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新妈妈早教必读8堂课
10491000000045

第45章 认知能力的初级训练

0~6个月的宝宝会观察自己所拿到的东西,呈仰卧姿势时,宝宝的双眼还会追视走动的人。当两种物体的颜色有明显的差别时,宝宝会立刻注意,并慢慢地学会区别颜色。因此,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在宝宝面前走动或让宝宝看一些色彩分明的图片,吸引宝宝的注意,并锻炼宝宝的观察力。

看是认知的基本方式(0~2个月)

训练一:集中视线的练习

训练目的:让宝宝视线集中,帮他迈出认知世界的第一步。

方法:父母抱起宝宝,和他对视一会后,在父母的提示下,宝宝就会看父母所指的且在自己视线范围内的物品,如红色的气球、黑白色的图片等。

小提示:新生宝宝的视线范围还很小,因此做这个训练时,父母和物品不要离宝宝太远,一般不要超过20厘米。

训练二:偏爱自己喜欢的事物

训练目的:让宝宝看图片,并有意识的做出一定的选择。

方法:父母在房间内挂上一些图片,然后抱着宝宝观看。如果宝宝在某一张图片前有快乐的反应(如咯咯地笑,小手小脚舞个不停等),而到另外一张图片前,宝宝却没有这样的反应,再将宝宝抱到上一张图片前,宝宝又有了和开始一样的快乐反应,那么说明宝宝对这一张图有所偏爱。

小提示:父母为宝宝准备的图片在内容选择上要尽量丰富,色彩以鲜艳为宜。

训练三:追视外界运动的事物

训练目的:观察宝宝是否会追视人或物体。

方法:爸爸要上班了,妈妈抱着宝宝把爸爸送到了门口,然后目送爸爸远去,直到他的背影消失为止,观察宝宝是否会和妈妈一起目送。

小提示:大人带宝宝上街的话,宝宝还会追视马路上奔跑的汽车、自行车、大卡车等。

认知无处不在(3~4个月)

训练四:玩藏猫猫的游戏

训练目的:训练宝宝的认知能力。

方法:爸爸、妈妈和宝宝坐在一起,爸爸先同宝宝说一会儿话,然后爸爸用枕头把自己的脸蒙住并继续说话。这时,妈妈问宝宝:“爸爸呢?”宝宝听得见爸爸的声音,却又看不到爸爸的脸,正在着急,这时爸爸突然把头伸出,笑着说:“在这儿呢!”宝宝在被逗笑的同时也增加了对空间的认知,明白爸爸不是不见了,而是被枕头挡住了。

小提示:藏猫猫的游戏还能增强宝宝的记忆力,适合1岁前的宝宝玩。

训练五:听名字找玩具

训练目的:让宝宝建立起认物前的反射,为宝宝以后真正的认物打下良好的基础。

方法:妈妈先在宝宝的房间里放一些玩具,如布狗熊、绒毛兔、大皮球等。带着宝宝在房间里活动时,妈妈可以给宝宝依次介绍这些玩具的名称,并在每次介绍一种玩具后就用手拍一下它。所有的玩具介绍完毕后,当妈妈说“布狗熊”时,宝宝也会去拍一下布狗熊。如果宝宝准确完成了对所有玩具的拍打,妈妈应该对他进行鼓励。

小提示:进行此训练,应选择体积较大的玩具,因为宝宝对大的物体更感兴趣,他会更加乐意参与训练。

训练六:认物的初级练习

训练目的:让宝宝认识身边的事物。

方法:教宝宝认识的第一件东西,可以选择能让他产生足够兴趣的,比如桌上的台灯。妈妈可以抱着宝宝打开台灯,再关上台灯,一开一闭,先让宝宝被这个忽亮忽暗的东西吸引住。妈妈再次打开灯,然后对宝宝说:“灯,灯。”宝宝看到灯亮了同时又听见声音,很容易就能把语言跟具体物品结合起来。以后,大人再说“灯”时,宝宝就会用手指向台灯。

小提示:宝宝认识了一件新东西以后,平时应让他多触摸,多感受,这样能记得更深刻。

认知从小事开始(5~6个月)

训练七:认识树、门

训练目的:让宝宝认识更多的东西。

方法:妈妈带着宝宝出门到公园,走到一棵树的旁边,先让宝宝摸一摸树皮,然后教宝宝说“树,树”,以后每次出门时见到树都进行复习,宝宝就会记住什么是树了。走到家门口时,妈妈一边抱着宝宝一边说:“开门啦,开门啦”,宝宝会随着妈妈的说话声,嘴里也跟着“咿呀,咿呀”的发出声音。宝宝听得次数多了,以后走到家门口时,就会伸出手指向门。

小提示:这个阶段的宝宝逐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有时还会主动伸手去触摸,父母在保证宝宝安全的同时,要鼓励他的这种主动认知的行为。

训练八:让宝宝照照镜子

训练目的:照镜子是宝宝自我认识的过程,让宝宝认识镜子,并对着镜子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有助于提高宝宝的认知能力。

方法:大人抱着宝宝,来到穿衣镜前,让宝宝观察镜子里的事物。出于好奇,宝宝会伸手去摸镜子里的“宝宝”,并用手拍打,有时还会模仿镜子里“宝宝”的动作。父母给宝宝提供镜子,实际上也是提供了一个“小朋友”,在宝宝与“小朋友”玩耍的过程中,其社会性也随之得到发展。

小提示:这个时候宝宝还不知道镜子里的宝宝就是自己,应让他多照镜子,对自己形成初步的印象,有利于日后进行自我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