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新妈妈早教必读8堂课
10491000000024

第24章 家庭大运动训练(0~6个月)

宝宝刚生下来的几年中,大运动能力的变化发展最为迅速,从笨拙的被动运动,到学会自己行走,再到逐渐地掌握技巧性动作,都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完成。爸爸妈妈时常发现宝宝的运动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每一个进步都给人希望,让人惊喜。

在肢体运动能力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给予宝宝关注和鼓励,也要懂得为宝宝营造适宜成长的环境,并及时对宝宝进行适当的训练,以激发宝宝的成长潜能。在宝宝努力学习某个动作时帮帮宝宝,可以让他的成长之路更快乐、更顺利。

家庭大运动训练也有一些爸爸妈妈们必须要遵循的原则。

1.家庭训练要依据宝宝大运动能力发展的规律来进行。

宝宝的肢体运动能力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每一项动作的完成同时也是为下一步的发展作铺垫。1岁前的宝宝,大运动发展以移动运动为主,如躺、坐、爬、站、走等;l岁半时,宝宝的力量和身体协调性都已增强,因而喜欢做大肌肉的运动,比如爬坡、上下楼梯、拉着或推着重物走、下蹲拾物、跑步等;2岁的宝宝能够进行一些复杂的动作了,他可能喜欢一些更加具体的运动方式,如踢球、掷球、滚大球、滑滑梯、攀登、双脚跳、倒着走、带物跳以及配合节拍摇摆身体等;2到3岁期间,宝宝的许多单项动作之间都可以灵活转换,如由走到跑、由下蹲到起立等,同时,宝宝的耐力、动作灵活性都在发展,可以持续走路2公里以上,球类活动式样不断变化。动作发展的顺序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很难在个体身上得到逆转或实现逾越,故爸爸妈妈为宝宝做的运动训练要符合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顺序和每个阶段的动作发展特点。

每个动作的发展都有它成长、成熟的关键时期。比如,7~10个月是爬的关键期,而10~12个月是站、走的关键期。按照宝宝的月龄,选择此阶段内处于发展关键期的动作来安排训练项目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真正合理的家庭训练是建立在了解宝宝机体发育成熟度的基础上的。

2.考虑宝宝的个体差异性。

爸爸妈妈之间经常会拿宝宝进行比较,比如“XX家的宝宝10个月就会走了,我的宝宝是不是发育滞后了?”这种攀比现象虽然可以体现出家长对宝宝运动能力发展的重视,但过多的比较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家长判断的客观性,对宝宝发育情况过高、过低的估计都会影响宝宝大运动训练的适应性。

婴幼儿动作发育是有早晚区别的。有的宝宝6个月时已能稳稳的独坐,而有的却7个月了还坐不稳;有的宝宝刚到9个月就能独站,有的却要等到11个月左右。表面上看好像后者发育有些缓慢,而事实上这些宝宝的发育都是属于正常的范围的。造成动作发育有先后的原因,可能与先天有关,也有可能与营养以及训练的不同有关。其实,只要保证宝宝营养状况良好,家长也及时对宝宝进行了运动训练,宝宝动作能力的进步是水到渠成的事,爸爸妈妈不用过分着急。

此外,针对宝宝个性的不同,训练活动项目的选择也要有所区别。对于天性好动的宝宝,宜选择较激烈的运动项目,如经常带他到比较开阔的地方,让他跑、跳、甚至打滚;对于比较内向、喜欢安静的宝宝,宜选择一些较平和、安静的运动项目,如经常与他一起唱歌、讲故事、搭积木或玩拍球之类的游戏。

3.根据宝宝情绪安排训练时间。

进行家庭大运动训练时一定要考虑宝宝的情绪因素,如果宝宝心情不好,不愿意接受训练,此时爸爸妈妈要是强迫进行很可能适得其反。正如现在很多家长给宝宝报兴趣班一样,家长希望宝宝学得越多越好,弹了钢琴还要会拉提琴,报了游泳班还希望宝宝画得一手好画,完全不考虑宝宝的心声。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宝宝并不是主动参与其中的,他们要么是真的不感兴趣,要么是受家长的强制而失去了兴趣。婴幼儿天生对很多事感兴趣,但如果训练时间选择不对、训练方式不对或是训练时间过长、内容过多,都会引起宝宝的反感。相反,如果时机选择恰当,在宝宝心情好、兴致高的时候进行训练,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说,爸爸妈妈要善于观察宝宝的表现,留意他情绪的变化规律。在婴儿睡得好、吃得好和情绪高涨的状态下,可以选择比较激烈、活动量大的游戏,如翻身、捉迷藏、跑、跳等。一旦宝宝表现出困倦、身体不适或情绪不佳的状态,就应该停止训练,让宝宝好好休息,或是选择一些安静而平和的游戏,如朗诵歌谣、拍手游戏等。

从出生到3岁,是宝宝人生中发育、变化最迅速的阶段,这也是家长对宝宝进行大运动训练的黄金时机。爸爸妈妈应及时给予宝宝适当的训练和指导,促进宝宝大脑有关部位的神经联系,使之更加丰富、精确,发展宝宝动作的准确性、灵活性、协调性和平衡性。

俯卧抬头是宝宝第一个“大动作”

一、抬头是走前动作的界碑

宝宝出生几天后就可以俯卧,但能稳稳地竖起头来却需要大约4个月的时间。抬头代表着婴儿头颈部肌肉的成长完成。抬头动作不仅能锻炼宝宝的颈部、背部的肌肉力量,增加肺活量,同时还能使宝宝较早地正面面对世界,以接受更多的外部刺激。当宝宝能够将头稳稳立起时,就等于完成了走前动作的50%。

二、头颈部力量的成长历程

1个月让婴儿俯卧,他会做出本能性的抬头反应,下颌可以短暂地离开床面。

2个月宝宝俯卧时可以抬起脸部,头能保持在中线上,下颌可以离开床面并与床面形成45度角,而且双肩也可偶尔抬起来。此时宝宝的视线变得开阔,能接收更多的视觉信息,同时颈部肌肉也得到了锻炼。

3个月宝宝在身体保持直立状态时也能竖直头部,并自由地扭转头部四处张望。

4~5个月宝宝俯卧时可以用手支撑上身,使躯干与床的角度接近90度,并可来回转身观看周围的事物。

三、抬头的进阶训练

训练一:竖抱抬头训练

训练对象:2个月宝宝

训练方法:喂奶后,将宝宝竖抱,使其胸部紧贴爸爸妈妈的胸前或者肩部,而头部则位于肩部以上。家长先轻轻拍打几下宝宝的背部,让他打个嗝以防止在训练时吐奶,然后放开头部,试着让宝宝的头自然立直片刻。稍立片刻后要立即用手托住婴儿的头、颈、背,以防止宝宝的头后仰。每日这样训练4~5次,可以锻炼宝宝颈部肌肉的力量。

小提示:宝宝长到2个月时,就有让妈妈竖抱起来的愿望,但此时的宝宝骨骼发育较差,还不能承受较长时间地竖抱。经过1个月的竖抱训练之后,宝宝颈部的支撑力增强了很多,当宝宝已经可以把头支撑较长时间时,妈妈可以适当延长竖抱的时间。

变式训练:坐位竖头

妈妈从宝宝背面将他抱住,一只手拖住宝宝屁股,另一只手拦在宝宝胸前,这样宝宝面前便呈现出了广阔的空间,能注视到周围更多新奇的东西。虽然这个时期的宝宝并不能真正看清多少东西,但眼前的新鲜事物还是可以激发他的兴趣,在他试图去看东西时能够主动地竖直头部。

训练二:俯卧抬头训练

训练对象:3个月宝宝

训练方法:训练要在宝宝清醒、空腹的情况下(即喂奶前1小时)进行。妈妈将床面铺得平坦、舒适(注意选择硬床,如果没有,可以在干净的地板上铺上被子进行)。接下来,将宝宝的双臂屈曲于胸前方并俯卧在床上,将宝宝的头转至正中,妈妈手拿色彩鲜艳有响声的玩具在婴儿前面逗引,“宝宝,漂亮的玩具在这里”并使其努力抬头。

宝宝的运动发育是连续性的,在宝宝能够俯卧抬头45度后,宝宝颈部和双臂肌肉的力量也在增强,慢慢就可以高高地将头抬起,逐渐达到与床面接近90度角的程度。等宝宝的头部稳定并能自如地向两侧张望时,就可以将玩具在宝宝的眼前慢慢移动,先移到右边,再慢慢地移到左边,让宝宝的头随着移动的玩具转。这个方法不仅锻炼了宝宝俯卧抬头的持久力,而且也锻炼了宝宝颈部转动的灵活性。

俯卧抬头训练的时间,可以根据宝宝的能力灵活安排。每次训练时间在30秒钟左右,每天练习3~4次,每次俯卧时间不宜超过2分钟。以后可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逐步增加训练时间和次数。

小提示:在正式进行俯卧抬头训练前,可以经常地让宝宝进行俯卧。一般在出生后第2个月,宝宝俯卧时可能会稍稍抬起头和前胸,但时间很短。到了第3个月末时,宝宝的头和前胸已经基本抬得很稳,并且能坚持几分钟。俯卧练习不仅能锻炼颈肌、胸背部肌肉,还可以增大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并能扩大宝宝的视线范围,让宝宝从不同角度观察新的事物,有利于智力的发育。

变式训练:俯腹抬头训练

选择在宝宝空腹时,让他自然地俯卧在妈妈的腹部,妈妈把双手放在宝宝脊部进行按摩,逗引宝宝抬头。此时宝宝会努力抬头,而且还会十分高兴地看着妈妈笑。俯腹抬头训练既能锻炼宝宝的颈部力量,通过亲子之间的肌肤接触还可以增进感情,有助于亲子沟通。

爸爸妈妈的爱抚和微笑能够促进宝宝快速的成长。经常接受家长肌肤接触的宝宝,其健康状况和智力发育状况也要好得多。只要家长有心,肯花时间陪着宝宝,经常拥抱他、亲吻他,给他做抚触、婴儿体操或是小儿推拿等,就能够达到运动训练与增进感情的双重效果。

训练三:转头训练

训练对象:3个月宝宝

训练方法:这个训练同样也是让宝宝在爸爸妈妈的身体上完成的。不同的是,宝宝的姿势是背靠于妈妈的胸腹部,同时面冲前方,训练还需要爸爸来配合。爸爸在妈妈的背后(妈妈半仰卧时)或者头前(妈妈平躺时),爸爸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伸头呼唤宝宝的名字,或者和宝宝说话,以逗引宝宝进行左右转头。爸爸还可以手持色彩鲜艳的或者是带响的玩具,放在离宝宝眼睛30厘米远的地方,慢慢地移到右边,再慢慢地移到左边,训练宝宝转头,这项训练最终目的是让宝宝完成面前180度范围内头部的自由转动。

小提示:宝宝颈部的支撑力和转头动作,是建立在第2个月的竖抱基础上的。转头训练不仅锻炼了宝宝颈部的支撑力,同时也锻炼了宝宝颈部转动的灵活性。

小提示:妈妈手持玩具的高度影响着宝宝头部转动的角度,妈妈可以根据宝宝能力的发展情况调节高度。

变式训练:俯腹转头训练

采用让宝宝俯卧于妈妈胸腹的姿势,此时妈妈手中可以拿一个带响的玩具,然后在宝宝的一侧晃动,宝宝会转过头来注意玩具。接下来妈妈可以换另一只手操作玩具,让宝宝向另一侧转头。

小宝宝也可以痛快地“踢”球

一、踢踢蹬蹬锻炼宝宝的四肢

从无意识的反射动作到大运动、精细动作,宝宝的肢体动作一步步地不断完善着。从完全不能自主的小婴儿,到能够用手臂、下肢开始进行力量性运动,宝宝逐渐地成为一个独立行为个体,并融入到家人生活的圈子中。

宝宝的四肢力量不是在突然间产生的,它是在肢体的活动中由弱到强逐渐增长的。宝宝的活动是身体内部需要和外界刺激的结果,出生不久的宝宝,只要不对他加以束缚,宝宝的身体四肢都会自发地动起来。舒展一下身子,伸伸懒腰,用力将小手高举,把小腿伸直,有节奏的蹬踢,都是在对肢体进行锻炼。生活中,爸爸妈妈不要总是抱着宝宝让他无法运动,除了要维持宝宝自发的肢体活动以外,还要多给宝宝创造活动四肢的机会,加强对宝宝四肢的训练。

二、四肢力量的早期发育历程

0~3个月宝宝的身体只有反射动作。这个阶段的动作训练的重点是促进其非反射性动作的发展,让宝宝发现手和腿的支撑力量。

4~6个月宝宝的手或脚部力量都急速增强,这是训练他基本动作能力的关键期。可以重点训练宝宝的手臂与腿部的大动作,比如让宝宝用手协助翻身、用腿协助爬行等。

6个月以后宝宝的四肢随着走、跑、跳、投掷等动作的成熟而越来越有力量。

三、四肢力量的进阶训练

训练四:四肢被动体操

训练对象:0~1岁宝宝

训练方法: 在宝宝处于清醒状态的时候,帮他做四肢被动体操。将宝宝放在硬板床或者地板上,可以先铺好软垫、海绵垫、软塑胶或地毯,注意不要铺得过厚过软,以防宝宝的肢体活动受限。做手部伸展动作时,妈妈可以握住宝宝双手,先合在胸前,然后向左右两面展开。做腿部屈伸练习时,可以握住宝宝双脚,先弯曲后伸直,反复进行。做被动体操时间为每次2~3分钟。

训练时还可以适当地放一些有节奏的音乐,和着乐拍帮宝宝做四肢的伸缩、摇摆运动。妈妈也可以选择一些专业的伸展操给宝宝进行练习。这种全身性的运动伸展不仅能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活动四肢关节肌肉,促进新陈代谢,也能让宝宝保持愉快、健康的情绪。

小提示:不要用力去拉扯宝宝的手脚,做被动操的力量幅度要以使宝宝感到舒适、愉快为准。如果宝宝正好处于紧张、烦躁状态,可以先为宝宝做皮肤按摩,调整宝宝的情绪。

变式训练:遥控响铃

使用色彩鲜艳的铃铛或者是其他带响玩具作为道具,将它们固定在床上,同时用皮筋或丝带将玩具与宝宝的手或脚连起来。宝宝仰卧时,随着四肢不规则的运动,玩具也在空中摇晃起来,并发出响声,这能够吸引宝宝的兴趣,使他更愉快地晃动小手、小脚,同时头和眼睛也跟着玩具移动。这项活动能够带动宝宝进行全身性的运动。

爸爸妈妈可以利用颜色鲜艳的玩具和悦耳的歌声诱导宝宝自发地活动肢体。当宝宝看到有鲜艳色彩的玩具、听到悦耳的歌声时,会手舞足蹈的表示他的兴奋,就像是自发地做着四肢体操。这样的活动不仅能锻炼宝宝上下肢的肌肉,同时还可以训练他的听觉和视觉。

训练五:“踢”球强健下肢

训练对象:0~6个月宝宝

训练方法: 准备好一个会响的大气球,系在宝宝的床尾。宝宝睡醒后或者四肢自发活动时会无意中伸腿踢到球,此时,球产生反弹力,并带来一定的触感,而球的声响也会刺激宝宝的听觉,这促使宝宝不断地踢球。宝宝在“踢”的过程中,腿部肌肉得到了锻炼,并增强了下肢力量。

宝宝踢球,或者说踩球、蹬球的动作多半是下意识的,它利用的是宝宝的“行走反射”。行走反射是指当家长扶住宝宝直立时,宝宝的双脚轻触地面,做出踏步的动作。妈妈也可以直接采用“行走反射”的方法来锻炼宝宝的下肢,训练时用双手托住宝宝的腋下,大拇指控制好宝宝头部,让他的小脚丫接触硬的床面或桌面。可以让宝宝每天练习3~4次,每次迈8~10步。

小提示:行走反射会在宝宝出生56天左右自然消失,爸爸妈妈要抓住时机哦。

变式训练:蹬跳训练

宝宝4个月时,就到了真正考验宝宝下肢力量的时候了,可以对他进行有目的的腿部支撑力训练。训练时,妈妈可以坐在椅子上,用双手放在宝宝的腋下将他扶抱住,同时使宝宝的腿受力支撑住身体并保持直立的姿势,然后就可以扶抱着宝宝做蹬腿动作练习了。

开始时妈妈先将宝宝抱起,然后再落下,当宝宝的脚踏在成人腿上时,再次将他抱起、落下,以这种方式来训练宝宝蹬跳。蹬跳练习可以促进双下肢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需注意的是,妈妈举落的动作要轻柔缓慢,力度不宜过大,训练的时间也不应太长,一般每日练习2次,每次1~3分钟左右。

训练六:上肢力量的练习

训练对象:0~6个月宝宝

训练方法:上肢力量的发展是促进翻身动作形成的重要基础,可以通过俯卧时胳膊支撑上身的方法来训练。妈妈找一面稍大且四周不会划伤宝宝的镜子竖直放在宝宝面前,让宝宝趴在镜子前面(注意:3个月以下的宝宝需要用抱枕支撑头部和颈部)往镜子里看。这时宝宝会努力控制自己的颈部肌肉以确保抬起头来看到镜子里的“小宝宝”,并尝试用胳膊支撑上身减轻颈部压力。这种训练方法还能对宝宝的眼部肌肉进行锻炼,为了清楚地看到镜中图像,宝宝需要不断地控制眼部肌肉进行“聚焦”。

小提示:针对稍大的宝宝,训练过程中还可以让他在抬头的同时指认眼睛或鼻子,以增加游戏的难度,锻炼宝宝的眼神对移动物体的追踪能力。当然这个训练最重要的作用是让宝宝有机会练习并且调整几处重要肌肉的功能协作,从而增强上肢力量。

变式训练:单臂支撑练习

这项练习要在宝宝学会抬头动作后进行。让宝宝俯卧,用前臂支撑全身,将胸部抬起,抬头看着妈妈。妈妈可用玩具在宝宝一侧手臂上方逗引他抓玩具,而宝宝在抓够的瞬间就会使用单臂来支撑身体。可以对宝宝的两臂轮流进行训练,以锻炼宝宝的上肢力量。

宝宝的“翻身大训练”

一、翻身是宝宝成长的“大动作”

出生第4个月是宝宝动作训练的一个关键时期,如果这时宝宝的动作智能发展得很好,后面的一系列动作习得就会很快,而这个时期需要学会的主要动作就是“翻身”。宝宝翻身的时间是在脖子能够立稳之后,此时宝宝的身体各部分(包括神经、骨骼、肌肉等)已经进一步发展成熟,并出现尝试翻身的反射性动作,加强训练,宝宝就能掌握由俯卧翻为仰卧,再由仰卧翻为俯卧的复杂动作了。

翻身是婴儿第一个掌握的移动动作。通过翻身动作,宝宝能够把他想要得到的东西拿到手,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宝宝自出生后一直仰卧在床上,只能看到“天花板”,当他从仰卧位变成俯卧位时能抬起头看到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新鲜有趣的世界。翻身使宝宝能够用同大人一样的视线观察周围的环境,并让宝宝更积极的融入身边的环境,这有利于宝宝各方面能力的发育和发展。

宝宝约在4~7个月时出现翻身动作,但具体实现翻身动作的时间却因人而异。不管时间早晚,爸爸妈妈都要耐心训练,帮助宝宝自己去感受和掌握翻身动作,切不可因为宝宝翻身晚就一味地增加训练强度。要知道,对于婴儿各种能力的发展家长只是起一个帮助的作用,“顺其自然”是成功训练宝宝的基本原则。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寒冷的冬季宝宝常常被裹成一个“小棉球”,厚厚的衣服会直接影响身体的活动能力。在家庭中最好让宝宝待在一个有恒定室温的温暖居室中,让宝宝能够轻装上阵,随时进行翻身练习。

二、翻身动作的发展历程

2个月左右,宝宝能够扭动上身。3个月的宝宝主要是仰卧着,但在体格发育上已有了一些全身的肌肉运动,有的宝宝已经能够向左或向右侧翻身90度了。

4个月时,宝宝开始翻身。俯卧时,宝宝上身完全抬起,与床垂直,腿能抬高踢掉被子或踢到吊在床头的玩具,此时可以给宝宝做翻身操来锻炼宝宝脊柱的肌肉。第5个月,大部分宝宝能够随意向左或右翻身,从仰卧变成侧卧或俯卧。

6个月宝宝俯卧时前臂可以伸直,手撑起,胸及上腹部离开床面,可以自己从俯卧位翻成仰卧位。

7个月婴儿能做连续性地翻滚,即从俯卧转到仰卧,再从仰卧转到俯卧,然后又从俯卧转到仰卧。常常有宝宝为够取远处的玩具而连续翻滚好几圈,从大床的一头翻到另一头。这时宝宝从没有栏杆的床上掉下来的几率大大增加了,家长要时刻注意宝宝的安全。

三、翻身动作的进阶训练

训练七:侧翻训练

训练对象:3个月宝宝

训练方法: 一开始可以用宝宝感兴趣的发声玩具,在他头部左右侧逗引,使宝宝头部侧转注意玩具。每次训练2~3分钟,每日数次。可促进宝宝颈肌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为侧翻身作准备。

如果宝宝没有侧睡的习惯,在满月后可正式开始训练侧翻动作。侧翻训练时,让宝宝仰卧在床上,妈妈自己拿着色彩鲜艳或有响声的玩具,分别在左右两侧逗引,训练宝宝从仰卧翻至侧卧位。如果宝宝自己翻身还有困难,妈妈也可以在宝宝平躺的情况下,一只手将宝宝的左腿搭在右腿上,另一只手握住宝宝的左手向右侧拉,辅助宝宝向右侧侧翻,当宝宝成侧卧位时就恢复他的平躺姿势。通过左右轮流侧翻练习,可以帮助宝宝感觉体位的变化,逐渐适应侧翻动作。这个训练每日2次,每次侧翻2~3次。

小提示:翻身练习应该在两次喂奶之间,宝宝处于清醒状态时进行。宝宝在这个阶段身体远没有发育成熟,四肢非常娇嫩柔软,妈妈帮助宝宝练习侧翻时动作一定要轻柔,注意不要扭到宝宝的小手和小脚,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次数也不要太多,控制训练时间,以免宝宝身体不能负荷。另外家长要多采用诱导式的方法让宝宝乐于参与,不要强行翻转宝宝身体,以免让宝宝产生排斥感。

变式训练:摇晃训练

摇晃训练可以让宝宝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同时锻炼背部和胸部肌肉的力量,为下一步的翻身训练做准备。在宝宝睡醒的状态下,先让他躺在摇篮里,妈妈晃动摇篮,使摇篮的摇摆有节奏且保持较大幅度。当宝宝被摇到半空身体倾斜时,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就会努力挺直身体,背部、胸部及四肢的肌肉都会收紧。采用摇晃法时,一定要慢慢加大摇动的幅度,频率也不要太快,随时注意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有惊恐的表情就马上停止训练,不要急于求成,以免影响宝宝情绪。

训练八:仰卧翻至俯卧训练

训练对象:4~7个月宝宝

训练方法: 妈妈将玩具放在宝宝的体侧伸手够不着处,宝宝为够取玩具会先侧翻,伸手使劲也够不着时,全身再用力就会变成俯卧。这个动作要经常练习,基本上到第7个月宝宝才能翻滚。经常翻滚有助于肌肉关节和左右脑统合能力的发展。

小提示:翻身是身体多部位协调完成的大动作,正常婴儿要翻身时常会先抬起头,接下来将下肢向上方抬起,然后整个身体向翻身方向扭转翻成俯卧位,最后用上肢撑住胸部。训练时,父母可以看看宝宝翻身时是哪一部分的肌肉力量不到位,可以适时地牵或推宝宝一把,帮助他逐渐掌握整个动作。

变式训练:转脚训练

转脚训练必须建立在宝宝会以侧卧姿势睡眠的基础上,它帮助宝宝学习由侧卧翻至俯卧的动作。训练时,先让宝宝侧卧(如右侧卧),旁边放置一个色彩鲜艳或有响声的玩具或镜子,让宝宝维持侧卧姿势,然后爸爸或妈妈抓住宝宝左脚脚踝,将左脚翻转越过右脚,并碰触到床面,此时宝宝的身体会自然地跟着翻转过去,变为趴的姿势。搬动宝宝脚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柔,如果宝宝的身体没有动,可以在宝宝背后轻轻地推一把。只要宝宝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完成这个动作,就可以缩短学会翻身的时间。转脚法的训练一般每天可以训练2~3次,每次训练2~3分钟。

训练九:俯卧翻至仰卧训练

训练对象:4~7个月宝宝

训练方法: 当宝宝背部、腰部和下肢肌肉的力量较足时,可以训练宝宝从俯卧状态翻到侧卧状态,再回到仰卧状态,反复训练这个动作,宝宝可以完成从仰卧到侧卧再到俯卧状态的翻身动作,及从俯卧到侧卧再到仰卧的翻身状态。训练时,先让宝宝俯卧在床上,帮助他把双手放成向前趴的姿势,让宝宝趴着玩一会儿玩具。然后妈妈把一只手插到宝宝胸部下方,帮助宝宝由俯卧的姿势慢慢翻成仰卧的姿势。可以边推边对宝宝说“宝宝真棒,一翻就过来了”。妈妈也可以用手扶着宝宝的臀部,推着宝宝作翻身动作。

小提示:在这一过程中妈妈要注意宝宝手的摆放姿势,不要扭伤了他的手和脚。

变式训练:推转筒

妈妈把厚一些但不要太大的毯子裹在宝宝的身上,不要缠得太多,要方便宝宝手脚活动,然后推动宝宝,让宝宝体验翻滚的感觉。妈妈要注意推动宝宝翻滚时的速度。也可以增加训练的复杂程度,比如让宝宝躺在铺好的大被子上,爸爸妈妈分别抓住被子的两边交替地扯动,让宝宝在中间慢慢翻滚。这个训练可以锻炼宝宝的翻身滚动能力和平衡感。

训练十:连续翻身

训练对象:7个月宝宝

训练方法: 当宝宝能够熟练地完成以上一系列的翻身动作后,就可以开始训练宝宝的连续翻身动作了。妈妈可以使用被单、毯子等作为道具,先让宝宝躺在被单的一侧,妈妈从宝宝所在的一侧慢慢地卷起被单,带动宝宝连续地进行翻滚。这样的训练会帮助宝宝更快的学会自己滚动。

小提示:床对刚学会翻身的宝宝而言,无疑是最危险的物品。从床上滚下、坠落都容易使宝宝的头部受到严重的伤害,所以家长切不可忽视。建议爸爸妈妈可在宝宝的床边安装护栏,以避免宝宝在享受翻身乐趣的同时发生意外。

变式训练:连动翻滚

爸爸妈妈可以陪同宝宝一起做连续翻滚的训练。如让宝宝俯卧或者仰卧在爸爸的身上,爸爸自己进行翻滚,同时带动宝宝进行翻转,这个训练不仅增强了宝宝的参与热情,还能使宝宝获得安全感。同时,这个训练需要一定的技巧性,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翻滚时爸爸要与宝宝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压伤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