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南北朝那些事儿2(南北争霸卷)
10506500000023

第23章 浴血尉武

前锋兵团指挥官萧斌得知滑台遭到攻击,急令沈庆之率五千人增援。白头公不去,振振有词:“王玄谟久攻滑台不下,士老兵疲,索虏气势正盛,几万军队可以前进,给我这么点人,有什么用!送死的嘛!”

萧斌火了人,指挥不动你啦,我手底下一共三万人马,都给你,碻磝和山东怎么办?不去不行,非去不可!沈庆之坚决不去!两人吵得脸红脖子粗,正争执不下,王玄谟跑回来了。

萧斌大怒,一腔怒火发泄到王玄谟头上,回来得也太快了吧!简直丧师辱国!喝令刀斧手绑了,关进大牢,第二天斩首,号令三军。吓得王玄谟在狱中闭着眼睛默诵《观音经》,足足背了一千遍。佛教讲,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王玄谟诵读《观音经》,足见佛教这一传说已经在南朝深入人心。幸亏沈庆之出面打圆场:“佛狸威震天下,控弦百万,岂王玄谟所能抵挡!况且,杀战将是自弱之举,决非良计。”王玄谟好歹保住首级。

滑台丢了,碻磝怎么办,守吧!不能撤军,到彦之是例子,撤了回去就得蹲大牢。沈庆之表示异议:“山东防务空虚,我们却坐守穷城,如果索虏越过我们向东进军,清水以东非国家所有,会重倒朱修之困守滑台的覆辙。”

萧斌拿不定主意,恰好中诏到,刘义隆严令死守碻磝。萧斌把众人召集起来商议,这回有什么说的?沈庆之照旧不同意,“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宫外之事,将军完全可以自行决断。中诏远来,不知形势。节下有一范增不能用,讨论什么呀!”

范增是秦末有名的智囊,政治家,读书破万卷。七十岁出山扶助项梁、项羽叔侄,数出奇计,被项羽尊称为“亚父”。刘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足见范增的厉害。

萧斌及文武官员一起大笑,“谁是范增?啊?沈公您的学问真是见长进呐!”您就是岁数和范增差不多。沈庆之出身农夫,行伍成名,没读过书,是以被大家笑话。沈庆之“腾”地站起身,勃然变色,厉声道:“在座诸位虽然博古通今,不如下官用耳朵学来的!”

萧斌想想有道理,须留个心眼,河南算完了,自己管辖的山东地区不能丢。留下王玄谟守碻磝,申坦、垣护之率水军守清口(古汶水入济水口),自己和沈庆之等将领回历城(即今济南)去了。

沈庆之所料一点不差,拓跋焘根本不去管碻磝和历城。针对宋军分路进击的态势,弃关中不顾,将主力集中到东线,五路并进。永昌王拓跋仁自洛阳向寿阳挺进,长孙真攻击马头(今淮阴一带),楚王拓跋建直取钟离,高凉王拓跋那进攻下邳(今徐州),拓跋焘亲率一枝兵马自东平杀向邹山(今山东邹县东南)。

拓跋焘到达邹山,推倒象征秦始皇军国主义的石刻,命人祭祀孔子。由此可见,拓跋焘虽杀崔浩,犹尊儒学,对待汉人的心理还是复杂矛盾的。因为拓跋焘懂得,文化建设纵在战乱之时也不能放弃。

宋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的矛盾暴露出来,本来步兵和骑兵打仗不占优势,又失掉水军的策应,东线宋军纷纷溃败。坐镇彭城担任总指挥的江夏王刘义恭和徐州刺史武陵王刘骏各自派出两支军队北上增援。虽一胜一负打成平手,然而宋军野战军败局已定,各支部队被魏军压制在彭城和寿阳一线。

宋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守,西线柳元景等将领虽攻入潼关,但东线已败,刘义隆下诏退还襄阳。为加强寿阳地区防务,刘义隆命令进攻虎牢关的刘康祖所部班师。

刘康祖是将门虎子,父亲刘虔之随刘裕建义京口,战死荆州。刘康祖膂力绝人,武艺出众,从小不务正业,赌钱喝酒,终日浮荡,为人仗义,喜欢结交绿林豪侠,经常触犯法律。遭到官府追捕,常常飞檐走壁,越屋逾墙,捕吏无可奈何。别看刘康祖犯法,但人家是忠臣烈士的后代,刘义隆亲自下诏免罪,给长沙王刘义欣做参军。此次北伐,一马当先,率豫州军攻下虎牢关,打到黄河南岸。

魏军大反击,刘义隆下诏退兵,刘康祖率所部八千人南归,已到尉武戍,距寿阳数十里。北魏永昌王拓跋仁率八万魏骑连克悬瓠、项城,一路追击而来。宋军回头望去,远远可见魏骑扬起的漫天尘头,副将胡盛之唯恐寡不敌众,献计依托山林地形,发挥步兵优势,从小路回军寿阳。刘康祖嗔目大怒道:“我受命北伐,清荡河洛,兵临黄河求战,不见一兵一卒,深以为恨事,幸其自来送死,奈何避之!”

宋军结车为阵,掉头迎击北魏骑兵,元嘉北伐最残酷、最惊心动魄的一场野战打响了。刘康祖给每一名官兵下令:“回头者斩首,转步者斩足!”八万凶猛的魏骑将宋军团团包围,四面合击。宋兵拼死奋战,无不以一当百,自黎明杀到日中,斩杀魏军一万余人。战场之上血流没过脚踝,刘康祖身受十创,意气弥厉。眼见损失惨重,拓跋仁改变战法,将魏骑分成三队,采用车轮战术,一队进攻,二队休整,轮番攻击。

一轮落日映红晚霞,日暮风急。魏军采用火攻,用战马驮负干草火烧宋军车阵,刘康祖救火之时被流矢射穿脖颈,坠马而死。主将阵亡,宋军大败,八千人马被魏军杀尽。拓跋仁进逼寿阳,南平王刘铄固守不战。

佛狸之死

“虏马饮江水,佛狸死卯年。”鲜卑铁骑饮马大江,北方胡人历史上第一次到达长江。南方人用最恶毒的童谣诅咒着“上帝之鞭”。面对波涛汹涌的万里大江,拓跋焘选择了退却。一座小小的盱眙城,二千八百壮士挡住了数十万北魏大军持续一个月的围攻,拓跋焘遭遇人生最惨重的失败。胡马北归,此后一百年未饮长江水。太子经商案迷雾重重,千军万马箭雨丛中闲庭信步的征服者寂寞地死在低贱的宦官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