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调血糖自控自防自疗
10503000000008

第8章 血糖的自我监测技巧

血糖监测:时间看得准才能测得准

有人说:“糖尿病患者最好的医生就是自己。”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即使治疗糖尿病的医生再高明,监测手段再先进,治疗的方法再好,也不能每时每刻都在糖尿病患者的身边。医生只能帮助患者做些常规性的必需监测,而真正控制病情的应该是糖尿病患者本人,因为患者才是最了解自己病情的人,也是随时随地都能够控制病情的人,只有自己真正参与到日常的监测上,病情才能够最终得到控制。把握恰当的时间并在固定的时间监测,是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最有效的方法,只有时间看得准,才能测得准。

自我监测可以有效防止糖尿病病情的恶化,而监测则需要固定时间,从时间上划分主要有3种,即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最佳检测时间应该是在早晨6~7点,因为此时患者往往一夜没有进食,所以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不会受到临时性饮食的影响,空腹血糖往往反映患者全天的血糖水平,此时的监测数据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到目前为止临床上监测Ⅱ型糖尿病最常用的监测方法。而有的糖尿病患者根本就没有注意这些,他们本着早餐前监测血糖的原则,有时候到8点多才空腹去抽血,其实此时的血糖已经失去了空腹血糖本该有的准确性。

餐后血糖:是指根据人们在早、中、晚三餐后所采的血所测定的血糖。人们在餐后的血糖监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所进食物糖的含量、食物的多少、进餐的时间等。在人进食后,身体的血糖会有个升高的过程,而餐后血糖的高峰期往往发生在餐后的2小时,所以餐后2小时常常作为监测血糖的最佳时间,此时采集到的血糖值称为餐后血糖。虽然餐后血糖监测在医学上也非常重要,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血糖水平与最高值的关系,但是它并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一个人的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会受到饮食习惯的影响,所以有时候会有相对不稳定性,而糖化血红蛋白则不会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它可以准确反映出人体在1~2个月内的血糖平均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最好是一个季度或者半年检查一次,时间不能拉得太长,那样会对病情非常不利。

准确掌握自我监测的时间对于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是非常有利的,所以患者应该掌握好监测时间,准确了解自己体内的血糖含量。

自救是糖尿病患者的良医

糖尿病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危急情况而医生又不在身边的时候,就常常会发生危险。因而,糖尿病患者应该学会自救,自救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倘若患者自测尿酮体结果为“+”或者15毫克/分升以下时,首先应该继续注射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物(双胍类降糖药除外),适当增加药物的剂量。有些糖尿病患者因为在这段时间自己吃得少或者没有吃,就认为自己不需要注射胰岛素,也不需要口服降糖药物,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可以口服盐开水,1000毫升的水应该加9克的食盐,不能够运动,每2~3个小时深部肌肉注射短胰岛素10~20单位。

(2)每隔2个小时测定尿酮体和血糖1次,如果连续2次测定的结果都没有下降,那么应该尽快到医院去检查。如果自测到尿酮体的结果为“++”或者40毫克/分升以上,应该迅速到医院就诊。若出现酮症酸中毒症状而自己又不能自测,也应该去医院。此外,糖尿病患者在不能够及时到达医院的时候,要保证摄入足量的水,才能更有效地延缓病情恶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好的自我监测尿酮体的方法就是试纸法,具体的方法可参照如下说明。

(1)将尿酮体测定试纸条插入尿杯中,按照说明书的要求等几分钟,将试纸条与配备的标准板比较一下,记录测试的结果。

(2)当出现下列情况的时候,必须及时检查尿酮体:①血糖明显升高者,一般是大于240毫克/分升;②因为各种原因停止治疗的时候;③伤风感冒、身体不舒服或者患各种感染性疾病时;④应激及应,如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创伤等;⑤麻醉或者手术前后、精神创伤等;⑥呕吐、腹泻、厌食、胃部不适;⑦反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

长期打呼噜要注意查血糖

打呼噜又称为打鼾,在医学上称其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生活中,打呼噜这种现象是很常见的,所以人们常常习惯性地认为打呼噜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对其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也许偶尔的一次打呼噜的确没什么,但是如果长期打呼噜则要注意了,因为打呼噜会与糖尿病联系在一起,如果人们忽视了这种呼吸暂停,那么有可能会给身体带来很严重的负面影响。

调查发现,长期打呼噜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25倍以上,睡觉的时候打呼噜的时间越长,呼吸暂停的时间相对越久,患糖尿病的危险性也会相应越大。

我国最新的研究表明,约有10%~20%的打呼噜患者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如果打呼噜的人肥胖的话,那么患糖尿病的概率将会更高,所以长期打呼噜的患者应该去医院做个检查,在排除了其他原因后,应该对身体的胰岛素含量进行测定。此外,如果人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较高的话,也应该引起注意,因为这种情况也容易导致体内的血糖升高,从而引发糖尿病。

长期打呼噜的患者应该有糖尿病的预防意识,良好的预防措施是防治糖尿病的最好工具之一,据专家提示,预防打呼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减轻体重,睡前最好散步半小时。

(2)饮食要清淡,可吃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但不要吃高糖、高能量的食物。

(3)最好不要吸烟和喝酒。

打呼噜能够诱发人体内一系列的反应,包括皮质醇素水平的升高以及由于呼吸暂停使人体不能正常的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从而导致人体处于低氧、缺氧的状态;人体中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引发糖尿病。所以,有遗传性打呼噜、肥胖等症状的人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这样的人应该定期到医院去做常规检查,也要进行胰岛素评估。

糖尿病监测的“金标准”

糖尿病一直以来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严重的影响,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因为糖是供应人体能量的主要物质,是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所需热能的主要来源,只有当人体的血糖水平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保证各脏器的正常运作,如果糖代谢紊乱就会造成肌体三大物质代谢的紊乱,从而给人体的健康带来危害,严重的甚至危及人的生命。所以,如何更准确地监测人体内的血糖水平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近年来在国际上兴起了监测人体血糖的“金标准”。

在国际上公认的血糖监测“金标准”是90天的血糖水平,这个标准与以往的空腹监测和饭后监测是不一样的,它主要是对身体的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监测。通过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来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正常与否。患者要在每3个月或者半年监测一次。

因为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具有相对稳定性,常常不会受到食物、心情、饮食习惯的影响,所以能够准确的测试出血糖的水平。人体内的血糖在一天中常常是波动的,而空腹监测和饭后监测又常常会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所以不能够正确的反映出人体的血糖水平。但是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准确反映出人身体在1~2个月内血糖的平均水平,这点弥补了以往监测的不准确性。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越严重,体内的糖化血红蛋白量就会越高,也就表示人体内的血糖与血红蛋白结合得越多。人体内的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会改变红细胞和氧的亲和力,从而使人体缺氧,促使心脑血管并发症以及其他疾病的发生。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过高还能够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诱发糖尿病、肾病,甚至能够引起血脂增高,是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诱因。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实际上是与人体内的血糖成正比例关系的,所以只要能够正确监测出人体的糖化血红蛋白,就能够正确测试出人体内的血糖水平,因此,将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作为糖尿病监测的“金标准”是非常合理的。

服维生素C会影响血糖测定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抗氧化剂,对人的身体非常有益。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其体内的维生素C含量普遍低于正常人,所以便认为糖尿病患者应该多服维生素C,更认为维生素C是起辅助治疗作用的药品,可实际上,人体对维生素C的摄入量是不能超过一定标准的,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在监测前摄入维生素C会严重影响到血糖监测结果,从而给治疗带来很大干扰。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的监测和尿糖的监测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标准的监测才能够准确测出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才能够更有效的治疗糖尿病。许多糖尿病患者并没有注意到服用过量的维生素C会影响血糖和尿糖监测的结果,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服用维生素C。实际上当糖尿病患者要去医院进行血糖或者尿糖监测的时候,应该提前两天就停止对维生素C的摄入,但这并不是说糖尿病患者在此阶段对所有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都要停止,而是针对刻意的维生素C的摄入。

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而人体内的抗氧化系统义非常复杂,所以,当它们同自由基相互作用的时候,会成为其他抗氧化剂解毒的前氧化剂,而糖尿病患者的这一过程是非常慢的,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只要适当补充维生素C即可。此外,维生素C还是一种还原剂,当糖尿病患者摄入过量维生素C的时候,它会与人体内的血糖和尿糖试剂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使监测的结果不能够如实反映出真实情况。

影响血糖仪准确性的10大要因

血糖监测仪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精确的血糖监测仪加上人们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更精确地测出人体内的血糖含量。而血糖仪测试的准确性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糖尿病患者监测的时间、在监测前的进食情况以及患者的心情等,都会对血糖监测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归结起来,影响血糖监测的10大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1)采血的方法不当。在抽取血液时,如果血量不够,就会严重影响监测的结果;如果血量过多,也会影响监测的结果。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去进行。

(2)取血的方式不当。手指用酒精消毒后,如果酒精还未干便开始取血也会影响到所测结果的精确度,所以一定要等酒精挥发完后再取血。

(3)核对好血糖仪的代码。一般不同品牌和不同型号的血糖仪的试纸是不能够通用的,应该核对好试纸和血糖仪的代码。

(4)采血的部位应该轮换。不要在一个固定的部位频繁采血,更不要长期扎在一个地方,以免此处形成固定的疤痕。一般的情况下手掌的血最适用,尤其是在手指侧边采血,因为这个地方疼痛感会相对较轻,而且血量相对充足,所以比较适合采血。

(5)试纸和电池要定期检查。试纸应该在规定的期限内使用,并且最好标注上打开的日期,因为大多数试纸都会在开瓶后的3个月失去效力。同时电池应该能及时更换,如果电池电量不足会严重影响监测的结果。

(6)每次采血后要妥善处理用过的酒精、棉球、针头等,这些东西应该统一回收,不要随便丢弃。

(7)血糖仪的放置应该以清洁干燥的地方为宜。血糖仪如果不干净,在测量血糖的时候会受到灰尘、纤维的污染,从而影响监测的精确性。

(8)试纸要保存好。试纸应该在阴凉、避光、密封的环境中保存,要放到原装盒内,不要乱放。

(9)重试试纸。有时候插入试纸会发生错误。这种情况下,不要忙着重新插入试纸,因为通常同一条试纸只能插入3次,如果再插就会失效。

(10)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在使用血糖仪的时候,要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并要常常记录好血糖值,这样有利于血糖测试的准确性,并能够给医生的诊疗带来方便。

血糖监测的小常识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能够反映出人体内高峰期的血糖指数,还能够反映出低血糖,因而也很适合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及时发现身体中的低血糖。此时,要想更精确地监测人体的血糖,就要在一些细节上多加注意。一般血糖监测主要有两种方法,即试纸监测法和血糖仪监测法。而无论使用哪种方法监测,在监测过程中都应该注意以下这些环节:

(1)空腹监测血糖时间的准确性。空腹在这里主要指空腹8个小时以上,即在早餐前测定的血糖值。

(2)餐前血糖的测定。餐前血糖主要指的是用早、中、晚三餐餐前空腹时所采的血测定的血糖。

(3)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测定。餐后两小时的血糖监测主要指的是人们在早、中、晚三餐后两小时监测的血糖数值。

(4)购买时,应该选择那些容易操作、携带方便的血糖测定仪。

(5)如果患者视力不好,应该选择能够自动读出测定值的血糖仪。

(6)最好选择一种有“记忆”功能的血糖仪,因为它会把测定的血糖值储存起来,这样能够帮助患者精确分析血糖的变化情况。

(7)糖尿病患者还应该注意体重和身高的测量,因为这些数据能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和服用降血糖药物提供一定的依据。

(8)糖尿病患者还要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因为糖化血红蛋白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糖化蛋白监测指标,稳定性相对比较高,所以较适用。

以上便是糖尿病患者在平时测量血糖时候应该注意的几个主要方面,由于环境不同和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同,具体的情况还要因人而异。

正确采血糖监测的基础

血糖监测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采血,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采血步骤,才能够更准确地测试出糖尿病患者身体中的血糖。下面介绍正确的采血步骤。

(1)使用肥皂及温水洗手后擦干双手,因为温水可加快手指血液的流通,使其更容易采血,也可以用酒精对手进行消毒,待晾干后再抽血。

(2)最好把即将被采血的手臂垂下10~15秒。

(3)要选择手指的两侧部分采血,每次采血不要在相同部位,既可以避免手指溃烂,也不易留下疤痕。

(4)将采血笔固定在手指欲采血的部位,要注重力度,因为采血笔在手指上压得愈重,则采血针会刺得愈深。

(5)在按下采血笔的按钮时,多定在中间或者顶端。

(6)松开被采血的手指后,要轻轻地摇手并且顺身侧放下。

(7)轻挤一大滴血。

(8)将手指翻转后使血滴向下悬着,再将血滴慢慢地滴在血糖试纸条的反应端。

在手指两侧采血是因为指尖集中着神经,手指侧面比指尖部位较不敏感,另外手指侧面血的供给也非常充足。

家用微型血糖仪测血糖要当心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很难完全治愈,而其最明显的征兆就是身体内的血糖会经常升高,因此需要及时测量,掌握其高低。用家用微型血糖仪来测量人体血糖既方便又快捷,但是某些患者对家用微型血糖仪了解不多,所以有时候会出现血糖测试不准确的现象,这就会给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运用家用微型血糖仪的时候应该多加注意。

一般测得的人体微量血糖都在5~15毫摩尔/升,它与静脉血检测结果相差的数据应该小于1毫摩尔/升,如果测定的结果超过了这个范围,应该以静脉血作为标准。

还应该注意监测时间的选择,最好选择早、中、晚三餐前或者在三餐之后,不要随意想什么时间检测就什么时间检测,也不要认为空腹检测比较准,就空腹检测一次,更不要在测定前服用一些降糖类的药物,实际上不同时间段测定的血糖值有不同的作用。

如果血糖比较稳定,一般情况下每天检测1次就可以,如果一旦发现自己有低血糖症状的时候,就一定要随时检测。

如果为了了解所吃食物种类对血糖的影响,应该选择在餐后两小时进行检测,因为餐后两小时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人体所食食物的影响和降糖药是否合适,此外在餐后两小时检测血糖既不影响正常的服药或者打针,也不会影响正常的进食情况,所以不会引起人体内血糖的特别波动。而如果要想了解夜间血糖的控制情况,则最好选择在凌晨2~4点之间测定,因为此时间段是人体空腹状态下血糖最稳定的时候,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比较高。

不过,不同患者的情况是不同的,所以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增加检测的次数,并及时记录每次检测的结果,以便医生能够更准确及时地改变治疗方案,有利于血糖控制。

糖尿病患者要严防“黎明现象”

什么是“黎明现象”?“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黎明时分出现的高血糖症。这类患者白天血糖控制得还可以,只是在每天早晨血糖会升得很高,仔细地测定血糖可以发现,患者前半夜血糖还不高,大概从清晨4时许血糖逐渐升高,到早晨检查时,血糖已经相当高了,这就是所谓的“黎明现象”。

空腹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两种,其一是晚间的药量不够,结果药效支持不到早晨,致使清晨4时起血糖逐渐升高;另一种情况实际上不应该叫做“黎明现象”,而是“苏木杰”反应,也就是说患者在睡眠过程中曾发生过低血糖症,不过这种低血糖症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所以我们观察到的仅仅是在早晨的时候出现高血糖。这两种情况的病因和处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必须将二者加以鉴别。前一种情况可能需要加大药量或者推迟晚间用药的时间,后者则需要减少用药,以避免在睡眠中发生低血糖症。夜间血糖测定是鉴别这两种情况的主要方法。

所谓的“苏木杰”效应,就是指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低血糖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给人的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而人体的升糖机制是十分强大的,一旦发生了低血糖,肝脏就会立刻加紧工作,释放出所储存的糖分,并将其他的物质转化为糖,以补充糖分的不足。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也积极活动,刺激血糖的回升。与此同时,胰岛素等降糖激素分泌减少,糖分转变为糖原或者其他物质加以储存的量也显著减少。

这些变化都会使患者血糖迅速升高,脱离低血糖状态。遗憾的是糖尿病患者的降糖功能不那么有效,很容易矫枉过正,这种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往往很难控制,结果使病情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从低血糖变为高血糖。所以,“苏木杰”反应造成的血糖波动对糖尿病患者是十分不利的。而避免“苏木杰”反应的唯一有效办法,就是合量安排饮食、适当运动和药物治疗,使患者不发生低血糖症。

血糖未达标可能是疼痛在作怪

疼痛经常被人们看成小毛病,所以人们常常习惯性地忽略了身体上某个部位的疼痛,但实际上疼痛会给人的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尤其是对于糖尿患者来说,疼痛会严重影响血糖的达标,给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稳定带来很大的麻烦。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于身体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它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的不稳定和胰岛素作用不足引起人体中糖、蛋白质、水等代谢紊乱,糖尿病最常见的表现是人体内的血糖升高。

糖尿病会给人的身体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糖尿病引发的慢性并发症和神经性的病变,会引起人体内的疼痛,疼痛还会影响血糖的监测。

多数糖尿病患者都知道,在监测血糖的时候应该严格按照标准,一步一步进行,在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上也都进行着严格的控制,但是身体内的血糖还是不能够稳定下来,难以达到正常的标准。这种情况多数都是由患者身体上的慢性疼痛所致。像四肢酸痛、肩周炎、头痛、颈椎病等,这些慢性疼痛都会影响血糖稳定。

慢性疼痛会促使人体产生对抗胰岛素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会提升人体内的血糖含量,而胰岛素在人体主要的作用是降低血糖,当人体升高的血糖大于降低的血糖时,就会使血糖升高,而糖尿病患者本身身体里的胰岛素分泌就相对不足,再加上这些因素的影响,便会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更加难以控制,从而让血糖很难达标。

糖尿病患者怎样购买血糖测定仪

糖尿病患者在决定购买任何一种血糖测定仪之前,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售后服务好,维修方便,试纸和电池能及时、长期供应。一般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血糖仪使用的试纸不能互相通用,但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各种型号的血糖仪试纸均通用,而且售后服务也较好。

(2)选择一种简单、易操作、携带方便的血糖测定仪。

(3)购买前要求销售人员做示范测试,最好自己也亲自测试一下,确信自己可单独正确地操作为止。

(4)如视力不好,应选择一种能自动读出观测值的血糖测定仪。

(5)最好选择一种有“记忆”功能的血糖测定仪,它可以帮你把所测定的血糖值储存起来,对你分析血糖结果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