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没有坏孩子只有坏方法
10486400000009

第9章 告诉孩子“你这样做真有意思”

兴趣是对某些事物的喜好和偏向。面对自己有兴趣的事情,人们往往会全身心投入并且乐在其中。我们不要以为小孩子是完全的白纸一张,他们也有自己的兴趣,而且这些兴趣往往带有更浓厚的个人和感性色彩。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从孩子牙牙学语时,他们就会显示出不同的偏好:有的喜欢涂鸦,有的喜欢唱歌,有的喜欢做手工,有的喜欢拆装小机械……孩子的兴趣之苗一旦破土而出,家长就要细心引导和精心呵护,不要让其因“杂草”侵扰而枯萎。

孩子们的兴趣,在家长眼中并不总是那么“可爱”。比如,有很多小女孩在童年时期喜欢给玩具娃娃做衣服,她们往往会心血来潮地搬出一堆布头,摆弄上大半天,弄得家里乱七八糟。而我们的家长呢?眼看着自己精心整理好的床铺和屋子被弄得凌乱不堪,忍不住会埋怨甚至指责孩子。其实,爱做手工不正是女儿心灵手巧的表现吗?孩子们在这种游戏中,不仅增强了动手的能力,还能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还会陶冶审美情趣。纵使她们手工制作的经验不足,制作现场显得“狼狈”了一些,我们也应该尽量宽容。比起指责和埋怨,不如多为孩子的兴趣做一点什么:找出一张大桌子让她做手工,多为她搜集一些零碎的花布料,为她自己做出的玩具娃娃拍一组“时装照”……此刻你的宽容和理解,说不定会让孩子一辈子铭记在心。

有一位父亲曾经每个周末都带着孩子去植物园。他的孩子很喜欢一遍一遍观察植物园里那些他早已看过的花草。很多人都不理解,首先是对这个孩子的兴趣,接下来是对这个家长的耐心,甚至还有人怀疑这个孩子的性格是否有什么缺陷,可是这位优秀的父亲,就是一遍一遍极度耐心地带领着孩子去观察,去了解。直到有一天,父亲在孩子课本的一角发现了画的植物,几乎每一幅都一样。好奇的父亲问孩子:“你为什么要画这么多完全一样的花草呢?”孩子回答说:“不,爸爸,它们都不一样。”在孩子的指点下,父亲才发现,原来每一株花草都有细微的区别,有的表现在枝干上,有的表现在根茎上,有的则细微到了叶片的形状……孩子的观察深入、细致到了这样的地步。这时,这位父亲才明白过来,每个周末的观察,原来有这样的收获!他庆幸自己当时的耐心和信任。后来孩子慢慢长大,遵循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植物画师。每当有人惊叹于他的专业和细致时,他都微笑着说:“谢谢我的父亲。”

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尊敬孩子的爱好,并且对孩子的所作所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孩子:你做的事情,我看见了,你做得真有意思!这是一种无形的鼓励,也是一种无声的支持,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很难感到孤独,也不会觉得无助,他们觉得自己的爸爸妈妈和自己是站在一起的,所以会更专注于自己的发现和获得。

人的一生,不就是对陌生世界的发现吗?让你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吧,并且在发现与获得中感受到快乐与满足,这会是他一生受用的。不过,有些家长也常常会强迫孩子去做他们并不感兴趣的事情。这一类做法并不明智,只要孩子的兴趣不是有害的,我们就应该尊重它——无论这个爱好是否是家长本人的喜好。

西晋时,左思的父亲非常喜欢书法,于是他一心想让儿子也学书法。可左思对书法并不感兴趣,即使父亲重金请来名师指导,他在书法方面也学无所成。后来,父亲又让儿子学习弹琴,结果左思学了很长时间都弹不出一支像样的曲子。有点失望的父亲这才意识到,自己并不能完全左右孩子的兴趣,于是任由左思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左思的兴趣在哪里呢?原来他喜好文学而且记忆力很好,博闻强记之下对文学作品有着超出常人的领悟能力。后来他学会了赋诗,从此在文学之路上如鱼得水,进步神速,不出几年,就写出了《三都赋》、《咏史诗》这样的千古名作,成为西晋著名的文学家。

试想一下,如果左思的父亲不曾想通,依旧凭着自己的意愿强迫左思去学书法或是弹琴,那么最终会多一个书法家或是音乐家吗?恐怕不会,但可以肯定的是,历史上会因此少一个文学家。

因此,对家长来说,珍惜孩子的天分、兴趣,有原则地加以引导,才是最为正确的道路。不过也应该注意,尊重孩子的兴趣,并不等于放纵孩子。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差,因此要适当地引导和协调他们的兴趣,防止他们在兴趣上过于偏颇,或陷入不良的兴趣中不能自拔。

孩子的特点是好奇心强,而且兴趣广泛。当家长面对孩子一日比一日沉迷于电视、网络和电游的时候,作为父母,该如何对待孩子的兴趣爱好呢?孩子对待新鲜事物往往会有一种难以压抑的好奇心理,而且在对事物产生了兴趣以后,孩子往往会痴迷于这个事物,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这上面。

在美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它告诉父母们如何对待孩子的兴趣。

在孩提时代,“飞机之父”莱特兄弟就对天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到了晚上,他们看见挂在天上的月亮,就想用手去摸一摸。于是,他们常常爬到树枝上或是房顶上,踮起脚尖儿去摸月亮,结果有好几次被重重地从树上摔了下来。

当他们的爸爸知道这件事情后,不但没有斥责他们,而且还鼓励他们说:“孩子,骑一只大鸟,去摸摸月亮吧!”

父亲的话给了小兄弟莫大的鼓舞,他们对太空的探索欲望和兴趣更加浓厚了。从此后,一种“腾空摘月”的理想便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他们渴望着早一天制造出这样一种凌空搏击的神鸟,骑着它去摘那又大又圆的月亮。

在两兄弟长大以后,儿时被家长鼓励的梦想开始发芽成长。在两兄弟的刻苦钻研下,闻名于世的首架飞机研制成功了,他们真的驾驶着自己制造的飞机翱翔于万里碧空。

俗话说:“强扭的瓜儿不甜。”既然是孩子的兴趣,必须是发自孩子内心的爱好,而绝不是父母的强迫命令和个人意志。所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应顺其天性,顺其自然,正确疏导切忌主观武断,非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爱好”。强制孩子,其结果往往因适得其反而事倍功半。所以说培养孩子的兴趣只能依照小孩本性,不强求不扭曲,让其自然发展。

当然,让其自然发展并非无需管教,而是把有效的生活知识传递给他们并引导他们在正确的轨道上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是把他们限制在某一点上,也不是让他们重复一些可以避免的愚蠢的错误。这里有个“度”,父母们用心去把握,才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自然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