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新妈妈早教必读8堂课
10491000000051

第51章 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相互交织

从出生到3岁是培养个体交往和锻炼情绪反应的关键期。这个阶段,人的社会性发展与情绪、情感的形成显示出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的发展是交织在一起的。

情感与社会性相互促进

婴幼儿通过交往行为、人际互动来形成最初的情绪反应、奠定情感基础。如果宝宝在婴幼儿期缺乏交往机会,会造成情绪体验的匮乏与情感的缺失。若是宝宝与爸爸妈妈之间缺乏互动,日后在生活中将很难与他人建立起亲密的情感关系;而欠缺与他人之间的交往会引起宝宝社会情感的缺失,长大以后他会很难适应社会。

人的交往就是情感的交往,它是一个感情互动的过程,决定了人在社会中生存的能力。对于刚开始与他人进行互动的婴幼儿来说,情绪、情感的直接反应是他进行交往的主要表达方式,它对于交往的影响力,要比认知大得多。3岁以前的宝宝基本是以情绪反应为标准来选择社交及情感记忆的对象,进而形成独有的社交态度与方式以及最初的情感模式。大人在与宝宝的互动过程中,要针对宝宝心理、情感的发展特点,注重对他的情绪调动,从而使宝宝更积极地与他人进行感情的交流与互动,为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做一个良好的开端,并促进宝宝社会性的发展。

针对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交织发展的特点,在家庭教育中对宝宝社会性与社交能力的培养要以情绪、情感的充分发展为中心,同时,为了构筑宝宝丰富的情感与健康的情绪,也必须要提供给宝宝充足的人际交往机会。

交往促进情感形成与社会化

在婴幼儿众多的交往关系中,首先要谈到的是亲子关系。研究表明:婴儿从六七个月开始对母亲(或其他抚养人)产生依恋。依恋是人的社会性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和最早的表现。早期的母婴依恋的质量对日后婴幼儿认知发展和社会性的适应都有重要意义,它是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亲子之间只有形成安全型的依恋关系,才会让婴幼儿获得安全感,并有助于他自由地向外探索,主动地与人交往,从而逐步地适应社会。

随着语言和行走能力的发展,2~3岁的宝宝交往能力也得到增强,他们逐渐适应了与同伴或陌生人交往。此时最好的训练宝宝社会性的方式就是让他进入托幼机构过集体生活。通过适应集体生活,宝宝建立了集体意识、锻炼了生活与自理能力,进而培养了在集体与社会中生存的能力。

与同伴的交往是婴幼儿发自内心的归属感的需要所在,这是宝宝心理发展的重要基础。宝宝在交往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促使他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进而发展出健康的情感,这也是社会生活对个体情感发展的期待。反之,幼年时期交往需要不被满足,将会使宝宝产生消极情绪,时间久了,这种消极情绪就会严重阻碍他社会化的进程。

与同伴之间的游戏活动与社交实践,是促进宝宝社会性发展极为重要的活动。在游戏与交往中,宝宝能够走出自我,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区别、集体中每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并逐渐培养出尊重他人、遵循规范、通力协作、乐于助人等各种各样的道德品性。宝宝还在各种活动中不断进行着成为“社会人”的预练习,比如在游戏中通过模仿、扮演来熟悉社会角色;又如通过与同伴的交往,逐渐掌握一定的交往技能,形成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模式。

儿童的情感与社会性是在丰富的家庭与社会活动中被激发与培养出来的。家庭生活中,要让宝宝自己有意识地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主动地做些家务、帮助下班回家的爸爸准备拖鞋等;同时,也要鼓励宝宝走出家门,尽早让宝宝进入外界较为复杂的社交圈,长长见识、消除对人际交往的胆怯和恐惧心理,培养宝宝的社会情感和社会参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