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说话的时候,尤其是写作的时候,常常引用典故,以此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叙述中使用典故,可以使作品熠熠生辉;议论中引述典故,可以使论证强劲有力。
说话中运用典故,不仅会让说出的话鲜明形象,不失生动有趣,而且典故中的一些道理因为本来就是众所周知的,所以还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因此,如果在演讲或者谈话过程中能巧妙地运用典故去说理,可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俞敏洪就经常在自己的讲话中运用一个个名人典故,以增强说服力。
在《挣脱生命的束缚》的演讲中他这样说道:“如果说一般人的生命奋斗过程就足以令人感动,那另外一种人的成功更加震撼人心,那就是摆脱了身体残疾的束缚而创造出奇迹的人,因为他们常常做到了连正常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海伦·凯勒从小失聪失明,但最后写出了令人颤抖的美丽文字,贝多芬在失聪之后谱写了第九交响曲,霍金坐在轮椅上通过手指的动作写出了《时间简史》,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完成了《史记》。这些人的伟大成就没有一个不是在摆脱了身体残疾的束缚之后,放飞了自己强大的精神力量。”
而在俞敏洪《不要以你的现状来判断你的未来》的演讲中则有这样一段话:“人生总是要有份期待,哪怕是没有希望的期待。同学们可以想一下我们历史上有很多人物,比如说姜太公在河边钓鱼,到了80岁那一年,周文王在他边上走过,发现这个老头用直的鱼竿钓鱼,跟他一聊便发现这个老头很有智慧,所以把他带回去,两人一起打下了周朝的天下。齐白石同志在50岁的时候还在做木工,根本不是个伟大的画家,他的所有伟大的作品都是在80岁到90岁的时候完成的。所以生命总有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在年轻的时有作为,有的人中年时有作为,有的人老年时有作为。”
在上述两段话中,俞敏洪都恰到好处地借用古人、古事来说明今人、今事,从而使演讲更加有说服力,也更加生动。在一些公众场合,如果要想让自己的话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就应该学着添加一些大家所熟知的并且所喜欢的典故。这样总会比枯燥的论述更吸引人。
比如说马云就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经历很大失败、很大挫折的人,那真正的是这辈子没白过,又有成功、又有失败。除非你是赵云,《三国演义》里最伟大的是赵云,七十二岁的时候,身上一点伤疤都没有,从来不败。万军之中取上将人头,打进打出,身上都没伤疤。七十二岁的时候,那才不得了,诸葛亮让他进,让他退,让他打仗,可以一枪把对方刺死,他说不要一枪刺死,追三十米,从后面就刺死了。”
这篇讲话是马云在点评公司员工的业绩时所发表的演讲,我们可以看到,马云是在运用《三国演义》中赵云的例子来激励员工,要有永不懈怠的工作干劲。
所谓的“经典”都是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经验、智慧和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与今人今事又有相通之处。在与人交谈时,如果能巧妙地引经据典,不但能有效地说服他人,还能使你的谈吐更加动人。
很多时候要想说服别人,只靠自己不一定能达到目的。因为对方既然与你争论,就是不相信你的见解。但你要是能够借助经典故事,证明自己的说法不只是自己的看法,而是已经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对方就可能会被你说服了。
三国时的刘备有位甘夫人,天生丽质,加之肌肤白若霜雪,令刘备十分陶醉,连亡命途中,刘备也与甘夫人时刻不离。后来,有个河南人献给刘备一个精巧的玉人,高三尺,栩栩如生,光彩照人。刘备爱不释手,于是常常一边拥抱着甘夫人,一边玩味着玉人。如此一来,国事倒成为次要的了。
这可急坏了甘夫人。她想,刘备要是一味这样下去,复兴汉室基业何以成功呢?但又不好直言。后来,甘夫人终于从玉人本身触发起灵感,想到了春秋时代“子罕不以玉为宝”的典故,于是以此为谏词,借古讽今,说服刘备:
“古代宋人得以玉石,献给宋国的正卿子罕。可是子罕不但不接受,连看都不看一眼。献玉的人说:‘此玉给玉工鉴别过,是一块稀世之宝,故而才敢奉献给你。’子罕却说:‘我平生以不贪为宝贵,你是以玉为宝贵,若是将玉赠送给我,那么,你我都丢失了宝贝。你丢掉的是宝玉,我丢掉的是廉洁这块宝。’所以子罕不以玉为宝,在春秋时代传为佳话。”
正当刘备听得津津有味之时,甘夫人又说:“现在曹操、东吴都未消灭,陛下你却以一块玉石玩乎股掌,你可知道,凡是淫、惑必生变,千万不可长此以往啊!”
甘夫人用讲述典故的方式将自己的一番忠言表达了出来,使刘备明白了她讲典故的用意,头脑也因此清醒起来,于是幡然改过,励精图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在书中看到一些很有说服力的典故。如果能在说话时加以运用,便可以使你的谈吐更加妙趣横生。你只需注意“经”和“典”必须紧扣你的论题,就能使你的谈吐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1935年,在巴黎大学的博士论文答辩现场,法国主考人曾经向年轻的中国学者陆侃如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孔雀东南飞》这首诗里,为什么不说孔雀西北飞?”陆侃如这样答道:“西北有高楼!”主考官本来是故意试问,但是陆侃如却巧妙地运用《古诗十九首》里的名诗“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来回答,孔雀飞不过去,就是因为西北有高楼挡着了。这个典故运用得实为巧妙。
总之,我们在与他人交流沟通时,如果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技巧,来使自己的言谈更深入人心,就能让谈话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能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下典故,那么你说的话就会变得寓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