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生不能不看的经典名著
10514400000038

第38章 20、《名人传》

作品及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他出生在一个银行职员的家庭,从小受母亲影响,酷爱音乐。年轻时对启蒙运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表示崇敬。曾与俄国作家托尔斯泰通信,深受其影响。早期从事戏剧创作。20世纪初他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写了几部名人传记。1904~1912年完成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一战爆发后,他发表反战言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他创作了多部小说,还发表过诗歌和文学评论等。二战期间,他坚持写作,反对侵略。罗兰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一个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而不屈斗争的战士。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英雄传记”。

三位名人中贝多芬是音乐家,米开朗基罗是雕塑家,托尔斯泰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人生所做的奋斗和努力。

贝多芬的故事主要侧重描述贝多芬如何以他的意志,以一种不可抵抗的力量扫空忧郁的思想,战胜了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米开朗基罗的故事,讲的是一个悲剧,展示了一个天才为了征服世界,为了创造不朽的杰作而流出惨痛的鲜血。《米开朗基罗传》内容主要分为上篇“战斗”,下篇“舍弃”和尾声“死”。托尔斯泰的故事既没有《贝多芬传》里的叛逆情绪,也没有《米开朗基罗传》里的强烈的悲剧性,整个故事比较平稳,主要的内容是:童年、高加索纪事、哥萨克、塞白斯多堡纪事、爱情与婚姻、对社会的忧虑等等。

作品内容梗概

《贝多芬传》主要叙述了伟大音乐家贝多芬不平凡的一生,作者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和饱含激情的文字,向人们描绘了贝多芬的成才之路……

贝多芬自幼不幸,他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酒鬼,他剥夺了小贝多芬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而只是一味地强迫幼小的儿子没完没了地练习钢琴和小提琴,期望他将来成为自己的摇钱树。

贝多芬度过了冷酷的童年生活。

1778年,贝多芬前往维也纳拜访他仰慕已久的偶像莫扎特。莫扎特听了他的即兴演奏之后感到十分惊奇,当场对他人说:“请注意,这位少年将震惊世界。”可惜,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学习很快就中断了,原因是他母亲患重病,且很快地离开了人世。失去了心目中唯一的亲人的贝多芬悲痛欲绝,过度的悲痛使他接二连三地得了几场大病,其中一次是出天花,永远地毁了他的容貌。

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再次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力越来越弱。起初,他独自一人保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生活的苦难,并没有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音乐风格。

在悲苦的日子里,只有音乐才能使他战胜自己的痛苦,将他从死亡的边缘一次又一次地拽了回来。在贝多芬的创作生涯中,战胜恶劣的命运,战胜人类的平庸始终是他的主题。

《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所有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该曲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1924年的一天,《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场公开演出,贝多芬亲自担任指挥,这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广大听众面前,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场面之热烈,难以形容,演出结束时,由于耳聋,贝多芬听不见雷鸣般的掌声,女歌唱家温葛尔含着热泪跑上去握着他的手,扶他转过身来面对观众,使他看到热烈的场面。据说在奥地利,即使皇帝出场,按习惯也只享有三次鼓掌欢迎,而这一次,贝多芬却获得了五次鼓掌欢迎。这一次演出,是贝多芬一生中最辉煌的顶点。因为他亲自为人们送去了欢乐,也为战胜人类的平庸迈出了一大步。

贝多芬与海顿、莫扎特生活在同一时代里,然而他的音乐所达到的崇高境界却使人感到他好像生活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当然,他也是从前辈大师那里汲取大量营养,经过消化、吸收与提高才取得了这样的成就。他不仅集维也纳古典音乐之大成,而且全面继承和发展了自巴洛克时期以来的音乐精华,所以他成为了音乐中的普罗米修斯,成为世界公认的欧洲音乐史上登峰造极的人物。贝多芬的创作之路持续了三十五年之久,为了达到完美的境界,他不断地奋斗。他在事业进入到最后阶段时说道:“我感到好像只写过几首乐曲。”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是谦逊的。

贝多芬曾经为歌德著名的剧作《爱格蒙特》谱写过舞蹈配乐,但贝多芬看不惯歌德在贵族面前卑躬屈膝的表现,尽管他依然对歌德充满着崇敬之情。可是傲慢的歌德始终不能原谅贝多芬对他的当面批评,对贝多芬,歌德总是冷淡的,甚至是无情的。其中有一次,贝多芬晚年贫困交加,便写信向歌德求救,望他促成魏玛公爵预定他呕心沥血写成的《庄严弥撒》以换取稿费,而最后并没有得到歌德的回复……

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将欢乐给予了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正如他那句誓言:“用痛苦换来欢乐。”

他是这样一个人,罗曼·罗兰在传记的最后这样概括了他的一生:

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波拿巴的哪一场战争,奥斯特利茨哪一天的阳光,曾经获得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就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欢乐。”

罗曼·罗兰将这样一个人的传记,放在他立意要写的《名人传》的首位。

《米开朗基罗传》分上下编,上编“战斗”,下编“舍弃”和尾声“死”。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出生于卡森蒂诺地方的卡普雷赛,父亲是一位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了,米开朗基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因此从小就对雕塑产生了兴趣。父亲送他进拉丁文与希腊文学校学习,但是他却学画画,父亲训斥也无用。米开朗基罗十三岁就进了佛罗伦萨著名画家多梅尼科·吉兰达伊奥的工作室,在那里他最初接触了终生所从事的神圣事业,并以神奇的速度掌握了绘画技巧。后来他又进了佛罗伦萨统治者罗伦佐·美第奇开办的“自由美术学校”,由于他的超群才华而倍受罗伦佐的重视和爱护,宫廷中大量的艺术品成了他学习、研究的对象,经常出入于宫中的人文主义诗人和学者也给了他极大影响。短短四年中,他在美第奇宫里获得了一个伟大艺术家所必须具备的一切条件,为他整个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在罗伦佐的府邸里,设有一个“柏拉图学院”,学者们聚在一起研究学问,他们在罗伦佐的支持下创立了一种新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他们的思想是要把世界归还给人,把人归还给他自己。把人的艺术、文学和科学,还有作为个体的独立的思想和感情归还给人,人绝不能像一个奴隶一样被捆绑在教条之上,在锁链中死亡腐朽。米开朗基罗还经常去听宗教改革家、修道士萨伏纳罗拉揭露教会黑暗的演说,这位为了拯救人类命运而不怕宗教法庭审判的修道士给米开朗基罗的灵魂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罗伦佐·美第奇死后,米开朗基罗失去了保护人,佛罗伦萨陷于一片混乱,他深感故乡非久留之地,就赴威尼斯和波伦亚,后转道罗马寻找发展机会。罗马到处林立着古代雕像,犹如巨大的古代艺术宝库。二十三岁的米开朗基罗受法国红衣主教委托,为圣彼得教堂制作《哀悼基督》的雕像。这件雕像的问世,使米开朗基罗名盖罗马,成为自多纳太罗之后的又一颗雕刻巨星。二十六岁的米开朗基罗载誉回到故乡佛罗伦萨,便立即从事《大卫》云石雕像的制作,三年后完成,安放在韦吉奥宫正门前,作为佛罗伦萨守护神和民主政府的象征。1505年应教皇朱理二世邀请,米开朗基罗赴罗马为教皇在圣彼得教堂内建造陵墓,他历经艰辛磨难为陵墓留下名雕《摩西》和奴隶等雕像。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成就,使教皇的艺术总监勃拉曼特极为妒忌,他唆使教皇暂不修陵墓,强求雕刻家去画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米开朗基罗以超凡的智慧和毅力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壁画《创世纪》。四十一岁的大师米开朗基罗又重回到佛罗伦萨,出生美第奇家族的教皇利奥十世又强迫米开朗基罗为其祖宗圣罗伦佐陵墓制作雕像,著名的《日》、《夜》、《晨》、《暮》雕像就安放在这座陵墓的石棺上。

1527年,米开朗基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因此丧命。革命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他找了出来。米开朗基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基罗原以为从此能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刚到罗马,又被他的新主人——保罗三世抓住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

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基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终于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米开朗基罗一生创作了许多首诗歌,至今保存下来的大约有三百首。他的众多首十四行诗和其他韵体诗直到他去世后很久才得以发表。这些诗可以使我们深刻地了解他的个性,也清楚地表明了他是一位天才的诗人。

《托尔斯泰传》讲述了托尔斯泰的一生。他两岁丧父,九岁丧母。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1840年托尔斯泰进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做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第二年,他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在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战场,常常使自己处于危险之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写出了《塞瓦斯托波尔纪事》那样令人赞赏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是比较充实而快乐的。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矛盾重重,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之中。

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惊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的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的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十二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

19世纪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最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的不朽名著之一。

虽然托尔斯泰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但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一代文学巨匠孤独地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