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内经知要白话解
10507900000010

第10章 风气(一)

“注释”

①风论:《素问》第四十二篇篇名。篇中专论“风”的问题,主要包括风邪及其致病的特点、致病后的病理机变、不同症候与诊断要点等,故名。

②风:指风邪,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之一,属阳而主动,入通于肝,善行而多变,故称“百病之长”。

③善行而数(shuò音朔)变:长于乘虚游走而致病多变。数,多。注按:此为风邪及其致病的特点。风邪属阳而主动,最能乘虚而袭人致病,故曰“善行”;而致病情况变化多端,故曰“数变”。

④洒(xiǎn音显)然:寒冷的样子。

⑤衰:使动用法,使……衰减、减少。明·吴昆注:“寒则胃气凝滞,故衰少饮食。”

⑥(tū音突):谓精神恍惚萎靡而胃寒发冷。恍惚而易忘事,此指因风邪袭伤而“衰饮食”、“消肌肉”之下人精神恍惚、萎靡不振的状态。寒颤,此谓胃寒发冷。注按:这二字历来说法不一。唐·王冰注:“卒(猝)振寒也。”北宋·林亿校:“详‘栗()’,(隋)全元起本作‘失味’,(西晋·皇甫谧)《甲乙(经)》作‘解’。”日本·丹波元简注:“楼(英)云,陀骨切,忽忘也。栗,惧也。熊音,他对切。考字书,并无振寒之义。《甲乙》作‘解’,于文理为要。”诸说俱似不妥。综合文理医理及以上诸说,宜作前注之解。

⑦风气:即风邪。阳明:指足阳明经,系连于胃。

⑧目内眦:内眼角。

⑨“其人肥”三句:原注:“风气入胃,胃脉上行目系。人肥则腠密而邪不得泄,故热中而目黄。”其人,指病人。

⑩“人瘦”三句:明·张介宾注:“人瘦则肌肉疏浅,风寒犯之,阳气易泄,泄则寒中而泣出。”

太阳:指太阳经脉,包括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

俞(shù音树):通“腧”,腧穴。

分肉:肌腠,肌肉。

卫气:见本章第六节注。干:交争。

其道:指卫气通行之道。

愤(chēn音):指肌肉局部骤然肿胀。愤,气愤,这里形容肌腠受邪后应激之快,如人气愤,故可译为“骤然”。肌肉肿起。清·张志聪注:“邪气胀肉(使肌肉肿胀)曰。”

不仁:麻木而失去知觉、不知痛痒。

疠:通“癞”。病名,多称“疠风”,约同于今之所谓麻风。症见下文。

(fǔ音腐):通“腐”,腐烂,腐坏。

其气:指患者的肺气。原注:“气者,肺所治也,不清则金(肺)化不行。”

鼻柱坏:原注:“鼻与皮毛,皆肺主之,故鼻柱坏。”坏,谓(鼻柱)肉烂而塌陷。色败:面色衰败。

客:侵入并滞留在人体某处。脉:指经脉。

厉风:即“疠风”。厉,今传《内经》诸本均作“疠”。此称“厉”,或是李中梓之误。

藏、府:同“脏”、“腑”。

门户:喻腧穴。此指分属于五脏六腑的腧穴。注按:“腧”指脏腑之腧时,今一般仍作“俞”。

编风:风邪所致的半身不遂。日本·丹波元简注:“《神巧万全方》云:《经》(指《内经》)有偏风候,又有半身不遂候,又有风偏枯候。此三者大至同,而古人别之为篇目。盖指风则谓之偏风,指疾则谓之半身不遂,其肌肉偏小者,呼为偏枯。”

风府:穴位名,在脑后项上正中入发际一寸处。

脑风:病名,由风邪侵入脑中所致的脑部拘痛之病。明·吴昆注:“脑风,脑痛也。”

“风入系头”三句:谓风邪侵入内连于脑的目系,就会造成目风之病,症以眼寒为主。系,指目系,为眼内系连于脑的脉络。目风:风邪侵入目系所致的眼病。

中风:“中于风”之省,被风邪侵伤。

漏风:又称酒风,饮酒后被风邪所伤而致的以大汗淋漓为主症的病。唐·王冰注:“热郁腠疏,中风汗出,多如液漏,故曰漏风。”明·张介宾注:“酒性温散,善开玄府(汗孔)。酒后中风则汗漏不止,故曰漏风。《病能论》谓之酒风。”

入房:指行房事,即进行性交。

内风:又称劳风,因房事后身劳汗出、精散腠开而使风邪乘虚从汗孔直入体内所致的病。唐·王冰注:“内耗其精,外开腠理,因风内袭,故曰内风。《经》具名曰劳风。”

沐:指洗头。清·张志聪注:“以水灌首(洗头)曰沐。”

首风:即洗头后被风邪所伤而致的病。《素问·风论篇》:“首风之状(症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刮风日)则病少愈。”

久风:指久留肌腠的风邪。

肠风:指久风入内伤肠所致的病,症以完谷不化的飧泄为主。原注:“风久而传入肠胃,热则为肠风下血,寒则为飧泄泻利。”

泄风:指风邪侵入腠理后毛孔开泄汗出的病。唐·王冰注:“风居腠理则玄府开通,风薄(迫)汗泄,故云泄风。”《素问·风论篇》:“泄风之状,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渍,其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寒。”

“风者”二句:风邪是百病产生的第一位的与最大的因素。是说在致病的不同因素中,风邪常常首先伤人,而且所致的病症也最多。所以,清代医家陈念祖(字修园)在其《医学三字经》中总结说:“人百病,首中风。骤然得,八方通。”原注:“风之始入,自浅而深,至于变化,乃为他病,故为百病之长。”长:这里义为“第一位的与最大的致病因素”。

“无常方”二句:谓(风邪变化之下究竟会导致哪种疾病),没有一定,但风邪变化后所导致的无论哪种疾病,其根由却都是风邪。原注:“言风寒变化,无常方体,而其致之者,则皆因于风耳。”常方:常规,一定的样子。有,通“由”。

“译文”

《素问·风论》中说:风邪及其致病的特点,是长于乘虚游走而致病情况变化多端。比如,腠理开而疏松时,人就会寒颤发冷,这是风邪已入肌肉所致;腠理闭而致密时,人就会发热昏闷,这是风邪初袭肤表所致。风邪如果携寒进而侵入胃腑,就会使人饮食衰减;如果携热进而侵入肌肉,就会使人肌肉瘦削。要是寒热在内交争不已,则会使人精神恍惚萎靡、胃寒发冷而不能进用饮食。

风邪侵袭足阳明经后,就会沿着本经不断发展而深入到胃腑、导致胃病,接着又会沿着本经向上发展而到达内眼角中、导致眼病。其所导致的胃病、眼病,因患者胖瘦有别而大不相同:患者如果体胖,风邪入胃、入目之后就会无法外泄而滞留下来,从而导致内热之病、出现目中发黄等症候;患者如果体瘦,风邪入胃、入目之后则因易于外泄而发冷寒颤,从而导致内寒之病,出现不时流泪等症候。

风邪侵袭太阳经后,就会随着本经的循行而进入肌肤、分行到本经的各个腧穴、散布在肌肉之间,同时与卫气发生交争,使得卫气运行的通道阻滞不利,从而导致肌肉局部骤然肿胀以至成为疮疡;要是进而使得卫气在人体局部发生凝结而不能运行,该处的肌肉就会麻木而失去知觉。

疠风,是由于风邪侵入经脉而大伤营气之后、使得营气郁热、血脉腐坏并使得肺气混浊不清等原因造成的,所以才表现出鼻柱肉坏而塌陷、面色衰败、皮肤生疮溃烂等症候。另外,风寒之邪侵入并留滞血脉而不能祛除时造成的如上症候的病,也称作“疠风”。

风邪侵入五脏六腑的俞穴之后导致的病,也如上理而可总称为“脏腑之风”;分别侵入不同脏腑的俞穴时,则会进而伤及相应的脏腑,导致从风邪的角度而言时称作“偏风”的半身不遂。

风邪侵入风府并且由此上行入脑之后,就会导致“脑风”,主要表现为脑中拘痛;侵入内连于脑的目系之后,就会导致“目风”,主要表现为眼中发冷;如果饮酒之后被风邪所伤,就会造成“漏风”,主要表现为大汗淋漓;行房之后被风邪所伤,就会造成“内风”,主要表现为阴精亏虚;刚刚洗头之后被风邪所伤,就会造成“首风”,主要表现为头面多汗、恶风等;久留肌腠的风邪侵入胃肠,就会造成“肠风”,主要表现为完谷不化的飧泄;风邪如果只是留滞腠理,就会造成“泄风”,主要表现为毛孔开而汗出不止。由此可知,风邪乃是导致百病的第一位的与最大的因素。至于风邪变化之下究竟会导致哪种具体病症,这没有一定的样子。但是,风邪变化之下所导致的无论是哪种疾病,其根由却都是风邪而已。

“理解应用”

本节所论有二:一是风邪及其致病的特点,即所谓“善行而数变”、“百病之长”;二是风邪所致常见病症及其机理。而从其具体论述中,我们还可认识到风邪伤人的另外一些特点,如从体表到体内、循经脉而深入、携同或者偕同他邪等。事实上,这些都是常见的情况。其中,风邪携同或偕同他邪伤人时,又常使病因与病情等复杂难辨,应予以特别注意。

十一、“原文”

《素问·评热病论》曰①:邪之所凑②,其气必虚。

“注释”

①评热病论:《素问》第三十三篇篇名。篇中主要论述了阴阳交、风厥、劳风、肾风四种属于热病的病症的成因、病理与治法、预后等问题,故名。

②凑:聚集,集中。这里是“聚集并侵入”的意思。

“译文”

《素问·评热病论》中说:邪气之所以会聚集并侵入人体某处,必定是由于该处正气虚弱不足。

“理解应用”

本节意在说明:人体正气如果虚弱,就必然招邪致病;旨在强调要慎保人体正气。这是一些原则性的道理,具体化后就复杂了。比如正气虚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程度如何,治疗时是扶正以祛邪还是祛邪以扶正、拟或是扶正与祛邪并用、而并用时何者为主等等,均应具体对待、一一制宜,如此才能将此原则落到实处。

十二、“原文”

《素问·厥论》曰①:阳气衰于下②,则为寒厥③;阴气衰于下④,则为热厥⑤。

前阴者⑥,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此人者质壮⑦,以秋冬夺于所用⑧,下气上争不能复⑨,精气溢下⑩,邪气因从之而上也。气因于中。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存,故手足为之寒也。

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绝,精气绝则不营其四肢也。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搏,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悍,肾气日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

“注释”

①厥论:《素问》第四十五篇篇名。篇中“详论寒厥、热厥之分及手足十二经之各有其厥,故名篇”(明·马莳)。厥,指厥证(厥病),因过用伤精或醉饱伤中等使得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或气血逆乱所致,主要症状有或四肢逆冷、或四肢逆热、或突然昏厥以至暴死等。

②阳:唐·王冰注:“谓足之三阳脉(即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下:王冰注:“谓足也。”

③寒厥:以手足厥冷为特点的病证,由阳虚阴盛所致。隋·杨上善注:“足之阳气虚也,阴气乘之,足冷,名曰寒厥。”

④阴:唐·王冰注:“谓足之三阴脉(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⑤热厥:以手足发热为特点的病证。由多次醉酒或饱食后行房事、使得阴虚阳盛所致。明·张介宾注:“厥之将发,手足皆热者,是为热厥。”

⑥“前阴者”三句:明·张介宾注:“前阴者,阴器也。宗筋者,众筋之所聚也,如足之三阴、阳明、少阳及冲、任、督、筋脉皆聚于此,故曰宗筋。此独言太阴(足太阴脾经)、阳明(足阳明胃经)之合者,重水谷之脏也。盖胃为水谷之海,主润宗筋;又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小腹之下、阴毛上缘两侧的穴位),而阳明为之长,故特言之。”

⑦质壮:体质强壮。

⑧夺于所用:谓因房事太过而致使肾精严重亏耗。原注:“秋冬之令,天气收藏,恃壮而喜内(行房事),则与令违,此夺于所用也。”夺,丧失;亏耗。所用,指房事。

⑨下气上争不能复:谓(房劳太过而亏耗肾精之下,本已虚衰的阳气就会更虚,本即旺盛的阴气就会过盛,以致)下焦的阴寒之气上冲,使得肾阳不能恢复。下气,指下焦阴盛之气。不能复,谓肾阳不能恢复。一说:原注:“精竭于下,必上争而求救于母气(指肺气)。肾所去者太过,肺所生者不及,故不能复也。”一说:明·马莳注:“是在下之肾气,乃因强力而遂与上焦之气相争,不能复其如旧。”

⑩精气溢下:谓精气因房劳而亏虚。

邪气因从之而上:谓邪气就会随上冲的阴盛之气袭伤中焦。

气因于中:谓脏腑经络之气均赖于中焦脾胃所化饮食水谷之气的供养。原注:“上则肺主气,下则肾纳气,上下之气,皆因谷气所化。水谷在胃,土(脾)居中州,故曰气因于中。”一说:谓阴寒之邪逆于中焦而损及阳气。清·高士宗注:“阴寒之邪气因于中而阳气日衰。”注按:依上下文义,此说似不妥。

渗营:“滋养”的意思。

络脉满而经脉虚:清·张志聪注:“《灵枢·经脉篇》:‘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经络。’夫卫气者,水谷之悍气也,酒亦水谷悍热之液,故从卫气先行皮肤,从皮肤而充于络脉。是不从脾气而行于经脉,故络脉满而经脉虚也。”

主:主宰;主要的功用。津液:此指饮食水谷所化生的精微物质。

阴气虚则阳气入:隋·杨上善注:“今酒及食,先满络中则脾脏阴虚,脾脏阴虚则脾经虚,脾经既虚,则阳气乘之。”阳气,此指阳邪。

若:连词,或者。入房:指行房事。

气:指阳邪。

搏:交争。

热盛于中:谓中焦热邪过盛。中,指中焦。

日:今《内经》诸本作“有”,而西晋·皇甫谧《甲乙经》中作“日”,系李中梓据改者。

“译文”

《素问·厥论》中说:足三阳经脉在足部现出虚衰之象时,阴气就会偏盛而发为“寒厥”;足三阴经脉在足部现出虚衰之象时,阳气就会偏盛而发为“热厥”。

人的前阴,是众多筋脉聚集的部位,也是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会合的地方。人体和天地的阴阳盛衰的规律,是春夏时节,阳气旺盛而阴气衰少;秋冬时节,阴气旺盛而阳气衰少。人们之所以会患上寒厥,乃是因为他们自恃体质强壮或不懂这些道理,在秋冬两季阳气已衰的时候任意行房,以致肾精由于房劳太过而被严重亏耗。这样,体内本已虚衰的阳气便会更虚,而本即旺盛的阴气就会过盛,以致下焦的阴寒之气不断上冲,并使肾阳不能恢复正常。精气由于房劳太过而严重亏耗,肾阳又不能恢复正常,邪气就会乘虚侵入并随着上冲的阴寒之气袭伤中焦。脏腑经络之气,全都有赖于中焦脾胃从饮食水谷中所化精气的供养。脾胃阳气被随阴寒之气上冲的邪气袭伤而衰之下,就不再能够从饮食水谷中化生精气以滋养经络了,这就又会使得人体的阳气日益虚损而使得阴气独存过盛,所以手足就会因此出现逆冷而成为寒厥。

饮酒入胃以后,由于酒性悍热,所以径直是随着同性的卫气而首先行于皮肤、再从皮肤而充溢络脉的,而不是通过脾气的运化而行于经脉的。所以,饮酒入胃以后,络脉就会血气充盛而经脉反倒血气空虚。脾脏的功能,主要是替胃运化从饮食水谷中化生的精微物质。如果饮酒过多,酒与水谷之气首先充于络脉之中,脾脏就会由于无所输化而使脾阴虚衰,进而又会使脾经虚衰。这时,阳邪就会乘虚侵入脾经。阳气侵入脾经,就会进而犯胃并使胃气不和;胃气不和,又会使源于饮食水谷的精气无法化生而就此断绝;源于饮食水谷的精气绝而不继,四肢百骸便不能获得营养了。患上热厥的人,必定是由于屡屡醉酒或饱后行房,使得阳邪聚于脾中而不能宣散,同时酒气与饮食水谷之气交争不已,使得中焦又生热邪并不断加重,从而最终导致热邪遍布全身,于是发为热厥。热厥患者由于内热过盛,所以小便全都颜色发赤。酒的特性是热盛而猛烈。人若饮酒过多,肾的精气就必然受到损伤并日益虚衰,从而导致阳气独自过盛的情况,所以手足才会随之发热而成为热厥。

“理解应用”

本节所论,为手足的寒厥与热厥的产生及其机理。一般认为,这乃是辨别寒热厥证的总纲,故应仔细体悟掌握之。李中梓原按说:“厥有寒热,未有不本于酒色,故知慎饮食、远房帏(指房事)者,厥其免夫!”这又应成为诊断与防治寒热厥证的指导。此外还应注意的是,本节意义虽大,但主要仍是就手足的寒热厥证而言的。与广义的凡因气逆导致的其他逆乱病症,还有不尽相同之处。

十三、“原文”

《素问·刺热论》曰①: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额先赤②;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③。

“注释”

①刺热论:《素问》第三十二篇篇名,一般写作“刺热篇”。篇中详细论述了五脏热病的症候、色诊、护理及其预后,阐明了针刺治疗的方法。明·马莳注:“详论五脏热病,而有刺之之法,故名篇。”

②额:今《内经》诸本作“颜”。

③颐:口角外下方、腮的前下方的部位。

“译文”

《素问·刺热论》中说:肝热之病的患者,左颊先见赤色;心热之病的患者,前额先见赤色;脾热之病的患者,鼻部先见赤色;肺热之病的患者,右颊先见赤色;肾热之病的患者,两颐先见赤色。

“理解应用”

本节亦可归入“色诊”一章,与该章诸节参互理解而用。

十四、“原文”

《素问·热论》曰①:帝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②。或愈或死③,其死皆以六七日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

岐伯对曰:巨阳者④,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⑤,故为诸阳主气也⑥。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盛⑦,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⑧,必不免于死。

一日⑨,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⑩;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六府俱受病,营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注释”

①热论:《素问》第三十一篇篇名。篇中专论热病,凡包括热病的成因、主症、传变规律、治疗大法及预后、禁忌等内容,故名。

②伤寒:“伤于寒”之省,指感受外寒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唐·王冰注:“寒者,冬气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善养生者)固密,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最秉杀厉之气,中而即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夏至前变为温病,夏至后变为热病。然其发起者皆为伤寒致之,故曰‘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北宋·林亿注:“按《伤寒论》云: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与王(冰)注异。王注本《素问》为说,《伤寒论》本《阴阳大论》为说,故此不同。”原注:“伤寒者,受冬月寒邪也。冬三月病者,为正伤寒;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热病。不曰至秋变为凉病者,太阳寒水之邪,遇长夏之土而胜也。”

③或:代词,有的人。

④“巨阳者”二句:谓太阳经是所有阳经的统帅。明·张介宾注:“太阳为六经之长,统摄阳分,故诸阳皆其所属。”巨阳,即太阳经,包括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此指足太阳经。参见第六章“经络”。下文“阳明”等均参见“经络”章。

⑤风府:穴位名,在脑后项上入发际一寸正中处。属督脉,为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阳维之会。

⑥主气:主宰之气。秦伯未先生释为“阳气最旺”,是。

⑦“热虽盛”二句:原注:“寒郁于内,皮肤闭而为热,寒散即愈,故曰不死。”

⑧两感于寒:谓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同时被寒邪所伤,如太阴经与阳明经同时受寒、少阳经与厥阴经同时受寒等。原注:“两感者,一日,太阳与少阴同病。在膀胱则头痛,在肾则口干、烦满;二日,阳明与太阴同病。在胃则身热、谵语,在脾则支满、不欲食;三日,少阳与厥阴同病。在少阳则耳聋,在厥阴则囊缩。三日传遍,再三日则死,不待言矣。”

⑨“一日”二句:《内经》原著作“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李中梓撷录时略去“伤寒”二字。二句谓人伤于寒的第一天,为太阳经首先受邪发病。明·张介宾注:“人身经络,三阳为表,三阴为里。三阳之序,则太阳为三阳,阳中之阳;阳明为二阳,居太阳之次;少阳为一阳,居阳明之次:此三阳为表也。三阴之序,则太阴为三阴,居少阳之次;少阴为二阴,居太阴之次;厥阴为一阴,居少阴之次:此三阴为里。其次序之数,则自内而外,故各有一二三之先后者如此。又如邪之中人,必自外而内……此所以邪必先于皮毛、经必始于太阳,而后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如下文之谓也。”

⑩强:强直而不自如、不适。

阳明:阳明经脉,包括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

主肉:主管肌肉。

侠:通“挟”,指经脉沿某部两侧循行。

身热:明·张介宾注:“伤寒多发热,而独此云身热者,盖阳明主肌肉,身热尤甚也。”

不得卧:明·张介宾注:“邪热在胃则烦,故不得卧。”日本·丹波元简注:“《调经论》云:阳明者,胃脉也,其气下行。阳明逆,不得其道,故不得卧也。”原注:“胃不和,则卧不安是也。”

少阳:少阳经脉,包括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

胆:北宋·林亿等《新校正》:“按:全元起本‘胆’作‘骨’。”日本·丹波元简注:“盖太阳主皮肤,阳明主肉,少阳主骨,从外而内,殆是半表半里之部分,故改‘胆’作‘骨’,于义为长。”又,西晋·皇甫谧《甲乙经》、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并作“骨”,故译文从“骨”。

“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二句:谓人伤于寒之后,如果三阳经络都已受邪发病,但寒邪还未侵入三阴经络与五脏之时,使用发汗之法即可治愈。藏,同“脏”。汗:发汗之法。这里用作动词,谓用发汗法治疗。已:痊愈。

太阴:太阴经脉,包括手太阴肺经与足太阴脾经。

嗌(yì音益):咽喉。

少阴:少阴经脉,包括手少阴心经与足少阴肾经。

舌本:舌根。

厥阴:厥阴经脉,包括手厥阴心包经与足厥阴肝经。

烦满:烦闷,烦懑。满,同“懑”。囊缩:阴囊收缩。

泄:通“泻”。指用泻下法治疗。

“译文”

《素问·热论》中说:黄帝向岐伯问道:一般先见发热症状的疾病,都属于伤寒病的范畴。人患了伤寒病后,有的能够治愈,有的则会不治而死。那些会不治而死的患者,其死期往往在六七天内;而能够治愈的患者,其愈期却往往要达十天以上,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回答说:足太阳经,是人体所有阳经的统帅。本经上行路线与督脉的风府之穴相连,而督脉乃是主持一身阳气之脉,所以,足太阳经在所有阳经之中阳气最为旺盛。一般来说,人被寒邪所伤之后,身体就会发热。起初,由于寒邪仅在体表,所以,热象即使很盛,人也不会死亡;但若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都被寒邪所伤之后,人就必然不免要患上死亡的危证了。

人被寒气所伤的第一天,是太阳经脉首先受邪发病。所以本经循行的头部、项部就会痛而不爽、腰脊部位则强直不适;第二天,为太阳之里的阳明经脉受邪发病。由于阳明经脉主管人体的肌肉,向上循行又沿着鼻部两侧而络联于目,所以发病后就会出现全身发热、双目疼痛而鼻中发干、不能安卧等症;第三天,为阳明之里的少阳经脉受邪发病。由于少阳经脉主管人体的骨骼,向上循行又沿着两胁而络联两耳,所以发病后就会出现胸胁疼痛而耳聋等症。如果三阳经络都已受邪发病,但寒邪还未侵入三阴经络与五脏之时,使用发汗之法即可治愈;人被寒气所伤的第四天,为少阳之里的太阴经脉受邪发病。由于太阴经脉散布胃中而向上络联于咽,所以发病后就会出现腹部胀满、咽喉干燥等症;第五天,为太阴之里的少阴经脉受邪发病。由于少阴经脉向上贯穿肾脏以后络联于肺、系连舌根,所以发病后就会出现口中干燥、舌干而渴等症;第六天,为少阴之里的厥阴经脉受邪发病。由于厥阴经脉是环绕阴器向上而络联于肝,所以发病后就出现心中烦懑、阴囊收缩等症。如果三阴三阳经脉和五脏六腑全都受邪发病,使得营气与卫气不能运行、五脏闭塞不通,则患者必定会不治而死。

只是某一经脉被寒邪所伤、而不是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都被寒邪所伤的伤寒患者,发病后不到三天的,可用发汗之法治疗,就能痊愈;三天以上的,可用泻下之法治疗,就能痊愈。

“理解应用”

本节内容,为伤寒病的产生、传变、症候、预后及其治法。是《内经》中关于伤寒病的重要专论。我国医圣、东汉时的张仲景(名机字仲景)所著《伤寒论》,与本节及《内经》中的有关论述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所以要深入理解,须两相参悟。

认识本节,应注意四点:一是“伤寒”的概念及其与一般所谓温病、热病的区别。这一点可参看本节注②;二是关于伤寒的病程,即所谓“一日”至“六日”云云,乃是“标准”的病程,事实上伤寒患者并非都会经尽这一“标准”病程;三是“一日”至“六日”,或即确定的“一日”至“六日”之义,或为第一期……第六期之义,不可拘泥看待;四是需着重理解“两感于寒”之义,以便分清伤寒病的生死并尽早明确适当治法,这一点可参看本节注⑧。

十五、“原文”

《素问·疟论》曰①:帝曰:夫疟皆生于风②,其畜作有时者③,何也?

岐伯对曰: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④,寒鼓颔⑤,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

阴阳上下交争⑥,虚实更作⑦,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⑧,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⑨,则寒鼓颔也;巨阳虚⑩,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饮也。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营气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