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理养生与健康
10510400000019

第19章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通常是指能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或发展着的客观现实以及自我内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功能。心理健康的核心是造就和培养人们健全的心理、完善的人格,以保障人们的心身健康,讲究心理健康,使人们成为文明社会中的高素质成员。心理健康是成功执行认知功能的一种状态,导致行为的产生,实现与其他人交往的人际关系和适应变化,以及与逆境抗争能力。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家庭和人与人的相互关系是不可或缺的,并有助于社区或社会。从儿童的早期直到死亡,心理健康是思维、交流、学习、情感的培育、豁达和自尊的出发点。这些都是个体向社区或社会做出成功贡献的因素。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目前尚无一个统一标准,对于不同的人,心理健康表现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所反映出的心理健康特点亦可不同。以下是不同的机构对心理健康提出的标准。

(一)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目前大家较为认同的是世界精神卫生组织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①首先须具备身体健康、智力正常、情绪稳定;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和谐;③对待工作和职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④生活有幸福感。

有些心理学家总结了马克思、高尔基、爱因斯坦、华罗庚等具有极高成就者的心理品质,认为心理健康应具有以下特征:有创见、重实际、建知交、崇新颖、择善固执、爱惜生命、坦诚、宽容、言语幽默、悦己信人。

(二)医学观点的心理健康标准

人类的健康乃是指个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且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均能适度和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是现代社会对人类健康状态所划界的定义,也是世界卫生组织,为人类健康所制定的标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首先他的身体各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应无病变,其功能要在正常范围内。其次,除他(她)的心理各方面,如意识与情感、认知与行为、智力与生理功能等方面应均无异常外,还能保持良好的自身协调功能,使他(她)的社会功能或生活适应能力,保持在完好状态。

(三)心理学观点的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学家马斯洛和麦特曼等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下。

(1)应具有充分的适应能力。

(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度的评估。

(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性与和谐。

(6)具有能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对情绪能适当发泄和控制。

(9)能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对个性做有限度的发挥。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要求做合理恰当的满足。

(四)我国学者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健康标准,应该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尤其要符合现代人的心理品质。我国有学者对心理健康提出以下几条标准。

(1)对现实具有有效的知觉,智力正常,含超常者。

(2)心理及行为特点与年龄基本符合。

(3)情绪稳定,既能悦纳本身,也能悦纳他人。

(4)在任何环境中能保持独立,欣赏宁静。

(5)注意伦理道德。

(6)对待平常的事物和工作,能经常保持兴趣。

(7)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能与少数人建立深厚的感情。

(8)具有民主态度、创造性观念和幽默感。

(9)能经受得起欢乐与挫折的考验。

二、几种常见的心理健康模式

(一)“成熟者”模式

(1)能主动、直接地将自己推延到自身以外的兴趣和活动中。

(2)具有对别人表示同情、亲密或爱的能力。

(3)能够接纳自己的一切,好坏优劣都如此。

(4)能够准确、客观地知觉现实和接受现实。

(5)能够形成各种技能和能力,专注和高水平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6)自我形象现实、客观,知道自己的现状和特点。

(7)能着眼未来,行为的动力来自长期的目标和计划。

(二)“自我实现者”模式

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其学说旨在研究和挖掘人类心理的最大潜力)把那些在自身遗传限度内能发挥最大力量的人,称为“自我实现者”(即真正的心理健康的人)。他认为这类人在人类中较少(是楷模),其特点有如下。

(1)对现实的、更有效的洞察力和更适宜的关系。

(2)对于自我、他人以及人性的客观现实的高度接受。

(3)思想、感情以及行为具有更大的自发性。

(4)以问题为中心。

(5)高度的自主性。

(6)离群独处的需要。

(7)欣赏的时时更新。

(8)更多的神秘体验。

(9)宽厚的社会感情。

(10)深挚而精粹的私人关系。

(11)民主的性格。

(12)强烈的道德感。

(13)寓于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

(14)更富有创造性。

(三)“创发者”模式

弗洛姆认为,社会环境与心理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变革的社会可以造成大量心理健康的人(其可充分发挥自己一切智慧、潜能和力量)。他称此种人为“创发者”(或“创发性”)。主要有以下特征。

1.创发性的爱情相爱的双方能保持独自的个性。在爱情之中不可为追求“和谐”而泯灭个性,而应使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然而要达到这种爱是很困难的,因为它要涉及关怀、负责、尊重和理解四个方面的难题。

2.创发性的思维对思维对象有强烈的兴趣,并能以客观、尊重与关心的方式来考察思维对象。

3.幸福它是一种生机盎然、充满活力、身体健康和个人各种潜能得到实现的状况,而不只是一种愉快体验。

4.良心这是一种严格的道德准则的体现。支配心理健康者的良心是自我的心声(出自内心的),而不是外在的力量(迫于压力的)。

(四)“常人”模式

上述三种模式主要基于极端心理健康的人而言,也是一般人应奋进的目标。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多数人(所谓正常人或称为常人)来讲,需要有一个行为标准。马斯洛(在与米特曼合著的《变态理学原理》中)提出以下标准。

(1)具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个人的成就有“有价值”感。

(2)适度的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自发性与感应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4)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遇到的挫折而受到打击,无过度幻想。

(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特别不应对个人在性方面的需要与满足产生恐惧或歉疚。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与目的,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计;对个人违背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的欲望不作过分的否认或压抑。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可因社会标准的不同而异,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个人所从事的多为实际的、可能完成的工作,以及个人生活目的中宜含有利己与利人的两种成分。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改变自己。

(10)在团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重视团体的需要,接受团体的传统,并能控制为团体所不容的个人欲望或动机。

(11)在不违背团体意愿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有个人独立的意见,并有判断是非与善恶的能力,对人不作过分的阿谀,也不过分追求社会对自己的赞许。

三、心理健康的评估

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有联系的。

心理健康层次是根据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其标准如下。

1.适应能力人赖以生存的客观现实(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对这种变化,既要有被动适应,更要有主动适应,只有保持良好的适应,心理才能健康。一般来讲,适应越快,越主动,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适应越慢,越被动,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当然,适应能力很差,以致无法适应变化了的内外环境,则会导致心理异常。

2.耐受能力是指对精神刺激的承受能力。精神刺激有时很强,有时较弱,有时短暂,有时持续。一般来讲,能在强烈的或虽不强烈但持续出现的精神刺激面前泰然处之,理智对待,心理健康水平就高。反之,在较弱的或短暂的精神刺激面前就无法忍受,以致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则心理健康水平就低。如果在精神刺激下精神委靡甚至人格改变,则会导致耐受能力异常。

3.控制能力人的各种心理活动是受意识控制和调节的,即受大脑皮层制约的。这种控制能力越强,情绪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就越恰如其分,思维的方向和过程就越适当和顺利,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如果控制能力较差,则意味着大脑皮层功能下降,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

4.注意能力是度量意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注意力越集中,意识清晰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注意力越不集中,越难以专注于某项工作,不能专心地进行思考,则意识清晰度就越差,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当然,注意力病态性地增强,也是心理异常的表现。

5.社交能力是心理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社交能力越强,越容易在情感上、态度上与人沟通,越容易接纳别人并被别人所接纳,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当然,前提是交往适度,如果无目的无选择地随便交往,且有止不住的兴奋感就会演变成心理异常。相反,社交能力较差,既不乐于交往,也不善于交往,喜欢离群索居,或者与人交往时时时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很难接纳别人也不易被人所接纳,则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如果与人交往极其被动且总是显得十分冷漠,与人格格不入,就属于心理异常。

6.康复能力是指遭受精神刺激后导致心理创伤的复原能力。在人的一生中,各种程度不一的心理创伤在所难免,但康复能力则有强弱之分。康复能力越强,心理创伤的复原时间就越短,复原的程度就越高,甚至完全不留创伤痕迹,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康复能力越弱,心理创伤的复原时间就越长,复原的程度就越低,甚至始终耿耿于怀,影响正常的心理活动,则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如果心理创伤始终难以复原,或暂时复原、时有反复,则心理就有可能出现异常。

7.积极道德情感是超越本能或物质需要的最高层次的情感。其中,在利他活动中体验到的道德愉快,是指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指标,这种情感可以减轻和消除任何心理上的痛苦。而道德痛苦比任何心理上的痛苦都要强烈和深刻,能陷于难以自拔的困境。因此,积极道德情感越强烈,尤其是道德愉快越明显,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而消极道德感越严重,尤其是道德痛苦越显著,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但只有积极道德情感超过消极道德情感,心理才算健康,如果消极道德情感超过积极道德情感,则心理就属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