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必懂的卡尔威特教育法
10488200000045

第45章 规范孩子的品行从父母开始

名誉虽然是一种表面的东西,它并不是一个人品行的最终原则和标准,但它离品行的真正原则和标准是很近的。孩子还小,不会用理智和理论知识去明辨是非,而名誉则可以用来指导孩子的行为和鼓励孩子按照正确的标准行事。

孩子生活在父母身边,应该了解自己的孩子,应该懂得自己应当采取什么方式去赞扬或责备孩子。在小卡尔小的时候,只要他做了好事,卡尔就及时给予表扬:“好!做得好。”有时当着亲戚朋友的面也表扬他:“小卡尔今天有一件事做得很好。”当然,卡尔对孩子不会过度表扬,以防止他有自大的情绪,也不会大张旗鼓地张扬这些事,只是对少数与他接触的人提及。

在小卡尔稍大一些时,卡尔就教他背诵一些有关道德的诗歌。他认为,德国有很多歌颂仁爱、友情、亲切、有度量、勇气、牺牲等良好品德的诗篇,这些在培养孩子品德和善行方面都是极好的宝贵财富。他一直让小卡尔多接触这些美好的诗歌。小卡尔在很小时就可以背诵许多优秀的篇章。

卡尔还为小卡尔做了一个“行为录”,将他做的好事记到上面留做永久的纪念,目的就是为了鼓励孩子。这一措施使得小卡尔立志要一辈子多做好事。在孩提时代,小卡尔总会为自己的好事上了“行为录”而兴奋,当小卡尔每每翻看这本册子时,他的脸上都会露出幸福的笑容,相信这些可以成为孩子最幸福的回忆。

在培养小卡尔的品行上,卡尔与培养其他好习惯一样也从不强迫他去做什么,而是将功夫下在让他以此为乐,让他从做好事和克制自己中体会到喜悦。当然,让孩子理解和记住这些喜悦并不是一件易事,不过也不是决不可能的事。卡尔坚信,只要耐心教育,孩子一定能够从品行和克制中寻找到自己的乐趣。

生活中,很多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碰到一大堆问题:“孩子为什么说谎?”“孩子为什么任性?”“为什么他残忍地对待小动物?”面对这些问题,父母感到既困惑,又狼狈,他们常常难以相信自己会教育好这些小机灵。也有的父母说我几乎倾尽全力教他,却不知他这些没有道德的行为如何改正,他一点也不善良,也不懂得体贴人,还有那么多不听劝、不悔改的坏行为。为此,很多父母往往会痛苦地说:“唉,早知今日,不如不让他来到这世上。”但不管是怎样的感叹,卡尔坚信,只有不当的教育,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

卡尔·威特指出,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规范而随心所欲地生活。社会规范不是一种空洞的概念,而是一种行为法则,包括我们所形成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孩子最初的约束来源于身边最亲近的人,只要身边的人善良、公正和有责任感,美德就会在孩子身上生根发芽。

作为父母不应仅仅教他们如何安排自己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关怀他们的成长,真正表里如一地成长。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6岁之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的好,以后只需顺势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移,态度坏了不易变。这些儿童进到学校里,教师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经形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是事倍功半”。

卡尔同其他家长一样,希望把孩子培养成善良、有责任感的孩子。他认为,弄清美善、公正的概念,对孩子在未来的人生成长中,成为公正和善良的人非常重要。只要家长在这方面稍加放松,不良习性就会乘虚而入。一个丧失良知的孩子,会伤天害理,冷漠,没有任何同情心,以致成为社会的罪人。他们认为伤害他人,扰乱社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当他们的罪行被社会揭露时,人们会感叹,这原本也是一棵可以成材的小树,却不知在哪个季节浸染了病毒?当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这样时,一边痛心疾首,一边捶胸自问:为什么我的孩子会是这样?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树大自然直”不需要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一俊遮百丑,甚至对孩子的一些不良意识和不良行为习惯,也不以为然,还说都是一些小毛病,大了就好了。大了怎么样了呢?这些都是前车之鉴。智力培养是应该的,但品德教育也不能忽视,它关系到一个孩子成人后人品的问题,我们不能倾其所有却将孩子塑造成一个禽兽不如的东西。

卡尔认为,简单的奖惩对于孩子学会分辨是非毫无用处。孩子某件事情做好了,做成功了,就给他奖励;如果事情办砸了,就横加惩罚。这种简单的方式,是父母一种不愿意花时间精力教育孩子的表现,也是—种不负责任的逃避行为。如果孩子一旦发现了这种规则,就立刻掌握了父母的衡量尺度,他也会采取一些对付的办法。这样,孩子心目中只有这种奖惩或交换的关系。作为父母,如果不做认真分析,无视孩子的内心世界,不对症下药地加以教育,就不可能使孩子明辨是非,奖惩一旦改变,便没有任何理由要他继续坚守原有的规则。

卡尔还指出,惩罚只是—种短期、表面有用的东西,对真正教养孩子毫无意义。孩子只是这样认为,这样做了可以有奖励,那样做了要受惩罚,这跟真正地明辨是非截然不同。所以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卡尔总是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让他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让他真正感到行善的乐趣,而决不停留于简单的奖励或惩罚。

卡尔主张,只有让孩子的品德、健康、才能都得到良好发展,才是培养人的理想境界。只重视孩子的身体,他将会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只重视智力,孩子则会弱不经风。然而,只重视品德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是父母的翻版。

“任何坏人也不是出于本人意愿成为坏人的。”孩子的一切行为都要以行善为宗旨,如果成为坏人,那是父母的教育没有产生良好的效果。

卡尔·威特告诫所有的父母,应教育孩子从小就爱劳动、好学深思、关心和同情他人。这样,孩子一定不会成为坏人,而会成为幸福的人。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年轻的家长们,在你们的孩子还处在品德的可塑期时,不要忘记孩子品德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