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赢的策略
10514800000070

第70章 得失之间感受生命的况味

人生总是这样:有所得,必是有所失;有所失,总会有所得。如果你总是患得患失,那么就必然蹙额愁眉,很难拥有好心情。从我们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开始了一个接一个的“得到”。先是从父母那里得到了生命,接着又得到了家庭,得到了成长,得到了教育,得到了工作,得到了爱情和婚姻,得到了自己做父母的快乐与辛苦,之后又得到了年老时的休憩,直到生命的终结。这样看来,我们的生命确实是在不断的“得到”中度过的。所以每个人都以得到为最正常不过的事情,自然也就不能忍受失去的痛苦和悲哀了。

可实际上呢?人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事事如意的,还要时时面对不得不去接受的失去。这看上去虽然的确让人心有不甘,可人生往往就是这样,有得到,就必然有失去,而且即便是在得到的过程中,也在不同程度地经历失去。只不过是因为我们总是认为得到是一种必然,却把失去看成了一种偶然而已。事实上,失去本身也是生命中很正常的一种现象,一种必然。不仅如此,可以更肯定地说,我们的整个人生就是在一种得到和失去二者之间的不断交替中度过的。得到之后就是失去,而失去之后,得到也会重新降临到我们的身上。其实,如果我们能够以一种失去的视角来看待整个人生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所谓整个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得到的过程,其实真的只是所选择的视角不同而已。我们也可以说整个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从我们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开始了一个接一个的失去。得到了生命,最终也要失去它,先是走过童年,接着是青年、壮年、老年;我们的每一次成长和进化也是对前一个阶段的失去,直到我们失去了最后的生命,这个失去的过程才和得到的过程一起消失在我们的生命里。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33岁时就成了美国第一个百万富翁,43岁时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独资企业——标准石油公司,每周收入达100万美元。然而,他却是个只求“得”,不愿“失”的资本家。一次,他托运百万美元的货物,在途经伊利湖时,为避意外之灾,他投了保险,但货物托运顺利,并未发生意外,于是,他为所交的150美元保险费而懊悔不已,伤心得失魂落魄,病倒在床上。他的这种患得患失、锱铢必较的思想观念给他带来了不少烦恼,使他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伤害。到53岁时,他“看起来像个木乃伊”已经“死了”。医生为了挽救他的性命,为他做了心理咨询,告诉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失去一定的金钱,要么失去自己的生命。在医生的帮助和治疗下,他对此终于有了深刻的醒悟。

他开始为他人着想,热心捐助慈善和公益事业,先后捐出几笔巨款援助芝加哥大学、塔斯基黑人大学,并成立了一个庞大的国际性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致力于消灭全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和无知。洛克菲勒把钱捐给社会之后,感到了人生最大的满足,再也不为应该失去的金钱而烦恼了。他轻松快活地多活了45岁。生活像一团火,能使人感到温暖,也能使人感到烦躁。经受了得与失的考验,人生就会变得和谐快乐。对于得失,态度要坦然。所谓坦然,就是生活所赐予你的,要好好珍惜,不属于你的,就不要自寻烦恼,此其一;其二,就是得失皆宜。得而不喜,失而不忧。历史上很多成功者都是因为做到了得而不喜、失而不忧,所以才能战胜坎坷和厄运,拥有多彩的人生。19世纪中叶,美国有个叫菲尔德的实业家,率领工程人员,要用海底电缆把“欧美两个大陆连接起来”。为此,他成为当时最受尊敬的人,被誉为“两个世界的统一者”。在举行盛大的接通典礼上,刚被接通的电缆传送信号突然中断,人们的欢呼声马上变为愤怒的狂潮,都骂他是“骗子”、“白痴”。可是菲尔德对于这些毁誉只是淡淡地一笑。他不做解释,只管埋头苦干,经过六年的努力,最终通过海底电缆架起了欧美大陆之桥。菲尔德不仅是“两个世界的统一者”,而且是一个理性的胜利者。

当他遇到难以忍受的厄运时,通过自我心理调节,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在实际行动上显示出强烈的意志力和自制力,这就是一种理性的自我完善。世上有许多事情是难以预料的,成功伴着失败,失败伴着成功,人本来就是失败与成功的统一体。人的一生,有如簇簇繁花,既有红火耀眼之时,也有暗淡萧条之日。面对成功或荣誉,要像菲尔德那样,不要狂喜,也不要盛气凌人,把功名利禄看轻些,看淡些;面对挫折或失败,要像爱因斯坦、小泽征尔那样,不要伤悲,也不要自暴自弃,把厄运羞辱看远些,看开些。这样就不会像《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中了举却惹出祸端。范进一心想中举出名,可是几次考试都名落孙山。他饱受各种冷眼,连岳父也看不起他。他终于中了举,然而由于狂喜过度,一口痰上不来,倒地而昏,变成了疯子。人要有经受成功、战胜失败的精神防线。成功了要时时记住,世上的任何成功或荣誉,都依赖周围的其他因素,绝非你一个人的功劳。失败了也不要一蹶不振,只要奋斗了,拼搏了,就可以无愧地对自己说:“天空不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样就会赢得一个广阔的心灵空间,得而不喜,失而不忧,过一个快乐的人生。人生不是一个只进不出的无底容器,而是一个有得有失的代谢过程,因此你不应该患得患失,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在这样的得失之中,让短暂的生命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