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国妈妈”启示录
10499500000042

第42章 11岁少年为何要“千里走单骑”

如果你是一位11岁的少年,当你对一种目标充满了渴望和激情时,你会做什么?你能够做什么?你要做什么?

作为父母,你有一个11岁的儿子,在培养孩子爱心和优秀品格上,你会做什么?你会要求孩子做什么?

这里没有固定的答案,只有个人的选择。

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11岁的扎克选择了“千里走单骑”,为了唤起美国社会对无家可归儿童问题的关注和解决,2009年他从家乡步行来到首都华盛顿,沿路帮助收容所中的无家可归者。

2009年,美国全国家庭无家可归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美国,50位儿童中就有1位将面临无家可归的困境,无家可归儿童的数量高达150万人。

生活在无家可归者家庭中的儿童健康状况低下、精神受到压抑、辍学率高,这在美国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扎克6岁时,超强飓风“哈利”摧毁了佛罗里达州的部分地区。为了帮助那些缺粮断水的人,他推着一辆红色小车,走街串巷在社区里收集瓶装饮水和其他物品。最后,他募集了27车救灾物品,然后全部捐献给灾民。在这个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他相信孩子也可改变世界。

一年之后,扎克成立了一个帮助无家可归儿童的非营利组织“红色小篷车基金会”,他和其他义工们把募捐来的食物、个人卫生用品和小玩具装在1200个书包里,分送给无家可归的儿童。

当其他孩子还在睡觉、上夏季课外辅导班提高课业成绩或是到海边享受大自然风光的时候,11岁的扎克却在想着如何帮助与他同龄的儿童。

扎克想到用自己的双脚作为工具,徒步穿越美国,发出自己的呼喊,让更多人关注无家可归儿童的状况。扎克利用学期中间的放假空档,花了3年时间行走了1200英里(合1900公里)。他是8岁的时候开始这项活动的。他平均每天走20公里。他说,不管多累,他都坚持着。

2009年,扎克开始了从佛罗里达州走到华盛顿的旅程,他的母亲劳丽·邦纳陪他同行,他的姐姐凯丽驾车尾随。晚上,他们睡在别人捐赠的一辆休闲车里。

在最初5天的步行中,对扎克来说是最艰难的,脚痛、腿肚子抽筋。但这一切扎克都忍了下来,他说:“我想帮助其他的儿童,这是我的机会。”

扎克一路上探访无家可归者收容所,他说:“我帮他们在园子里种花种菜。帮他们做各种事,或者和孩子们一起玩儿,希望至少让他们那一天能过得好一点。”在旅途中扎克也收集那些关心无家可归儿童的民众的信件,希望社会能更多地了解无家可归的儿童的命运,同时他也会将这些信件递交给美国总统奥巴马。

扎克与几名联邦参议员在国会见面,获得他们的支持。在国会山附近,扎克对一群听众说,“美国确实存在无家可归的儿童”。他说:“我觉得在美国居然还有儿童无家可归,太荒唐了,太可怕了。到今天为止,还有很多人不肯相信这个事实,这让我非常吃惊。事实上,这个问题不仅存在,而且还越来越严重。”扎克表示,他跨越美国东南部,就是为了唤起人们对无家可归儿童问题的注意。

扎克认为,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几个:“经济危机使这个问题更加恶化,因为人们丢了工作,失去了住房,结果变成无家可归的人。还有一些孩子是因为在家里受到虐待而离家出走的。”

扎克很同情那些无家可归儿童不幸的遭遇,他说:“这些儿童没有家、没有一个安全的地方可以睡觉,他们流落街头,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这样做,这不是他们的错。”

扎克为自己设计的“从我的家到白宫”(My House to the White House)徒步行走计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2007年12月3日至26日,从坦帕市到佛州州府塔拉哈西,徒步行走280英里;第二阶段是在2008年秋季,从塔拉哈西到亚特兰大市,徒步行走250英里;第三阶段是2009年,从家乡徒步行走到首都华盛顿,全程668英里。而在结束1200多英里徒步行走后,他将可以得到慈善募款2.5万美元。到目前为止,扎克的“千里走单骑”已为他的基金会募得了7.7万美元的捐款。

扎克因为帮助贫困儿童而获得了许多奖励。2006年,扎克获得布什颁发的“总统号召服务奖”,同年他获得佛罗里达州州长颁发的“生命之光奖”,美国前两任总统克林顿和小布什曾分别接见过扎克。2007年,扎克当选为美国12名最可爱的小英雄之一。

扎克被美国人称作是小慈善家,美国的慈善机构已准备投资500万美元,以扎克的故事为原型拍摄一部电影。

扎克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他的母亲独力抚养他和他的姐姐及弟弟。扎克在小学时读网络学校,这样他在暑期徒步行走时可以继续上课。扎克的业余时间安排得也很丰富,他是当地小学生联盟棒球队的球员,也喜欢打网球和骑自行车。他的大学目标是进入哈佛大学或耶鲁法学院,毕业后要做一个检察官。

扎克说,2010年,他计划再度穿上球鞋,从佛罗里达步行到加利福尼亚州。他的目的还是唤起人们对美国无家可归儿童问题的认识。

位于华盛顿的美国青年工作团执行主任布鲁斯这样评价扎克:“他是一个不寻常的孩子,即使他现在还是个孩子,但他却用自己的行动改变着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