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服别人,最大的障碍就是对方的“心理防线”。因此,设法动摇对方的心理防线,是说服对方的关键之处。那么,如何动摇对方的心理防线呢?除了要晓之以理,具有充实的内容外,更要动之以情。俞敏洪就善于以“情”动人。
1995年11月9日,俞敏洪奔赴加拿大温哥华去邀请徐小平加盟新东方,结果说了半天,徐小平并不感兴趣。于是俞敏洪诚恳地对徐小平说:“新东方不缺英语老师,但缺有思想的人物,诚恳地希望你跟我回去管理新东方的思想。”
徐小平问:“我回去之后利益如何分配?”
俞敏洪说:“没有利益分配,你们上课我付工资,这不符合我和朋友交往的原则。我也不会让你做我的下属,这样你也不会答应。你可以使用新东方的牌子,开创留学咨询的新业务,新业务的收入全部归你自己。”这一番动之以情的话,终于打动了徐小平。
请到了徐小平之后,俞敏洪又跑到美国去邀请王强入伙。但当时王强在美国已经有了一份不错的事业,而新东方只不过是个没什么名气的小培训机构而已,王强自然没有什么兴趣。俞敏洪只好再次发动感情攻势:“我知道你在美国的年薪有7万美元,我付不起你的工资。但我希望你不要忘记,我们是很好的朋友,是一起生活过的哥们。我们还是知识分子,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都视金钱如粪土,我要是给你发了薪水,就侮辱了你的人格。”王强最终还是被俞敏洪所打动,决定放弃美国贝尔研究所的丰厚待遇回国加盟新东方。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是劝导说服别人的最根本的两条原则。事实上,说服别人的关键,就是要全面分析双方的利弊得失,并向对方陈述厉害,看准了对方的需求,这样说服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如果丝毫不考虑对方的合理需要,双方交谈就没有共同的语言,说服就无从谈起了。说服别人要有理有据,不卑不亢,同时,语气也要情切随和,入情入理,这是成功地说服对方的真谛之所在。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说服是通过演讲使听众动感情而产生效果的,因为我们是在痛苦和欢迎、爱和恨的波动中做出不同的决定的。”理好比是硬物,而情则如水。刚强之物,形可碎而不可变,坚而不韧,强而易脆。而柔软之物,随势变形,柔而耐长久,软而有韧性。很多说服者在说服他人的时候,往往能催人泪下影响别人,使人不知不觉地接受,达成你的要求,这就是情感的力量。
在旧社会,许多小工厂都对工人实行“抄身制”,就是在工人干完活,离开工厂时要进行搜身,目的是为了防止工人私自将工厂中的物品夹带出去。但随着新中国建立,国家开始重视人权,于是,一些工会就开始要求工厂取消这种侵害人权的行为。
解放初期的一天,陈毅市长走访一家纺织厂,这位老板就向陈毅诉苦:“陈市长,今天工会又来要我废除‘抄身制’。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工人下班有抄身婆搜身,还经常丢纱呢。如果取消抄身制度,纱厂不被偷光才怪呢!”
陈毅劝说道:“要说办工厂、买机器,我要拜你为师。因我只当过工人,没有经营过工厂嘛!要说管理工人、教育工人,你要向我学习哩!”
“我在法国当过工人。那个工厂大得很,老板也比你厉害得多。厂子四周筑起高墙,拉上电网,还雇了一大帮带枪的警察,对每个下班的工人,从头搜到脚,那过细的劲头,身上硬是连一根钉也藏不住。但结果呢?原料、零件还是大量丢失。为什么呢?老板把工人只当成会说话的工具,劳动很重,工资很少,工人实在无法养家糊口,工厂赚了钱对工人毫无好处,他们为什么不拿呢?”
“现在不同了,工人翻身当了主人了,他们懂得生产经营搞得好,新中国才能富强起来,工人才能改善待遇。你们虽是私营企业,但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样可以有利于国、有利于民。所以,以我之见,你应该在纺织业带头,用我的办法试试看,废除‘抄身制’,关心工人利益,待工人如朋友、如弟兄,有困难多与他们商量着办。我相信眼前的困难会克服的。”
经理听了连连点头:“想想是有些道理。”第二天,他就主动找工会研究,决定废除“抄身制”。
陈毅一番话,使资本家奉若神明的“抄身制”取消了,足见劝说有术,言之有力,这正是“以理说人,以情动人”的威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劝导说服别人的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两条原则。
晓之以理就是要“摆事实,讲道理”,让人从你讲的道理中领悟到其正确性,从而接受你的意见,按照你的意见行事。动之以情则是要在说服的时候,开诚布公,以诚相见,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诚意,以真心去换取对方的实意,这样反而能够促使双方尽快达成一致,从而成功地说服对方。
“理”容易从事实上说服人,而“情”则能从心理上感化人,因以情动人,往往能在催人泪下的同时,不露痕迹地对他人施加思想影响,使人不知不觉地赞同你的观点,这就是情感的力量。
说服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情感互融的过程。人都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真正的铁石心肠的人是不多的。在与人进行交谈并劝说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是在寻求帮助的时候,于情于理的话更有说服性,更能加大成功的砝码。所以,感情是说服的唯一纽带,如果不能投入感情,整个说服过程就显得干巴巴的,让人听着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