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自然地理探索
10494400000108

第108章 石头血迹之谜

我们知道,如果我们不小心被弄伤自己,就会有血从我们的身体里流出来,动物也一样。但是你听说过石头会流血吗?

故宫的午门里有一块引人注目的“血迹石”。青灰色的石面上,夹杂一团团绛褐色的斑纹,看起来就像是鲜血渗入石头形成的。据说,这块血迹石是580年前方孝孺血溅宫门留下的。真的是这么回事吗?

方孝孺,浙江宁海人,为明初大儒。公元1402年,燕王朱橡率军南下,攻破南京,称皇帝,史称明成祖。明成祖想利用方孝孺的声望,笼络读书人,于是便命令他起草即位诏书。但是方孝孺坚决不从,被灭了十族,其中包括他的朋友和门生,先后因株连落难的竟达八百七十多人。民间相传,血迹石里的血迹就是方孝孺当年头撞阶石留下的。

在苏州虎丘也有一块渗血的石头,人们叫它“千人石”。

传说千人石的下边就是吴王阖闾的坟墓。吴王修好自己的坟墓后,怕工匠们泄露内情,使自己死后不得安宁,就把所有的工匠和知情人都捆绑起来,挨个儿砍死在千人石上。千人石每到滂沱大雨之后,都会有“血水”从岩石中渗出来。当地的人们说那血水就是那些工匠的血渗进石头形成的,所以一下雨,血就渗出来了。

这样的奇石在福建闽侯县青圃村也有一块,就在村头的道观灵济宫中。

据当地的村民介绍,在一个潮湿的晚上,几个村民正在灵济宫中纳凉,借着朦胧的月光,就看见石碑上自上而下地流淌着几行红色的液体。专家们仔细查看后发现碑体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红色的花纹,这些花纹如同蜘蛛网一般交集在一块。

当地的村民认为这些红色的花纹是因为石碑吸了村民的血,由于当地非常炎热,而石碑本身光滑冰凉,村里许多小孩经常爬上石碑玩耍纳凉,手脚触摸过的地方,都布满血筋,天长日久,村民的血气就被它吸进去了。

难道血迹石里真的有血吗?那历经两千多年的千人石为何到现在还在悠悠“渗血”?是在向我们诉说他们的冤情吗?

经过地质学家的研究,我们终于解开了这些会流血的石头的秘密。

其实这些血迹石不是什么“吸血鬼”他们只是外力作用后形成的沉积岩,是由沉积岩中常见的石灰岩构成的。这种石灰岩是在海底形成的,距今约3亿多年。当时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洋生物遗体也参与了沉积。在这期间,它们又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相作用,便出现了绛褐色的团块和条纹,经过成岩作用,便形成了血迹石。后来,海底的血迹石随着地壳运动而抬升,出露在地面,有的就跻身在了山上。工匠在建造皇宫或寺庙时,又将它们从山上采下,加工之后就能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模样。那块千人石是由于在一亿几千万年前,当地曾有火山喷发,喷出的火山角砾、火山灰掉落的山间或盆地。几经地壳变迁,逐渐形成了小山丘。所谓血染之石,实际上是紫红色流纹质熔结凝灰岩。

鸡血石

鸡血石是辰砂条带的地开石,其颜色比朱砂还鲜红。因为它的颜色像鸡血一样鲜红,所以人们俗称鸡血石。鸡血石是因为朱砂(硫化汞)渗透到高岭石或地开石之中形成了共生一体的天然宝石,在国内外是极为罕见的。我国最早发现的鸡血石是浙江昌化玉岩山鸡血石。后来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发现了巴林鸡血石。

相传,古代有一种鸟,叫“鸟狮”,生性好斗。一天,觅食飞过玉岩山,看见一凤凰正在孵蛋,顿生恶念,向其发起攻击。毫无准备的凰被咬断了腿。凤闻讯赶到,同仇敌,战胜了“鸟狮”。凤凰虽然胜利了,但凰鲜血直流,染红了整个玉岩山,就形成了光泽莹透的血石。

石头怕痒之谜

许多人都有痒痒肉,只要你一挠他,他就会哈哈大笑,甚至笑到摔倒在地。人怕痒不是什么稀罕事,可是你听过石头怕痒吗?

人会怕痒不稀奇,因为人有痛点、神经之类的东西,当痛点受到刺激后就会通过神经传输给大脑,人就会对刺激发生反应。但是石头不是生命体,它没有痛点、神经,即使你挠它,它也不会有反应。但是在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里,有一块非常奇特的石头,它跟人一样,十分怕痒。这块石头就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一片稻田里,看上去它只是一快普通的黑色岩石,但据当地的老百姓说,这块“怕痒石”你挠它时,他不光怕痒左右晃动,而且在晃动时还会发出“咯咯”的“笑声”。

据当地的百姓说,这块怕痒石是鲁班师傅造的。

当年鲁班和徒弟赵巧路经此地,看到这里群石林立,而且排列很不规则,就起名叫拗石湾。在休息时,两人无聊便玩起了堆石头,鲁班取了两块巨石叠放在一起,用手指轻轻一点,上面的石头就会扭动,而赵巧叠放的石头就不会扭。

这块巨石到底是不是鲁班移来的我们无从考证,但在老百姓眼里,鲁班是位仙人,鲁班放的石头自然也被认为有了灵性。所以,当有谁家的小孩面黄肌瘦、体弱多病时,他们的妈妈就会翻山越岭找到这块“仙石”,祈求神石保佑他们的孩子远离病痛,健康成长。据说这种做法非常灵验,只要在神石前拜祭过后,那家的孩子就会平安健康的成长。

怕痒石的不寻常引起了地质学家的注意,他们猜测,这块怕痒石可能是一块风动石。风动石是一种神奇的自然奇观,通常由两块石头组成,两石吻合点仅有数寸见方,每当风吹来,强劲的风流使风动石微微晃动,令人看了岌岌可危,实际上却安然无恙。风停息后,风动石也随之平稳如初。

在实地观察过程中,一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怕痒石”的龟裂纹面的方向是由上向下的,这跟一般石头所产生的龟裂纹的方向正好相反。由此,专家们推测,上面的那块石头应该是倒了个个。但石头又是怎么倒过来的呢?专家分析,怕痒石上面那块石头本来是长在附近的崖壁上的,由于岩石的硬度较大,随时间流逝,风化后形成的裂纹越来越大,岩石就从崖壁上掉落下来,碰巧掉在了下面的石头上,而且在掉落的过程中还翻了个个。

上面这块岩石掉落下来之后到底产生了什么神奇的特殊效果,使得一个手指轻点就能让千斤大石晃动起来?重庆师范大学物理系梁一平教授仔细观察了两块石头的位置,以及它们的受力状况之后,说出了怕痒石“怕痒”晃动的原因。

梁教授说,怕痒石的奥秘之处就在于两块石头相吻合的那个长条形的接触面。据观察,从石头短边的方向去晃动,石头的稳定度就很差,但从长边的方向去晃动它,就非常困难。也就是说,人们用力的方向和角度不同,“怕痒石”产生的效果就不一样。

也正因为“怕痒石”怕痒的位置正好是人们伸手就能非常方便够着的地方,怕痒的点也刚巧是使得这块石头能动起来最省力的地方。也就是,老百姓碰巧找到了使这块石头动起来最省力的角度和最省力的点,于是用很小的力就轻易推动石头,“怕痒石”也因此才怕痒。

会“唱歌”的石头

重庆不但有“怕痒”的石头,还有会唱歌的石头。只要把它放在手里摇一摇,石头就会发出“”的声音。这块会唱歌的石头就在重庆市巴南区丰盛镇。这里是我国最大的响石带。据专家介绍,响石是观赏石中的珍品,十分罕见。石头之所以会发声是因为其石腹中空,有固体或者是液体物质存在其中,因此,当你摇晃它的时候,就会发出声响。在丰盛发现的响石有两种,一种是石头体内含有颗粒,被称为石响石;另一种是石头体内含有液体,被称为水响石。在清朝乾隆年间的文献就有关于响石的记载:“响石,中含红子,摇之,声如玉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