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的心思你要懂:家庭教育心理学
10493900000041

第41章 你的孩子可以成为乐天派

生活中经常发现,有的孩子虽然只有七八岁,但神情很忧郁,怕生人、怕说话、怕做错事。在学校,热闹的地方找不到他的身影;在家里,他们也很少与父母家人说话,总喜欢缩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在此要提醒家长,这类孩子长大之后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孩子乐观的性格是可以培养的。早期诱发理论认为,人的性格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乐观的性格可以通过实践逐步培养,悲观的性格也可以在实践中逐步被改塑。也就是说,只要用心,每个人,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乐天派。

一天,爸爸在花园里认真地割草,而小女儿凯特在旁边又唱又跳,还不时把爸爸割下的草抛向天空。爸爸对女儿的行为很不耐烦,于是斥责了女儿一顿。凯特难过地走开了,可不久她又回到花园里,一本正经地对爸爸说:“爸爸,我能跟你谈谈吗?”

“当然!”爸爸回答说。

“爸爸,你还记得我五岁生日吗?我从三岁到五岁一直都很悲观,每天都要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当我长到五岁时,我决定不再抱怨了,这是我从来没做过的最困难的决定。不过我发现,当我不再抱怨和哭泣的时候,我变得积极快乐了。你也可以不再那样经常郁闷吗?”

爸爸立刻意识到,自己刚才对女儿的态度可能伤害了女儿。凯特好像明白了爸爸的意思,说:“爸爸,你刚才的话是让我很伤心,但我只伤心了一小会儿,因为我已经赶走了悲观,我现在是一个快乐的女孩。爸爸,你也能赶走心头的悲观吗?”

“好的,亲爱的孩子!你能,爸爸当然也能。爸爸保证,以后不再用消极的态度对待你,爸爸相信换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会活得更快乐。”

即便是天性乐观的人也不可能事事如意,永远快乐,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只要你想,你就可以赶走悲观,你就可以变得乐观快乐。父母要相信,也要让孩子相信,这样孩子才会有应对困难的准备,才会保持乐观的心态。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才能帮孩子赶走悲观呢?

1.父母要以身作则

家长应该对人生、生活、挫折等要有正确的观念、承受心理及应对良策;即使面临极大的困难,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出现一副唉声叹气、无能为力的样子。如果事情直接关系到孩子,需要孩子一起来面对困难,父母也应给孩子一种克服困难的信念。父母不仅要尽量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乐观,营造快乐的气氛。重要的是要真正拥有一颗乐观的心,父母乐观处事的态度是孩子最好的教科书。

2.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地进行自我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自我分析能力也就随之产生。但是,孩子年龄毕竟还小,自我分析能力弱,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有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遇到一点困难,又会垂头丧气。沾沾自喜一多,容易产生高傲的性格;垂头丧气一多,又会养成悲观的性格。

3.指导孩子从乐观性格认同中重塑自己的性格

所谓“认同”,是指认定自己和某一对象具有或可以具有相同特征的心理过程。性格认同,就是认定自己和某人性格一样,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给孩子讲述先进人物、英雄人物、优秀学生的故事,可以讲述孩子身边的优秀中小学生的故事,还可以将孩子和具有乐观性格的孩子组织在一起,学习、读书、画画、弹琴等,激发孩子向乐观性格认同,达到改塑性格的目的。

4.让孩子在有意义的活动中感受快乐

快乐的最重要的来源是成就或创造的成果以及完成了有意义的活动,快乐就会随着完成某种成就的努力而产生。小学阶段的孩子能独立做好一件事情,能帮助别人完成一件事情,他体验着的都是真正的快乐,孩子得到这种快乐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力量和信心,有助于自我的肯定。父母要让孩子积极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从实践中获得信心,获得对他人宽容和忍耐的力量。

快乐是一种基本的情绪,人本性中就有快乐的成分。家长要尽量给孩子一个自由自在活动的空间,同时,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让兴趣带动孩子快乐起来。孩子能感知到更多的快乐,人慢慢就会变得自信、乐观。

写给父母

当孩子陷入痛苦或忧虑之中时,父母应当帮助他找到摆脱的方法,如采取听音乐、阅读、骑自行车或与朋友交谈等方法,让孩子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尽快恢复愉快的心情。另外,父母要适当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欲,心理学家调查发现,家庭收入特别丰厚的孩子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愉快,而基于物质满足的愉快往往难以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