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新妈妈早教必读8堂课
10491000000019

第19章 感官能力不足要早行动

感官能力不足,是一种缺陷,它是感知觉能力发展的最大障碍。感官能力不足由先天及后天两大类因素造成。在宝宝出生后满4个月前父母应多留意观察宝宝,注意宝宝的各项感官功能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和最大限度的调整修复宝宝的感觉器官,从而为宝宝的感知觉发展及早期成长与智力发育铺好道路。

细心观察发现宝宝视力异常

婴幼儿不能向妈妈表述“看不清”或“看不见”等视觉问题,妈妈也无法使用标准视力表检测其视力,此时爸爸妈妈在生活中的细心观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宝宝的很多异常表现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及早发现宝宝的视力问题,以便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1.宝宝出生2周至1个月,仍对光照(小手电筒)无反应,面部不转向明亮处(窗口或灯光)。

2.宝宝出生1个月后,对周围事物表情淡漠,亲人不说话时或玩具不发出声音,则不能引起宝宝兴奋。

3.视力极低下的宝宝,常有用小手挤柔眼睛的习惯,医学上称之为“指眼现象”。

4.宝宝出生2~3个月后看上去“眼神不对劲”,如眼球不稳定,有节律地摇晃,或无目的地转动,像是在搜寻什么目标,或者瞪眼凝视却对眼前的玩具视而不见。

5.宝宝出生3~6个月后出现斜视,仅用一只眼注视目标,另一只眼偏离目标。

6.会走路的幼儿,动作笨拙、经常跌跌撞撞,躲不开眼前的障碍物。

7.宝宝看东西时有眯眼、挨得很近、怕光、歪头、偏脸等异常现象。

8.家人中有遗传眼病患者,如高度近视、视网膜母细胞瘤、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等,家族婴儿出生后要尽快到眼病遗传专科进行检查和定期复查。

3岁以前是宝宝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爸爸妈妈应掌握一些儿童视力保健常识,定期带宝宝做视力筛查。如果发现宝宝的视力异常,要及时就诊,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生活中要让宝宝养成好的用眼习惯,并注意对眼睛及视力的保护。宝宝在活动时,要尽可能保证眼睛的安全。最后,保证膳食结构合理,才能使宝宝的营养全面、均衡,保证眼球的正常发育。

尽早查出宝宝的听力障碍

造成宝宝听力障碍的原因有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先天性的原因包括听力障碍家族遗传史、妈妈怀孕时得过风疹等,后天性的原因包括宝宝早产或出生时缺氧、成长发育时服用了某种致聋的抗生素、长时间生活在高分贝的噪声环境里等。

一个健康、正常的宝宝,他的听觉及语言会按如下的进程一步步发育:

1.不满3个月的宝宝,在他的背后拍拍手,如果宝宝表现出吃惊的表情说明他的听力正常。如果他没有反应,可以重复测试几次。

2.4~6个月的宝宝能够转动他的头了。妈妈可以叫他的名字,看他是否会把头转过来,寻找您的声音。此时的宝宝还应该会主动寻找其它的陌生的或者有趣的声音。

3.6~10个月的宝宝听到任何人叫他的名字都会有反应,对身边熟悉的声音也会有反应,如:电话铃响了,吸尘器发出轰鸣。

4.10~11个月时,宝宝听到悦耳的音乐,上下肢能随音乐有节奏地运动,对语言有模仿或应答的表现。

5.1~1.5岁的宝宝能对听到的语言作出反应,当问“鼻子、眼睛、嘴在哪儿”时会用手指指点点。

如果宝宝对上述的测试没有反应,爸爸妈妈应该带他上医院去检查一下听力。需要提醒的是,绝大多数宝宝的听力都是正常的,一些听力问题有可能是暂时性的,比如宝宝正在伤风感冒或者测试时其它东西吸引了他的注意力等。如果进行了听力筛查没有通过,应进行听觉性脑干诱发电位、声阻抗等检查,以便进一步确诊。

了解宝宝天生的感知觉特点

当然,不是所有感觉的迟滞都代表宝宝的感官能力不足,这还与每个人先天的感觉能力有关。人类的每一种感觉都是有阈值的,人的“反应阈”就是对外界反应最基本的标准,反应阈高的宝宝需要更多刺激才会让他对刺激物产生反应;而反应阈低的宝宝,只要有轻微的刺激就会有所反应。宝宝也因此被分为敏感者或者迟钝者。

只有了解了宝宝天生的感知觉特点,才能在感官教育上为宝宝树立更有针对性的目标与教育方式,在日常养育过程中也能使宝宝得到更体贴到位的照顾。

触觉对于触觉反应比较迟钝的宝宝,喜欢藉由外界事物寻找刺激,例如喜欢用手摸尖锐、粗糙的地方以寻求更多的触感,或者喜欢咬手指,让自己有痛的感觉;对触觉过于敏感的宝宝,对冷热的感知也很明显,平时不喜欢别人触碰,也不喜欢洗澡,洗澡时莲蓬头喷出来的水柱也会让他觉得不舒服。

听觉 听觉敏感的宝宝对于一般的声响也会感到很刺耳,甚至表现出情绪上的烦躁,他也很容易被微小的声音吸引,在学习上容易分心;而听觉上比较迟钝的宝宝则总是听不见别人叫他,事实上他们耳朵已经接收到了声音,只是要很慢才有所反应。

视觉 视觉敏感的宝宝常常会注意到别人没注意的事,并常常会因为观察到的这些事物而影响自己的情绪。比如上课时发现同学没有穿袜子,这让他感觉很不舒服,宝宝可能会因此告诉爸爸妈妈说自己不舒服不想上课;视觉较迟钝的宝宝,则很容易对于身边的事物视而不见,比如过马路时,对于交通信号的变换显得漫不经心等,容易造成危险。

嗅觉 嗅觉敏感的宝宝对于一丁点异样的气味都无法忍受,总是向爸爸妈妈反映很多东西臭、脏,并不愿意去接触新事物;较迟钝的宝宝会经常地去触碰便便、口水之类的东西,并不因为气味不好而对散发气味的物品表现出厌恶。

味觉 味觉敏感的宝宝对于冷热很敏感,食物只要有一点点烫就会吐出来,或者汤里放很少的盐就觉得咸;味觉比较迟钝的宝宝,对于味道不同的食物的反应基本相同,这让爸爸妈妈往往不知道自己烹饪的食物会不会过咸或过甜。

无论宝宝的先天气质如何,最重要的是后天的培养,生长环境、教育方式是决定宝宝后天成才的关键。爸爸妈妈首先要客观的承认宝宝较别人敏感或迟钝的事实,不要勉强宝宝去接受自己不喜欢触碰或听闻的事物,而要以顺其自然的态度来一步步调整宝宝的感官。平时,要有的放矢的对宝宝进行引导与训练,帮助宝宝建立更适合他自己的生活模式和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