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理养生与健康
10510400000013

第13章 人格

一、人格的概念

人格(Personality)是人在其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个体心理特点之总和,也称个性。换言之,人格是每一个体所独有的,且可与他人相区别的多方面的心理特征(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等)。它包含着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以及兴趣、爱好等。

人格的定义很多,每一派都提出了各自的个性理论。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说“人格乃是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身心体系”;艾森克说“人格乃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卡特尔说“人格乃是可以用来预测个人在一定情况下所作行为反应的特质”。我国心理学者一般认为,个性是指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种意义上说,个性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人若脱离了社会,不与人们交往,就谈不到个性。初生婴儿只能算是个体,还没有个性,个性乃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人际关系的结晶。所以,人的个性乃是具有不同素质基础的人,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意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是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心理学只是从意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去研究它。

二、人格(个性)的特点

良好的个性、健康的精神面貌,应当具备以下突出特点。

(一)个体的倾向性

个体在形成个性的过程中,时时处处都表现出每个个体对外界事物的特有的动机,愿望、定势和亲合力,从而发展为各自的态度体系和内心环境,形成了个人对人、对事、对自己的独特的行为方式和个性倾向。个性倾向实际上就是对事物的选择性反应,具有个性积极性的导航作用。它制约着每个人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显示出对社会、对集体、对同志、对艰苦工作、对物质享受、对伦理道德等事物的倾向性反应,驱使着人们朝着哪个方向去思考、去行动。

(二)个性的复杂性

个性是由多种心理现象构成的,这些心理现象有些是显而易见的,别人看得清楚,自己也觉察得很明显,如热情、健谈、直爽、脾气急躁等,有些非但别人看不清楚,就连自己也感到模糊。有的心理学家把前者称为外显特征,后者称为内隐特征。由于内隐特征和外显特征的微妙结合,人的个性内容就非常丰富了。而且,这些内容又在动态中不断发展变化,就更使人感到个性极端复杂。

(三)个性的独特性

每个人的个性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先天素质有差异,所处环境不尽相同,还有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不一样,所以人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过程虽然具有共同性,但具体到一个人身上就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了。

(四)个性的稳定性

人的个性是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某种个性,包括它的组成部分,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个性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果一个人的个性不稳定,今天是张三的个性,明天变成了李四的个性,那我们就没法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也无法评价一个人,更无法预测一个人的行为了。不过个性的稳定性也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所以,更严密地说个性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但稳定性是主要的。双重人格或三重人格,就是个性失去了稳定性,致使个人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的个性。

(五)个性的完整性

如前所说,个性是个完整的统一体。一个人的各种个性倾向、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都是在其标准比较一致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决不是偶然性的随机凑合。一个道德情操高尚的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表现得令人可敬;一个热情、直爽、爱说爱笑的人在什么场合都比较活跃。一个人的个性是完整的,每个人也都要维护自己个性的完整性。不可看人行事,不可见机行事,不可当面一样背后一样。如果一个人自我不能调整个性的完整性,就是人格失常,如人格解体就是一个人失去了个性的完整性。

(六)个性的积极性

个性是个动力倾向系统的结构,不是被客观环境任意摆布的消极个体。个性具有积极性、能动性,并统帅全部心理活动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个性积极性的核心是自我控制系统,它在人的整个活动中一直起着自我调节、自我维持、自我完善的作用,因而才使人的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方向;并付出努力,积极完成。这个自我控制系统是由自我主宰的,是自我意识的巨大作用。

三、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又称精神病态,或病态人格,是在无认知过程障碍或智力障碍的情况下,个体的行为偏离正常人的一类心理障碍的总称。人格障碍通常始于童年或青少年时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或终身。人格障碍是具有持久性的适应不良行为模式,人格在发展和结构上的明显偏离正常,这种人格异常,主要表现出一种情感和意志活动的障碍。

(一)人格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1.分类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Ⅲ,1980),将病态人格分为三大类。

(1)第一群以行为怪癖、奇异为特点,包括偏执型、分裂型等人格障碍。

(2)第二群以情感强烈、不稳定为特点,包括癔症型、自恋型、反社会型、攻击型等人格障碍。

(3)第三群以紧张、退缩为特点,包括回避型、依赖型等人格障碍。

2.诊断标准人格障碍的诊断存在一定难度,因为人格正常与异常的区分是相对的,有时找不到明确的分界线。尽管如此,也要提出一些标准,以便于在诊断中有所遵循。

(1)患者有特殊的行为模式,其在情感、警觉性、感知和思维方式具有明显与众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2)患者的特殊行为模式是长期的、持续的,不限于精神疾病的发作期。

(3)患者的特殊行为模式具有普遍性,它使患者社交适应不良,社交或职业功能明显受损,或患者主观上感到痛苦。

(4)患者的特殊行为模式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或终身。

(5)排除躯体疾病、精神疾病或精神刺激等诱发因素。

(二)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与形成原因

1.基本特征

(1)始于儿童、青少年期:人格是从小逐渐形成的,人格障碍的特征往往从儿童期就有发端,到青春期开始显露。因为年龄愈小,人格的可塑性就愈大,因而在青春期以前不能轻易诊断人格障碍。

(2)有紊乱不定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这是各类型人格障碍最主要的行为特征。不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行为变异,都会给他人造成困难,甚至带来祸害。

(3)常把自己所遇到的任何困难都归咎于命运或别人的错误:因而不会感到自己有错误需要改正,而常把社会或外界的一切看做是荒谬的、不应该如此。

(4)认为自己对别人无任何责任:对不道德行为没有罪恶感、伤害别人而不觉后悔,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都能做出自以为是的辩护。他们总把自己的想法放在首位,不管他人的心情和状态。

(5)总是走到哪里就把自己的猜疑、仇视和固有的看法带到哪里:他们的嫉妒心很强,思维意识狭隘,任何新环境的气氛都要受其行为特点的影响。

(6)其行为后果有害:其行为后果常常伤及和致痛别人,扰邻而自己却泰然自若。

(7)否认自己的人格障碍:患者对自己的怪癖和不良行为没有正确认识,通常由他人予以揭知。

人格障碍的行为问题程度各有不同。轻者完全过着正常生活,只有与他紧密接近的人(亲属或同事)才会领教他的怪癖,觉得他无事生非,难于相处;严重者事事都违抗社会习俗且积极表现于外,很难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

2.形成原因由于对人格的正常变异原因所知甚少,所以,对形成人格障碍的原因尚不清楚。有关人格障碍形成因素的研究很少,这可能是因为这类研究特别困难的缘故。与人格障碍形成有关的事件发生于童年早期,而人格障碍为人注意时已是成年,其间的关系很难辨明。不过,人们通常认为,和其他心理障碍往往有复合的原因一样,形成人格障碍的因素也不会是单一的。人格障碍可能是由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诸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1)生物学因素:有一些证据表明,正常人格部分是遗传的,但对人格障碍还没有取得满意的遗传证据。Shields(1992)对人格的正常变异进行研究,调查44对单卵双生子,其中有些出生后就分开生活。人格测验结果显示,分开长大的双生子评分与那些生活在一起的相似,提示遗传有重要影响。Mayer Gross等曾提出人格障碍可能由于极端的遗传变异,但迄今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这一假说。

人们假设正常人与人格障碍者存在脑电及生化的差异。在某种类型人格障碍的人中,脑电图也确实显示较大量的、皮层活动的突然爆发。人们设想它能激发失去控制能力、冲动和不负责任的行为。但是,有时正常人脑电图也有这种波形,而有些变态人格者的脑电图又无这种异常。

人们又设想某些人格障碍可能与内分泌激素有关。如认为睾酮可能与攻击型人格有关。有人用放射免疫法发现,长期被监禁的进攻型男性与不使用暴力的罪犯相比,其血浆中激素浓度显著增高。但和脑电图研究一样,内分泌激素的证据也不能十分肯定。

此外,还有人根据染色体畸变47XYY的人常表现攻击行为,把攻击型人格归之于多了一条Y染色体。但这种XYY核型的人很少见。也有人根据边缘系统对人的情绪行为有重要影响的事实,推测人格障碍者边缘系统有功能失调或发育不健全,但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2)心理因素:除了人的生理素质的差异外,据说儿童早期的经验对情绪和社交能力有深远的影响。在人格发育过程中,儿童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有人说,儿童早期母爱被剥夺可形成缺乏感情的性格。所谓早期母爱被剥夺,指幼儿在三岁以内缺乏与母亲(或起母亲作用的一个人)接触的机会,或在三岁内有一段时间(至少三个月以上)完全被隔离,或在幼儿期频繁地更换乳母。H。Harlow曾用幼年恒河猴做过类似的剥夺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部分隔离还是完全隔离的幼猴,在社交能力、情绪方面均有显著改变。禁闭6个月以上的幼猴表现出严重的情绪不安、害怕、退却、摇晃、蜷缩的行为,很少交游和探究。在人类,孤儿院内对早期剥夺的观察,也有类似的情形。这些儿童往往对社会很冷淡,有些人直至青少年时期仍然表现爱挑衅、易冲动和反社会行为。动作显得过分活跃,或显得过分被动。儿童人格的发展与父母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父母过于严厉,儿童往往形成焦虑、胆怯的性格;而过于溺爱,往往使儿童形成被动依赖的脆弱性格。目前,很多父母、祖父母与外祖父母不注意对儿童的合理教育,一味溺爱,致使儿童的人格发展走上了不健全的方向。

行为学者认为人格障碍是学习原理支配,受环境影响而获得的适应不良性行为的模式。一位作者认为,人格障碍是社会学习的结果。Scott(1960)虽然根据常识而不是实验证据提出一个假说,但为临床医师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框架。他认为反社会行为发展有下列四种方式:①学习过程本身是正常的,但出生于一个反社会性人格的家庭中,在其后发育过程中获得了与一般社会标准不符的行为模式。②有获得学习适宜行为的机会,在其家庭中行为没有确定、始终如一的原则。③习得性反社会行为与克服某种情绪问题的需要有关。如一个青年男子为了掩盖自己认为不如女人的自卑心理而采取了攻击行为。④学习过程本身不正常,不能学到正常的行为模式。

(3)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障碍的形成可能有重要影响,恶劣的社会环境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造成人格障碍的温床。美国的犯罪率在所有先进工业国家中居首位。人格障碍的病人也多,显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病如家庭破裂、偷盗、抢劫、卖淫和流氓活动、酗酒、吸毒以及不正常的娱乐媒介有关。社会下层的人遭受失业、受歧视、居住拥挤、得到教育机会少,对儿童的心理发育有不良影响,出现许多青少年吸毒、酗酒、道德败坏,还有乱伦、儿童怀孕等畸形的社会现象。因此,在这些国家,人格障碍的多见不是偶然的。

(三)人格障碍的类型

1.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又称妄想型人格。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者,常表现出有缺乏事实根据的无端猜疑,并对此深信不疑。此类人格障碍多半病程长,且难以彻底矫治。一般始于成年早期,男性多于女性;童年期就可表现出孤独、缺少同伴、过分敏感、言词怪僻而刻薄等,令人感觉“古怪”。他们敏感多疑、心胸狭隘,对轻视、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易激怒、好嫉妒,好打抱不平;固执自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常把自己的过失、挫折归咎于他人或推诿于客观;过于警觉,拒绝信任别人,与同事或上级很难相处,而且由于固执听不进一般人的规劝。

2.分裂样人格障碍是一种具有精神分裂样表现的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和医学心理咨询门诊中比较常见的人格障碍。《中国精神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方案》(CCMD-2-R)对分裂样人格障碍的特征表述如下:有奇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等。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惯或目的不明确。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当、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一过性的错觉、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一级亲属外无亲密友人。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的人,可诊断为分裂样人格障碍。

3.癔症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寻求他人注意,具有某些癔症样表现的人格障碍。其产生的原因一般与早期家庭教育有关。父母溺爱孩子,使孩子受到过分的保护,造成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不符,心理发展严重滞后,停留在少儿期的某个水平,因而表现出癔症型人格特征。另外,患者的心理常有暗示性和依赖性,也可能是此型人格产生的一个原因。表现为情感体验较肤浅,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常感情用事,按自己的喜好判断事物好坏;爱表现自己,行为夸张做作,犹如演戏,经常需要别人注意,为此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过分;常渴望表扬和同情,经不起批评,爱撒娇、任性、急躁、胸襟较狭隘;自我为中心,主观性强,强求别人符合其需要或意愿,不如意时强烈不满,甚至立即使对方难堪;暗示性强,意志较薄弱,容易受他人影响或诱惑;爱幻想,不切合实际,夸大其词,可掺杂幻想情节,缺乏具体真实细节,难以核实或令人相信,喜欢寻求刺激而过分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4.强迫型人格障碍最主要特征就是要求严格和完美,易把冲突理智化,具有强烈的自制心理和自控行为。常表现为对任何事物都要求过严、过高、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不容改变,否则感到焦虑不安,并影响其工作效率;拘泥细节,甚至对生活小节也要程序化,有的人好洁成癖,若不按照要求做就感到不安,甚至重做;常有不安全感,往往穷思竭虑或反复考虑,对计划实施反复检查、核对,唯恐有疏忽或差错;主观、固执、比较专制,要求别人也要按照他的方式办事,否则即感到不愉快,往往对他人做事不放心;遇到需要解决问题时常犹豫不决,推迟或避免做出决定;常过分节俭,甚至吝啬;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与道德规范,责任感过强,过分投入工作,业余爱好较少,缺少社交友谊往来。工作后常缺乏愉快和满足的内心体验,相反常用悔恨和内疚。

5.依赖型人格障碍又称无力型人格障碍或被动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过分顺从别人的意志,严重缺乏独立性的人格障碍。特征是依赖性强,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怕被人遗弃,常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

6.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偏离社会化,内心体验外在行为违背社会常情和社会规范,不能正常地进行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人格障碍。他们从小就表现出很多的品行问题,如说谎、逃学、过早地吸烟与酗酒,以及外宿不归、谈恋爱、欺侮弱小、斗殴赌博、搞破坏等无视家教校规和社会道德规范。成人后表现为缺乏爱和责任心,缺乏善恶是非观念,极端自私和自我为中心,经常恶作剧。通常碰到的“头难剃”就是这类人。

7.攻击型人格障碍又称为暴发型或冲动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是青少年时期和中青年时期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患者情绪高度不稳定,极易产生兴奋和冲动,办事处世鲁莽,缺乏自制自控能力,稍有不顺便大打出手,不计后果。患者心理发育不成熟,判断分析能力差,容易被人调唆怂恿,对他人和社会表现出敌意、攻击和破坏行为。

8.焦虑性人格障碍常见。焦虑性人格障碍特征是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和自卑,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因习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所以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

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隐居者已很难找到一块清静的乐土,于是,他们往往关闭自己的心灵,不与他人作亲密的接触,唯求自安。值得注意的是,渴望一种有意义的孤独与暂时的回避人世并非一种病态,相反,真正具有回避型人格的人并不敢深入到自己心灵的内部去,他们的回避带有强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等特点。

9.自恋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在许多方面与癔症型人格的表现相似,如情感戏剧化,有时还喜欢性挑逗等。二者不同之处在于,癔症型人格的人性格外向、热情,而自恋型人格的人性格内向、冷漠。

自恋型人格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大多表现为自我重视、夸大、缺乏同情心、对别人的评价过分敏感等。他们一听到别人的赞美之辞,就沾沾自喜,反之,则会暴跳如雷。他们对别人的才智十分嫉妒,有一种“我不好,也不让你好”的心理。在和别人相处时,很少能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情感和需要。由于缺乏同情心,所以人际关系很糟,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的心情,加上他们有不切实际的高目标,往往易在各方面遭受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