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必懂的卡尔威特教育法
10488200000024

第24章 对待孩子要是非分明

对孩子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或不正确的行为,家长应该态度明确,向孩子说明哪些行,哪些不行。对于那些不行的,即使孩子再三要求也不能满足。这样孩子会逐渐地产生出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的潜意识,这对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很有益处。

孩子常常会提出一些不应该提出的要求。例如,在上街之前,明明向他讲清楚了今天不买玩具,可是一到商店,看到橱窗里的玩具,他就非要买,不然就又哭又闹,赖在地上不走。这时,家长必须坚持原则,说话算数,向孩子讲清道理,不能依从他,并且赶快把孩子带走。尽管他还依依不舍,也无可奈何。使孩子明白事先讲定的话应该守信用,无理的要求是不能得逞的。这样他就会渐渐地懂得在生活中还有“可以”、“不许”、“应该”等一些概念,是非分明,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卡尔认为,对待孩子,要是非分明,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一切都要认真,这会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不允许的事,开始就不要放松,这样对孩子就不会产生什么痛苦。有时答应,有时不答应,反而会给孩子带来痛苦。

教育孩子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平时定好制度,认真对待。

有些父母,他们经常出尔反尔,反复无常,不能始终如一。有时允许,有时却又禁止。久而久之,孩子的潜意识里就会产生父母的“禁律”是可以打破的观念。父母对自己的言行都不负责,不认真,怎么可能要求孩子认真呢。

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对事物的好坏有一个始终如一的标准。没有一个始终如一的标准是教育孩子的大忌。

卡尔·威特说:“作为父亲,我有责任和义务教儿子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在孩子幼小之时,成年人对他们的影响是很深的。如果小时候对他们要求放宽的话,那种烙印会在他们心中很深很深,稍大后再严格,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在小卡尔两岁的时候,卡尔就开始从细微之处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使在餐桌上,孩子也会受到严格的教育,他告诉小卡尔,盛入自己盘中的食物一定要吃光,这既能培养他节俭的意识,同时又给他一种磨炼。

如果小卡尔想吃水果或点心,不论有多大诱惑力,卡尔都要求他必须先吃完饭菜。在这个问题上他毫不通融。

由于卡尔和妻子对孩子正确行为的反复训练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小卡尔就自然地把遵守适当规则当成了习惯。

卡尔希望小卡尔在生活中能够确立做事有度的意识,他也一直按照这样的原则去教导小卡尔。要求他诚实、守信、准时,因为这些都是优秀者应具有的品质。

卡尔认为,父母的言行一致、赏罚分明,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效果。如果要求孩子不说谎话,家长自己就要以身作则;如果是事先与孩子定好的制度,父母就要认真对待。

卡尔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在一次散步中,我发现有一件事令人深省。邻居史密斯太太发现女儿的裙子被弄脏了,她生气地冲着女儿大声责骂。女儿大哭以后,她又以一小块点心来哄孩子。我问史密斯太太:“你为什么责骂女儿呢?”“她总是这样经常弄脏自己的裙子。”史密斯太太这样回答。但当我问她给女儿点心的用意时,史密斯太太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回答。小女孩当然知道她为什么会被母亲责骂,但不知道为什么挨了骂后她又得到了点心。母亲这样的做法,让女儿弄不清是非,对她的成长造成严重影响。

卡尔对孩子很少奖赏,但它们一旦实施确实对孩子有着重要的作用。他对小卡尔的奖赏绝不会只采取物质形式,更多的是让他体会到奋斗与创造的真正喜悦。

他时常教育小卡尔,学习是为了他自己的成长,而家务活则是每个家庭成员必须履行的职责。如果小卡尔在完成任务时,有相当出色的表现,卡尔就会给他一定的物质奖赏,还会带他去一个他向往的地方。

惩罚孩子,卡尔一向讲究原则。他一定要让孩子心服口服地接受惩罚,否则惩罚便失去了教育的作用。惩罚之前,他总会给小卡尔警告,他犯错之后卡尔一定言出必行,并说明惩罚他的原因。

他认为,让孩子懂得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产生不同的后果,日积月累,他一定会养成认真的习惯,不会马马虎虎。他曾经对小卡尔说过:“你必须早上按时起床,否则我会认为你是放弃你的早餐,你要为你的行为负责。”事实上,卡尔也是这样做的。一次小卡尔起床晚了。当他来到餐桌前时,卡尔夫妇早已经收拾了餐具与早餐。小卡尔看着父母,想做解释,但卡尔首先开口对他说:“真遗憾!我也很想把牛奶和面包留在你的位置上,但我们以前有过约定,我不能随意破坏它。这只能怪你自己。”

教育孩子,要是非分明,不姑息,不迁就。从孩子学话开始,对他的言行举止都要明确指出“对”或“不对”,使孩子对客观事物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