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理养生与健康
10510400000034

第34章

121.“五志”能影响健康吗?

祖国医学认为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常的精神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而过激的情志可影响体内功能失调,而累及五脏。

怒伤肝。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的重要原因。

喜伤心。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身体疲劳。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阳损使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极,从而出现心悸、失眠、健忘。

思伤脾。中医认为,“思则气结”。大脑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讷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郁闷不舒等。

忧伤肺。忧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极度忧伤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咯血、声哑及呼吸频率改变。

恐伤肾。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眩、阳痿,甚至可致死。老百姓常说的“吓死人”就是这个道理。

122.丘吉尔为何长寿?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一生并无长寿的基础。他先天不足:是早产儿,仅2500克,自幼多病;无遗传优势,父亲只活了46岁,母亲67岁。他后天不良:嗜烟酒,性格暴躁,每天只睡5~6个小时。67岁时患冠心病。75~91岁期间5次中风。他一生战斗在政治舞台,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四面受敌,处于紧张状态,却人称像一头雄师。英国医学界长期一直在寻找这位首相长寿的秘密。

意志坚强,宽宏大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竞选失败,仍然泰然自若,百折不挠。他说:“我想干什么,就一定干成功。”

豁达乐观,诙谐幽默:丘吉尔被英国热门称为“快乐的首相”。他说:“在我的字典里,不存在‘忧愁’这个词。”

劳逸结合,善于休息:德国法西斯对伦敦狂轰滥炸时,有人发现丘吉尔坐在地下室里面织毛衣。这是他特有的一种休息方式。有时他想午睡片刻,便要求侍卫即使天塌下来有事也不要打扰他。有人讨教长寿的秘诀,他笑着说:“如果有地方坐,我绝不站着;如果有地方躺着,我决不坐着。”

兴趣广泛,多才多艺:丘吉儿兴趣广泛,音乐、美术、文学、军事、政治等无所不通。他一向把娱乐看做是“一种最好的休息方法”。他说:“一个人要享用真正的幸福与平安的人生,至少应该有两至三个嗜好。”

饮食合理,喜爱运动:丘吉尔喜欢吃新鲜蔬菜,肉食从不过量。他酷爱体育活动,骑马、开车、击剑、游泳……晚年还参加砌墙体力劳动,一天可砌300块砖。

英国著名心脏遗传学教授汉弗莱斯说:“丘吉尔是典型的长寿者。他的长寿向我们提出了他是否具有使其得以生存的保护基因。”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寻找一种可以防止患心脏病的“丘吉尔基因”。

123.中医怎样疏导灾后心理障碍?

地震等灾害后,伤员们不仅有很严重的躯体障碍,不少患者同时出现心理问题,表现出较重的情绪障碍和心态失衡。中医学历来强调“心身和一,心身并治”。其中开导法是中医心理治疗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中医心理疗法的开导最早见于《内经·灵枢·师传篇》:“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告之以其败:“告之以其败”就是告诉患者得这种伤病的危害,病情的轻重程度,疾病的病因、病理、病情的发展趋势,以引起病人的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同时调动其自身的抗病能力。“三分治,七分养”,“病为本,工为标”。中医认为疾病的治愈主要靠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医生只是帮助患者恢复和增强抵抗力的。疾病治疗成败的关键还是取决于患者自身的正气能否战胜体内邪气。

语之以其善:“语之以其善”就是要耐心反复地向患者强调,只要积极与医生配合治疗,预后就是好的,是能够恢复健康的,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导之以其便:“导之以其便”就是要告诉患者身心调养的具体方法。比如情绪要保持平和,饮食要有节制,起居要有规律,尽量避免风寒的侵袭,保持充足的睡眠等。

开之以其所苦:“开之以其所苦”就是要帮助患者解除心中的苦恼,消除焦虑、恐惧、抑郁等消极心理,减轻心理压力,释放出过多积聚的心理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去战胜疾病。

以上是开导法的四个步骤。完成这四个步骤的关键是要做到与患者的心理相容。要照顾患者的自尊,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急患者之所急,帮患者之所需,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进而对患者进行关于心身障碍相关知识的讲解,使患者树立起战胜伤病的必胜信念,并矫正不正常行为和习惯,达到治愈伤病的目的。

124.大地震后怎样对受惊吓的孩子进行心理帮助?

大地震后,对那些幸存的孩子来说,地震的最严重影响在于他们的安全感被破坏。如果处理不好,这种恐惧和阴影甚至可能从创伤发生的一瞬间,一直伴随他们几十年。一部分人会表现抑郁、疲乏、惊恐、焦虑、酗酒、进食障碍等症状。北京大学医院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方新教授告诉记者,一对在唐山地震中失去女儿的夫妻,在此后每年的7月28 日前后都会心乱如麻,如万箭穿心般痛苦,“7月28日前后,我们都要大病一场!”

面对刚刚得救还惊魂未定的孩子们,老师、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

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镇定。成年人应该像老母鸡一样把孩子们围在怀里,给他们尽可能多的安慰。要反复对他们说“没事了”、“现在安全了”、“总理来看我们了”、“解放军已经到了”等,安抚孩子们紧张的情绪,帮助他们尽快平静下来。

紧接着要告诉孩子,这几天在他身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应,比如做噩梦、在梦里哭泣等这其实是对不寻常事件的正常反应,完全不必惊慌。

灾后心理重建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鼓励孩子把积压在心里的东西表达出来,舒缓情绪,可以哭,也可以倾诉,甚至有空就说。方新说:“大家有时候不忍触碰孩子的心理创伤,觉得是在刺激他们。恰恰相反,这种”再体验“的过程,其实是对创伤事件的脱敏过程。否则,今后他们很可能终身陷在心理阴影当中——听到”地震这个词,或者遇到类似的摇晃,就会反复发作。在一遍遍倾诉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事件的敏感情绪会慢慢降低,恢复平静。

125.大地震后对灾民暖心的话应该怎样说?

心理救援要从每一句暖心话开始。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总结了应该说的和不说或少说的几句话,希望对人们有所帮助。

可以这样说:

“对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感到很难过。”

“你现在安全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的),这不是你的错。”

“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事件时的正常反应。”

“你有这样的感觉是很正常的,是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有的。”

“看到这些一定很令人难过。”

“事实可能不会一直是这样的,它会好起来的,而你也会好起来的。”

“你现在不应该克制自己的情感,你要表达出来,哭泣、愤怒、憎恨、想报复都可以。”

不说或少说:

“我不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

“你是幸运的,你还有别的孩子和亲属。”

“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

“她(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

“在悲剧之外会有好事发生的。”

“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

126.大灾后中医心理疏导有什么方法?

汶川大地震后心理疏导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救助方法,中医也有其一定作用,在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疏导。汪氏总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情:即引导干预对象“情景”再现。主要是以关心,关切的语气引导干预对象回想地震中的各种遭遇,如地震发生时的所听、所见等,以同情之心切入,逐渐谈及灾后的感受。

(2)述情:让干预对象把所回想的事实,“尽情”按自己当时和现在的感觉描述出来。干预者主要是耐心倾听,尽量不要打断干预对象的陈述和表达过程。

(3)共情:心理治疗者以自己的表情、行为、语气、语言等向叙述者表示深刻的理解与同情。

(4)动情:可采用诱导性宣泄疗法,使一些沮丧者或全部财产失去者逐步暴露出痛苦、悲伤、失望等情绪,痛苦流泪,达到某种宣泄的效果。

(5)知情:主要是通过简单提问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干预对象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如问:您现在心理上有些什么感受呢?您以后怎么办呢?通过进一步询问的方式,了解干预对象经历了重大创伤一段时间以后,目前情绪方面出现的问题。一般有恐惧、无奈、无助、孤独、不平、愤恨、内疚等。有的人情绪反应比较单一,但大多数人可能表现出几种情绪反应同时存在。

(6)解情:根据上述不同的情绪反应和心理状况,以信息通报、知识讲解、认识支持的方式逐步解除干预对象心中的各种“情结”。要向干预对象介绍更多有关地震预防的知识,让干预对象了解更多的国家支持的情况、社会支持的情况,改变干预对象的错误认识,解除干预对象心中的各种“情结”。

(7)移情:根据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特点,“移情”可以有两种形式。

1)内部移情:在中医诸多治疗方法中,一种以自我锻炼为主的自我心身修炼方法——气功值得推荐。在气功的自我修炼过程中,干预对象从一种痛苦的情感体验,通过行为诱导、呼吸诱导、想象内容诱导等手段进行内部注意转移,从而转移到对自我心身内部快乐的情感体验当中来。建议教他们做一些简单的呼吸训练方法,也可以组织一些“团体晨练”活动。

2)外部移情:逐渐把干预对象的恐惧、无奈、无助、孤独、不平、愤恨、内疚、失眠等情绪反应转移到外部和现实当中来。多引导其看一看外部的变化,现实的变化,特别是沟通信息,增加交流,相互了解,增进友谊,结交朋友,回归社会。

(8)激情:就是通过叙述一些具体的、发生在身边的一些感人事迹激励干预对象。如何化悲痛为力量?是否可以换一种思维方法?以上过程,避免咨询者直接讲解,要引导干预对象自己产生某种生的希望与生活的激情。

“中医情志疏导八法”中,述情、共情、动情(即宣泄),是紧急心理干预过程中的三部曲,也是核心内容。

127.灾后社会心理问题是什么?

灾后阶段的心理过程包括冲击期后的孤立、物质和情绪损失、救援和社会心理功能恢复等。

在灾难发生的阶段,受灾人群体验到不同程度的心理痛苦,相应的有几个心理阶段。情绪反应的强度和严重程度取决于事件的持续时间、影响的强度和影响的范围。影响强烈并在短时间内波及大片地域的自然灾难,如地震会造成极大情绪影响,这些影响包括身体伤害与接触极度危险的程度;目睹亲人死亡或大批人员死亡和受伤;无助、无望的创伤性体验;孤立无助,以及必须在帮助他人还是争取自己活命之间做出选择等。孤立期的特点是无目的地四处走动或张望、定向障碍、震惊和情感淡漠。有些人因为自己活下来了而出现强烈的乐观坚强体验以及自豪感,表现出乐观情绪和团结精神。有些人则会因为自己活下来了而出现“幸存者内疚”。

单纯猛烈的灾难可以威胁生命,但并不足以产生心理问题。然而,遇到他人死亡和灾难现场大片落满残缺的人体组织构成强大的应激源。这种影响将波及灾难现场的每个人,包括受灾人群和搜寻救援小组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可出现麻木性焦虑、集体恐慌、躲避或逃避反应等不良行为。情绪反应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许多方面,关键是要了解个体特征和人格的作用,以及与过去创伤经历的联系。在大规模自然灾难中,看见或闻见的尸体等环境因素也对幸存者有严重的心理影响。其他较典型的灾后情绪反应还包括焦虑、忏悔、噩梦和过度警觉等强烈情感反应,通常在灾后几周内逐渐消失。若这种反应长期存在,则可能是发生了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反应会增加躯体疾病和死亡的概率。以地震的影响来说,按照社会心理学观点,地震三天后由于心肌梗死死亡的人数可能会增加50%。情绪应激和体力活动会产生严重的生理作用,结果可能造成与心血管有关的死亡。因此需要提供心理急救。地震以后,老年人死亡和受伤的危险性往往较高,因为他们活动不便,或者不知道该做什么。同样,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比较容易受伤和死亡,但是文化习俗和社会态度可能是一种挽救生命的保护机制。大规模地震以后,要找出主要的心理刺激源,这样才能针对性地提供心理援助。例如:各种死因导致的高死亡率是造成搜索救援小组、处理尸体的人、未经训练的志愿者、幸存下来并帮助搜索救援小组的社区成员心理刺激的重要源头;建筑物和住房破坏导致的高死亡率是造成丧失许多亲人者强烈心理刺激的重要原因;若地震发生在上学时间,儿童的高死亡率对于搜索救援小组、处理尸体的人、一线反应人员、父母和直系亲属等都是重要的应激源。

128.灾后严重的急性心理反应有什么表现?

急性心理应激反应出现在灾后一周至一月内。患者表现出意识改变,对时间、空间感知歪曲,对环境定性不清楚。与地震有关的声音、气味、图像,甚至是身体触碰,都会让创伤的情景反复在患者脑海里闪现,一闭上眼就会看到最恐惧最悲伤的画面。

悲,这是最常见的感觉和情绪,为亲人或其他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大多数人会以大声号哭或不断啜泣来宣泄或疏解;少数人以麻木、冷漠无表情来表达。儿童还常常产生幻觉、幻想和妄想。

创伤后延迟性应激反应一般出现在6个月后,患者易疲倦,发抖或抽筋,晚上容易失眠、做噩梦,从而导致精神疲乏,注意力下降。对于地震的悲痛回忆,患者警觉性增高,由此患上慢性恐惧和焦虑,继而冷漠、消极,生活在痛苦的记忆中。患者还会产生愤怒感,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自己这么不公平;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别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需要,不理解自己的痛苦。内疚,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感到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没有做应该做的事情来避免亲人的死亡。很多患者因此会用酗酒、滥用药物来麻醉自己,社交能力逐步削弱,增加精神疾病易患性。

129.对灾难中失去子女的母亲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地震等重大灾难是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不可预期,它威胁到人的生命,同时人们对它又无能为力。很多父母在灾难中失去孩子后,出现最普遍的心理就是内疚感。自从孩子降生后,父母对孩子的保护就成为他们必然而甘愿承担的责任,母亲的舐犊之情尤其如此。孩子意外被夺取生命后,母亲往往将责任归咎于自己,反复回忆当时的情形,后悔当初没有尽到责任或者做错了什么。有些母亲甚至有罪恶感,觉得自己没有保护好子女是犯了罪,自己不配活着,出现消极自杀的念头。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保障基本生活:痛失子女的母亲们尤其必须得到充分的睡眠、饮食、休息。

(2)减轻孤独感:要让她们尽量和家人、朋友在一起,以家庭的温暖减轻她们的孤独感。

(3)纠正错误认识:调整她们在灾后创伤中出现的错误认知,即错误地认为自己对孩子的去世负有责任。需要反复向她们进行解释,对上述信念的客观性进行检查,叫她们用较现实的和合适的信念取代不合理的信念。

130.灾后对失去丈夫的妇女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在地震等灾难中失去丈夫的妇女将面临心理和现实的巨大挑战。首先,失去生活中最亲密的伴侣将导致一系列严重的情绪反应。她们会感到恐惧、无助感。天崩地裂、房屋顷刻坍塌的感受历历在目,生命如此脆弱、不可预测,生死居然只是一线的距离。她们会感到悲伤和内疚。有的表现号啕大哭,有的是麻木呆滞。她们对丈夫感到深深的内疚,愧疚丈夫在世时没有更好地尽到妻子的责任,甚至还后悔为家务小事争吵。她们会感到愤怒,怨恨丈夫“残忍”地抛下妻儿,怨恨救助人员为什么来晚了一步。她们还会失眠,恐惧的场景在脑海中一遍遍重复,加重痛苦的感觉。

失去丈夫的妇女现实中将面对许多困难,生活可能从此产生巨大的改变,尤其是之前比较依赖丈夫或经济地位比较低的妇女,她们将不得不自立,独自承担抚养子女的重任。她们会感到无助、孤独绝望,对生活感到迷茫。

针对这部分人群,我们要做以下几点。

(1)保障基本生活:把这些妇女和她们的孩子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提供基本的生活所需,保证充分的休息、饮食和睡眠。

(2)鼓励表达:鼓励她们把灾难发生时的情形讲出来,鼓励她们把所有的感受和情感表达出来。鼓励她们把所有的心理或者身体不适表达出来。认真聆听她们的倾诉,不带评判,而是尽力理解,与她们建立真诚、支持性的关系。

(3)进行保证和解释:向她们保证目前的痛苦处境是暂时的,她们会重新建立起安全稳定的生活。对她们认知上的偏差进行解释和纠正,减少内疚感、无助感等不良情绪。

(4)放松练习:必要时,对她们进行放松练习。可在指导下进行呼吸控制训练、肌肉放松练习、沉思冥想等练习,改善情绪和身体上的不适。

(5)鼓励她们转移注意,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多和他人交流,参加一些娱乐或者社会活动,转移一部分注意,减轻痛苦情绪。

(6)帮助她们寻求资源,建立支持系统。让她们多和家人、亲戚、朋友在一起,得到他们的情感支持和实际生活帮助。向她们提供社会资源的信息,尤其是那些可以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的社会资源,比如提供就业的部门、困难补贴的相关政策。使得她们生活中的困难能够在乡、镇、县等不同水平上得到确实的帮助。

131.灾后儿童有哪些心理生理反应?

受灾人群中最脆弱群体是在灾难中的儿童,经历过大灾难的孩子无论在生理、心理或行为上,均会产生许多的反应。包括:恐惧、担心、焦虑、回避、失眠、噩梦、年龄退行性改变(出现尿床、吸允手指,心智退化)、心因性身体不适。

经历:恐惧渲染,经常性谈论地震的恐惧,看电视与地震相关的报道;内心缺乏安全感,害怕黑夜,不敢独处,情绪容易被激惹;对余震有过度的反应,经常性产生误以为地在摇晃的错觉。麻木或发呆,当接触与地震有关的画面或情境时无法抑制的害怕,不愿意讨论或回想与地震有关的事;失眠做噩梦或半夜惊醒。

儿童心理创伤处理的核心:抚慰、陪伴、支持。灾难后的儿童可能发生的行为、情境及自助处理方式。

(1)身体受伤、外形破损、截肢的儿童易产生的消极情绪。截肢儿童是需要高度关注与关怀的人群,由于身体的残缺,孩子在治疗前后会出现对自我认识改变、低自尊、自我评价偏低。对未来的生活产生绝望情绪,产生恐惧、焦虑、自卑、强烈的挫折感,手术后多有严重的忧郁和悲观失望心理。由于人体在过度的焦虑和忧郁状态下,体内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精神激素的分泌过多,会产生抑制体内抗体形成,减缓伤口组织再生的现象。同时他们也是心理疾患的易感人群。

援助:此时父母或援助者除了予以抚慰、陪伴、支持外。在无助的时候孩子会从父母那里吸收对待伤害态度与寻求解决的力量,此时父母要展现出坚强与接纳,避免在孩子面前流露悲观失望、惋惜与悔恨。适当的引导孩子诉说自己的苦恼与焦虑,通过倾诉将压抑的情绪诉说出来,通过宣泄适当的眼泪可以将儿茶酚胺排出体外。如发现孩子有自残自伤行为,联系专业心理治疗人员进行干预。

(2)灾后大部分孩子会对创伤经历自行调节,以各种方式演绎回忆地震发生当时的处境,重演灾难场景,比如通过游戏、倾诉、梦境、幻想等方式试图建立重新控制创伤经验。

援助:此时家长或援助者应予以陪伴和关注,不要终止孩子游戏、倾诉或讲述梦境。如果我们不让他们继续,便阻断了他们重新得回控制感的机会。在重演的过程中发生悲恸哭泣是情绪自然疏泄的过程,家长(援助者)此时不要阻止孩子哭泣,应给予温情的支持达到深度共情,比如运用“我感到你很伤心”、“我看到你在落泪”等描述孩子的情绪的言语,鼓励孩子释放悲伤情绪。如果孩子感到无助,援助者可适当的通过拥抱或抚摸给予心灵的支持与躯体抚慰。

(3)在避难所或医院由于条件限制很多孩子可能居住在一起,此时容易发生创伤情绪会相互传染的现象,当一个孩子哭泣时会带动所有的孩子哭泣,造成心理消极情绪积压。

援助:发现后照顾者应及时给予支持,或增派照顾孩子的老师与志愿者,陪伴孩子一起面对悲伤,个别情绪失控的孩子,尽量与其他儿童分离开,进行单独照顾,避免情绪互染。

(4)有的儿童会以身体难受(心因性)的方式唤起父母或照顾者的关注。

援助:因为孩子并没有器质性的疾病,此时家长应予以关注陪伴,表达对孩子行为的理解和接纳,体认孩子的感受与需要,比如说“我知道你很需要我”,通过抚慰和谈话化解恐惧焦虑,弱化孩子躯体症状的描述。

(5)孩子麻木发呆,回避与地震相关的信息,不愿意讨论或回想与地震有关的事。

援助:此时家长或援助者不要急于与孩子对话,孩子需要家长或陪护者适时的陪伴在孩子身边。适时引导孩子疏泄情绪,通过言语描述孩子的情绪状态、动作与感受,传递你对孩子的关注。避免说空话,比如:你不要这样,看看别人;你要坚强;你要像个男子汉。

(6)恐惧情绪的渲染及过度恐慌导致的退缩回避。

援助:父母或援助者关注孩子的情绪予以抚慰,避免让孩子再次受到与地震灾难死亡相关的画面。在被动式的接受这些信息时,会让孩子感到无法控制,根据国外研究调查显示大众传媒的灾难影像,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压力。尽可能不要让孩子看这样的节目,当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时,渐进的谈及地震,逐渐引导孩子面对恐惧。

(7)必要时接受心理治疗:对情绪认知表现特别儿童,家长应予以积极关注,如果孩子持续一个月出现:睡眠困难、对该事件有梦魇、持久的心情沮丧、对突然的噪声或声音感到惊吓、回避与人交往、情绪容易激惹、暴躁与压抑交替出现、自我责备或罪恶感、出现自伤身体的状况,身体持久紧张、记忆力受损(遗失记忆)、注意力集中困难、拒绝接受现实、感到失控和不安。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工作者评测治疗。

132.灾后老年人有哪些心理特点?

由于老年人特殊的心理特点,他们对突发灾难也会有其特殊的心理反应。主要有以下特点。

(1)容易产生联想,引起对以往生活事件的回顾、回忆,尤其是对以往自己坎坷生活经历的回忆,产生不安全感。

(2)老年人因为年龄特点,知道自己未来的日子很有限,这次灾难可能会使一些老年人觉得生命如此脆弱、不确定,不安全感也会因此增加。

(3)原来就丧偶、独居的老年人,会因缺少亲人的陪伴感到格外抑郁、焦虑。

(4)原本就有老年期综合征的老年人,如躯体有严重疾病、老年痴呆、精神上有问题的老年人,无论是灾民还是老年人,都可能会因突发灾难事件的刺激,引发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严重的可能出现自杀。

(5)在灾难中突然丧亲的老年人,由于配偶的丧失或子女、孙辈人的丧失,“白发人送黑发人”,可能出现严重的抑郁,而严重的抑郁极易导致自杀,这一点尤其要引起人们的关注。

(6)有的老年人会出现性格改变,如原本爱说话的变得沉默寡言,原本不爱说话的变得滔滔不绝;有的老年人变得非常暴躁,甚至让人感到不可理喻,其实这是心理应激表现的一种对外指向,周围的陪护人员要多理解他们,切不可粗暴对待或指责他们;有些经历灾难的老年人会出现自责、自罪、自残,如有的老人觉得是自己曾经犯下什么错才导致家人受伤或遇难,有的老人想用自我惩罚或放弃自我生命的方式祈求所谓“上天”让自己的亲人有生还机会,这些都是老人应激心理障碍的表现。

(7)有些老年人会因此出现退行,如不与外界接触、交往;还有的出现疑病倾向,如总怀疑自己有病,总感到身体不舒服;还有的人会产生物质依赖,如老年人多易失眠、早醒,灾后这种症状严重,因此增加服药量,或过多吸烟、喝酒来排解心情。

(8)有的老年人原来就有隐蔽的心理或健康问题,如老年性抑郁、强烈的孤独感、不安全感、自闭、躯体疾病等,因为灾难事件后而出现明显表现,如人生观、价值观突然改变,或突然大发脾气,或突然身体不适,精神异常等,但家人可能会觉得都是因为灾难事件引发的暂时表现,极易把老年人早已存在的躯体或精神问题与灾难应激表现相混淆,这一点也应引起高度关注,及早发现老人存在的问题,及早让老人得到医治和调整。

(9)还有的老年人会变得对钱、对物质过分重视,很吝啬,其实,这是安全感丧失的表现。

133.灾后如何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援助?

(1)增强家庭支持系统。中国人的传统生活喜欢群居,家人要多跟老人聊天,陪伴的人要注意聊天内容,可以跟老年人聊一聊灾后,现在饮用水有供应、通讯接通、国家给补助等正面的与灾难有关的信息,逐渐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多问候、安慰老人,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如老人睡觉时给他掖掖被子,多拥抱老人,这些小动作都会增强他们的安全感。

(2)增强社会支持系统。志愿者多陪老人参加一些户外活动,陪伴、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老年活动中心举办的活动。

(3)灾后注意把握对老人照顾的度。要鼓励老人适当自理,子女或陪伴者过分的关爱、照顾会使一些老人产生自己无用、无价值感,适当自理会让其感到自己可以掌控生活,可以做决定,自己是有能力、有用的人;还有的老人会因过分照顾产生依赖性,渐渐丧失了正常的生活功能,智力也因此下降过快,这样的老人更易出意外,如烫伤、车祸、肢体损伤等。

(4)老伴的陪伴很重要。老伴就是老来相依为伴,这种感情是他人无法替代的,老伴之间要摒弃前嫌,相互支持、鼓励、关心、爱护,有利于抚平心理创伤。

(5)多给予经济方面的支持。灾后,一些老年人会感到财产等一夜之间都丧失了,因此,没有安全感,家人要适当给老人经济支持,如给其买东西,给一定的金钱,会增强其安全感。

(6)对老年人原有的兴趣爱好、精神寄托,不要过分干涉。老年人精神有所寄托会转移、冲淡不良记忆和情绪。

134.灾后救援人员有哪些心身困扰?

地震和其他灾难的救援者,常常会出现由于对生还者及其创伤的同情和共情,而使自己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心理崩溃。

出现心理崩溃感的征兆和表现如下。

(1)身体反应:易疲劳,体能下降;由于身心极度疲劳,休息和睡眠的不足,易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例如晕眩、呼吸困难、胃痛、紧张、无法放松等。

(2)心理反应:与他人交流不畅;情感迟钝;失去对公平、善恶的信念,愤世嫉俗;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与困惑;因心力交瘁、筋疲力尽而觉得生气,例如对周围的人、政府官员、媒体感到愤怒;感到不够安全;睡眠出现问题,噩梦;集中注意和决策困难;缺乏自制力、愤怒、缺乏耐心,与他人关系紧张;失去信任感。

(3)职业困扰: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绝望;感到软弱、内疚和羞耻;感到自己的问题与受灾者相比微不足道;觉得自己本可以做得更好、做得更多而产生罪恶感,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尽力;对于自己也需要接受帮助觉得尴尬、难堪;过分的为受害者悲伤、忧郁。

135.灾后救援人员为何会出现心理应激?

严重地震,不仅仅是受灾群众遭受到应激,现场救护人员,包括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120”救护人员、其他救护人员,以及指挥救援的人员、收索救援小组、处理尸体的人员等,也均遭受到心理应激。救援人员出现应激的可能原因有以下这些。

高强度的救援工作和巨大的压力可能会使救援人员休息、睡眠时间严重缺乏,不能定时定量的吃饭、饮水,这些使得身体和心理的抵抗力明显削弱;救援人员一直和受灾者或幸存者在一起而自身缺乏获得他人支持、指导的机会;地震灾区的环境以及受灾群众灾后的不安全感也让救援人员的安全感下降;有些救援者过去经受过天灾人祸或失去亲人等重大刺激,在现场救援过程中的耳闻目睹唤起了过去的创伤性的记忆和情感;有些救援人员对自己有过高的要求,不能允许自己休息,在极为疲惫的情况下还坚持救灾活动,有些人不愿意谈工作、生活中遭遇到的困难和自己的不良情绪,否则认为自己不好、不顾全大局而感到羞愧;有些人对自己有过高的期望,认为自己应该有能力救助每一个人,否则就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感到内疚、自责等。

136.灾后为何关注救援人员心理变化?

特殊的工作性质使救援人员时时目睹灾后的惨景,面对痛苦的人群,还要超负荷工作,容易出现不良心理反应。在四川省北川县救援现场,多次发生救援的武警战士、医护人员因为目睹伤亡惨状和个别时候救助困难而情绪剧烈波动。这时也应适当运用一些自我干预和相互干预的技巧,这对于避免不良情绪的发生有着积极作用。

137.灾后救援人员会出现哪些心理应激反应?

对灾后救援和善后服务人员的心理帮助,也是灾后社会心理干预的重要内容。因为救援人员目睹灾后的惨景,面对痛苦的人群,还要超负荷工作,救援者会出现许多不良心理反应,影响情绪和工作效率。如救援人员做噩梦,尸体维护人员产生恐惧症,心理救护人员出现强迫症等。因此,许多国家都会对救援人员进行预防性训练,帮助他们事先了解可能出现的应激反应,帮助他们学习遇到应激事件时的应付策略和处理问题的技巧,促进对自身情绪状态的觉察,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

138.灾后如何发现救援人员出现了心理应激反应?

个人的自我检查,主要是看看在灾难过后出现了哪些反应,心理方面包括反反复复回想这件事情;有时候做噩梦,梦到地震;有时候稍微有点感觉,就觉得地震要来了,惊慌失措地躲避;还有回避,不愿意谈这个事情;还有麻木,对别的事情都不感兴趣,爱发脾气,看谁都不顺眼;虽然极力回避,但是灾难情景还是以忏悔、噩梦、错觉等形式反复出现。躯体方面最简单的表现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便秘,女性月经失调,男性出现性功能障碍等。这些反应持续存在的话,就应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评估与干预。

139.灾后对救援人员的应激反应怎样应对?

具体方法如下:

(1)当灾难巨大,救援条件恶劣时,需要一段时间的艰苦工作,因此,在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的前提下要及时适度的轮流短时休息,保证有清醒的头脑和较为充沛的体力十分重要。

(2)苦中作乐,忙里偷闲,找到自己的适合方法娱乐,安排好充分的休息来调配自己。

(3)定时定量的饮食,不管是不是有胃口;多饮水。

(4)注意休息,不要总和受灾者在一起,每天必须有和救援者单独在一起的时间。

(5)救援人员要互相鼓励,互相支持,适时地将救援中的感觉和救灾的经验与同事一起讨论和分享,如果可能,每天找些时间和救援人员在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与你的同伴相互鼓励、打气,绝不要相互指责。

(6)与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一方面释放自己的压力和情绪,另一方面从他们那里获得心理支持和情感的补充。

(7)学会自我保护,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如果可能尽量不去其他灾难的现场。

(8)找到表达自己的方法;考虑如何更好地谈出自己遇到的情况、自己做的工作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9)允许自己有一些负面的情绪,如不满、愤怒、悲伤、失望等,并将这些负面情绪表达和发泄出来。

(10)救援人员在面对大量人员伤亡之后,直接感受到的是生命的脆弱,最好能有专业人员给予心理支持,使他们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泄,缓解心理压力,会使救灾工作更加有效,也避免发生一些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通过各种途径与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取得联系。

总之,要确保获得休息、饮食、支持和表达,才能有效地应对好,更好地帮助地震灾区的受害者。

140.什么是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

当一个人出现心理危机时,当事人可能及时察觉,也有可能“未知未觉”。一个自以为遵守某种习惯了的行为模式的人,也有可能潜藏着心理危机。染有严重不良瘾癖的人,常常潜伏心理危机。当去戒除瘾癖时,心理危机便会暴露无遗。

心理危机的表现形式很多,现举下例加以说明。

(1)精神被物质所奴役:无论是物质生活疲乏还是富有,只要能使当事人心里感到空虚,精神受到折磨,这就是精神被物质所奴役了。家无隔顿粮的贫民,自然是愉快不起来的。他们看着甚至只是想象阔人们、“大款们”在丰盛的餐桌前大吃大喝,心中自然十分难熬,更有甚者会因此做出某种铤而走险的行为。与此相反,生活富裕而精神生活贫困、道德低劣的人,其内心同样十分空虚,同样可能存在着心理危机。

(2)爱动物胜过一切:豢养动物多出于喜爱的动机,但也有可能是精神空虚。此类爱动物者,以动物为生活的中心内容,一切活动围绕动物而进行,为此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我国目前的宠物热多为炫耀摆阔心理所驱使。

(3)出国所致精神问题:公干、旅游、探亲等短期出国者较少发生心理危机,留学、移民等长期居留国外者较易出现心理问题。国与国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和社会心理冲突多发生在少数人群身上,如旅游者、移民,但旅游者往往走马观花乘兴而归,而探亲者因有亲人接应,不会因言语不通而产生孤独感,公干者多结伴而行并自带翻译。长期居留国外者的心理状态大多经历三个时期:第一是兴奋期,觉得终于实现了夙愿;第二是失望期,失望的原因一般是语言交流障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衣食住行上的差异;第三是思乡期,往往因为以往的技艺用不上,劲使不出,觉得怀才不遇。这三个时期一般需要三年,到第四年,适应能力提高,大多能走出心理危机期,安居乐业了。

(4)药物依赖:有病自然要吃药,可现在有很多人无病也要吃药,听信广告乱吃补药,思想不愉快,就吃抗抑郁药,睡不着就吃安眠药,还有吸毒、酗酒……。药物依赖者的特征是迷信药物,其依据与肚子饿了要吃饭一样,生了病或觉得自己生了病,也总要拿点什么东西往嘴里送。药物依赖是药物滥用的结果,因此是心理危机的一种表现,虽然认识到这一点的人还不多。从精神医学角度来说,吸烟和酗酒都是心理问题的表现,精神分析学说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