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季节都有它的特“色”:春天是迷人的翠绿,夏天是清透的水蓝,秋天是灿烂的金黄,冬天是耀眼的银白。在美丽的四季风景中,不仅有大自然的千变万化,还有人们无比期待的节日。
诗海漫步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出处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释义 榈巷庭院落满了树叶,感慨已经是秋天了。
“残暑蝉催尽,新秋雨雁来”
出处 唐·白居易《宴散》
释义 蝉催着夏日渐渐逝去,雨水和大雁暗示着秋天即将来到。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出处 唐·刘禹锡《秋词》
释义 自古以来,人们(诗人雅士)每逢秋季,就会抒发自己悲伤、寂寞、愁苦的情思,可是我觉得秋日要胜过春天。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出处 唐·杜甫《夏夜叹》
释义 夏天不热的晚上太短了,把窗户打开,凉快一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出处 唐·杜牧《清明》
释义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出处 唐·韩翃《寒食》
释义 春日的长安,无处不飞舞着落花;寒食节,御苑的柳枝在东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诗句将落花漫天、柳絮飞扬的暮春景色展现了出来。春城:指春天里的长安城。花:亦解作柳絮。御:御苑。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出处 宋·苏轼《赠刘景文》
释义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色是在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出处 宋·赵师秀《约客》
释义 黄梅时节,家家户户都被裹在濛濛雨雾中,长满青草的池塘里,到处是一片蛙声。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出处 宋·王安石《元日》
释义 刚刚升起的太阳照耀千家万户,把刚贴的春联映射得更加灿烂夺目。形容一派万象更新的气象。瞳瞳日:红日初升。总把:都把。桃:桃符,春联。
“湖上小桃三百树,一齐弹泪过清明”
出处 清·郭糇《积雨》释义 就连湖上的小桃树都在纷纷为清明落泪,更何况是对已故的亲人呢?弹泪:清明前后多雨,桃花瓣上颗颗雨滴似泪珠满挂。
名句拾遗
“履霜,坚冰至”
出处 《易经·乾传·坤》
释义 踩到秋天的霜时,冬天冰冻的日子要到了。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出处 《左传·昭公四年》
释义 冬天不会过于温暖,夏天不会特别寒冷,春天没有寒风,秋天没有久下不停的雨。愆阳:过于温暖。伏阴:夏寒。凄风:寒风。苦雨:久下不停的雨。
“春之日,我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
出处 唐·白居易《冷泉亭记》
释义 春天的时候,我爱它花草芳香、草木茂盛,可以吸入新鲜的空气,使人心情舒畅。薰: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又泛指花草的香气。
“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
出处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释义(一个季节的开始都有自己的特点)鸟儿的鸣唱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打雷意味着夏天的开始,秋蝉鸣叫意味着秋天的到来,狂风呼啸意味着冬天已至。
“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橘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宜精神百倍”
出处 明·洪应明《菜根谭》
释义 夕阳西下时,天边的晚霞光彩夺目,而一年即将过去时,金黄色的橙橘更是芳香四溢。
“暑极不生暑而生寒,寒极不生寒而生暑”
出处 清·魏源《默觚·学篇七》
释义 夏天到了最热的时候,就不会再生出热,而只能生出寒冷;冬天到了最冷的时候,也不会再生出寒冷,而只能生出酷热。比喻事物发展到顶点就会向其对立面发展。
谚语集锦
“冬至夜里一块肉,譬如不冬至”
释义 冬至夜吃的东西特别补身体,可增强抗寒能力使你感觉到似乎冬天还没到来。
“一年之计在于春”
释义 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春不分不暖,夏不至不热”
释义 春分不到天气不温暖,夏至不来天气不炎热。
“春打六九头”
释义 立春多在六九开始的一个时间段。冬至开始记九,冬至与立春间隔时间相对固定,往往在六九前后。此谚语是为了便于记忆。
歇后语荟萃
“高山上的松柏——四季常青”
释义 高山上的松柏,每个季节都生长得青翠碧绿。
“大地回春——百花齐放”
释义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三十晚上盼初一——指日可待”
释义 三十晚上盼初一,不久就可以实现。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
“端午节吃粽子——皆大欢喜”
释义 端午节吃粽子,人人都高兴满意。皆:都。
“三十夜熬稀粥——不是过年的样子”
释义 指不符合规矩准绳。样子:供人效法、模仿的榜样和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