撼,可一旦要写的时候,却回忆不起来当时的细节、心情和感受,只能抓住几根粗疏的痕迹。每到这时候,我们总是搜肠刮肚,却言不成文。

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就要养成写随笔的习惯。当遇到让我们深有感触的事物时,我们一定要将当时的感受写下来,就算来不及写下整篇文章,也可以写一个梗概,等以后需要的时候,我们再对其进行扩充。

这样,我们就能避免“素材要用时方恨少”的局面。

第三,“压缩饼干”记素材。

如果我们头脑中能储存大量的素材,写起文章就会得心应手。但是怎样才能记住那么多的素材呢?我们可以试试这种方法:用压缩法将大量素材压缩起来。

我们可以将大量的材料,用压缩法压缩成几个词组来进行记忆。当然,并不是随便压缩成几个词组就行,而是要提取材料的重点来压缩。

比如,“狼来了”的寓言故事大家都听过,我们可以压缩成“放羊娃,捉弄,狼来了,上当,狼吃羊”这五个词组。当我们写作要用到这个素材的时候,把它展开,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故事:放羊的孩子总是捉弄大家说“狼来了”,大家上了几次当后,再也不愿相信他。结果有一天狼真的来了,放羊的孩子大叫“狼来了”,可是再也没有人理他,最后他的羊全都被狼吃了。

如果我们想写一篇“做人要诚实”的作文,这篇寓言不正好可以作为素材使用吗?

小贴士

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单调,因此写作文的时候常常无物可写。那么,我们何不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丰富呢?所谓见多识广,见得多了,素材也就有了。

我们可以在课余时间参观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也可以观察一座建筑物、一处古迹……这些地方都能为我们提供大量素材,对我们写作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