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智慧教子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10495400000127

第127章 培养孩子的性别角色

在我国,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婴儿出生时,是男孩还是女孩是父母很关心的事。但是,当孩子出生后,许多家长认为天生的男孩就会发展成男孩,女孩就会发展成女孩,而忽视子女性别角色的塑造。更有一些母亲,孩子未出生前希望孩子能和自己一样,是个漂亮的“女孩”,可孩子出生后却是个男孩,颇有点不甘心,便把男孩当作女孩来培养:给孩子穿花花绿绿的衣服,留长发,描眉画唇。有些家长正相反:把女孩当作男孩来养育。时间一长,这一类孩子的“性别自认”可能发生歪曲,性别角色可能严重倒错,有的甚至酿成了悲剧。

性别角色是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对一个社会人来说,除了自然成长的男女生理特征之外,社会还要求男人要有男人样,女人要有女人样。对于性别角色,社会有着基本统一且稳定的衡量标准,即男性应该是攻击性的,应该处处表现他的刚毅、果敢、奋斗和大度;女性则应该是非攻击性的,温顺、善良、妩媚的。否则,一个男人一副娘娘腔,人们都会觉得心理上别扭;就会疏远甚至歧视这个人。

性别角色培养的关键期是幼儿期(3—6岁)和青春期(11一15岁)。因为幼儿期是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性别的时期。

这时候应该告诉孩子他(她)的真正性别:“你是男孩!”或“你是女孩。”在孩子的服饰及行为习惯上也要体现出性别的不同。幼儿期科学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男孩、女孩的确认将使孩子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与自己性别相同的父亲或母亲及小朋友身上,并不断学习同性别的人的行为方式和精神气质。如果此时把女孩当作男孩、男孩当作女孩养育,就容易形成孩子的“性别自认”倒错,为日后的生活投下阴影。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同性恋问题,有些姑娘追求“丈夫加父亲”式的对象,有的人痛恨自己身为男人或女人而请求做“变性手术”的事例等等,都可能与从小忽视性别角色的培养有关系,另外,单亲家庭或夫妻不和的家庭更要注意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培养。

孩子到了青春期,由于生理、心理的激烈剧变,孩子这时开始了“第二次断乳”,独立性增强,怀疑一切现成的事物,对家长的权威提出了挑战。这时,家长不能过分限制孩子,让孩子走进真正的生活,在与同性的广泛交往中获得角色意识和性别认同;同时,也不能过分限制孩子与异性的交往,因为他(她)必须在异性那里对自己的性别角色进行验证:她(他)

是不是异性心目中合格的女人(男人)。如果得到了满意的回答,则其性别角色将逐渐确认下来;如果不满意,他(她)

可能修正。

对子女的性别教育是当前家庭教育中很容易被忽视的方面。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随着独生子女成为一代新人,性别认同越来越重要。家长在培养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塑造子女的性别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