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历代艺术画廊(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507100000009

第9章 李阳冰:阳冰独步,仓颉后身

李阳冰是唐代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和书法家。他的篆书,在唐、宋、元、明历朝都有很大的影响。他师法秦朝李斯的篆书,又承接汉代篆体精华,大大超越六朝,在唐代书法家云集的历史时空中拥有一席之地,是我国小篆书法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大师。

李阳冰和李白

李阳冰(生卒年不详),唐代文字学家、书法家。字少温,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李阳冰是李白的族叔。宝应元年,担任当涂的县令,是当涂历史上最著名的县令之一,历来被列为当涂第一位名宦。李阳冰极其喜欢李白的文采,非常同情他的处境。李白晚年曾经居住在当涂,一直到病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李阳冰的照应。唐宝应元年(762年)十一月,李白一病不起,在病榻将自己的诗文草稿交给李阳冰,请他编辑作序。后来李阳冰将其诗文辑成《草堂集》十卷,并为之作《序》。

艺术风范

李阳冰以篆书名重于当世,“笔法妙天下”,论者以“虫蚀鸟迹语其形,风行雨集语其势,太阿龙泉语其利,崇高华岳语其峻”,赞其书法,谓“唐三百年,以篆称者,唯公独步。”当时颜真卿所书之碑,必请李阳冰用篆书题额,可见其篆书影响的深远。大诗人李白有诗云:“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说明李阳冰的篆书确实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李阳冰精于小篆,圆淳瘦劲,为秦篆一大变革,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秦代李斯创制小篆,历两汉、魏、晋至隋、唐,逾千载,学书者惟真草是攻,而篆学中废。李阳冰曾经叹曰:“天之未丧斯文也,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李阳冰曾刊定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为二十卷,但对原书的篆法和解说都大加改动。此后,许慎的原本渐渐消失,而李氏刊本则盛行。直至宋代初年,徐铉奉诏校订《说文解字》,对原书内容进行了整理,才大致恢复许著原貌。

李阳冰以篆书为己任,最初学李斯《峄山碑》,承玉筋笔法,然而在体势上变其法。线条上变平整为婉曲流动,显得婀娜多姿。《金壶记》称“阳冰尤精书学,豪骏墨劲,当时人谓曰笔虎。”张旭的笔法也曾得到李阳冰的传授。暮年所篆,笔法愈见淳劲。自称:“斯翁(李斯)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道也。”

传世之作

李阳冰传世书迹较多,其作品有《缙云庙碑》、《李氏三坟记》、《栖先茔记》、《般若台铭》、《书谦卦》等。其中《三坟记》最为知名。《三坟记》刻于唐大历二年(767年),李季卿撰,李阳冰书。《三坟记》的笔法,从头至尾粗细一致,光滑洁净。在唐代篆书中,李阳冰是成就最高的,谓之“铁线描。”《三坟记碑》承李斯《峄山碑》玉筋笔法,以瘦劲取胜,结体修长,线条遒劲平整,婉曲翩然。清代孙承泽云:“篆书自秦、汉以后,推李阳冰为第一手。今观《三坟记》,运笔命格,矩法森森,诚不易及。然予曾于陆探微所画《金滕图》后见阳冰手书,遒劲中逸致翩然,又非石刻所能及也。”清代康有为认为《三坟记》以“瘦劲取胜”。当代书法家王南溟先生曾撰文评介李阳冰的小篆:“线条或如垂柳之摇曳,或如流云之舒卷,洋溢著一种抒情的气息,代表著小篆书法在唐代复兴的文采风流。”

延伸阅读

城隍庙碑

《云县城庙碑》是李阳冰担任

云(浙江省丽水地区)县令时,于乾元二年(759年)在本县城祈雨有应之后篆写刻石的。据《

云县志》载,李阳冰在

云的篆书真迹作品有十通。现存世者仅四处,即倪翁洞、黄帝宇、城

庙碑(宋拓)、忘归台记(残)。

欧阳修在其金石学著作《集古录》中记载李阳冰篆写刻石的《城神记》一事,说他在

云县庙里见过那块石碑。字体瘦长,字高不足三寸,宽二寸余。石碑原刻于唐乾元间,宋宣和间方腊造反,刀兵所及,碑石断裂,文字残缺。现存的石碑,是宋宣和五年云县令吴延年根据拓片重刻的,保存得颇为完整,只是重刻题记下面立石人的官爵姓名缺蚀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