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就是要“动”。只有运动、锻炼,才可使各器官更加协调,动作更加灵活,大脑更加聪慧,心脏的收缩更有力。可以说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但不要运动过度,只有科学运动才能起到健全体魄、防病防老、延长寿命的作用。
诗海漫步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出处 《诗经·国风·陈风》
释义 我的四马齐驾起,株邑郊外好休息;驾上四匹马驹子,早餐要在株邑吃。比喻郊游野炊是不错的运动方式。
“纳爽耳目变,玩奇筋骨轻”
出处 唐·刘禹锡《秋江早发》
释义 呼吸清爽的空气可以让人耳聪目明,玩赏奇特的景观可以让人筋骨轻松。纳:吸收,吸取。玩:玩赏。比喻人应该经常到户外运动,既可以呼吸新鲜空气,也可以观赏风景,舒缓疲劳。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
出处 唐·韦应物《东郊》
释义 整年拘束官署之中实在烦闷,清晨出去郊游顿觉精神欢愉。局:拘束。旷清曙: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畅。
“故故小劳君会否,户枢流水即吾师”
出处 宋·陆游《书意》
释义 常常活动活动身体可保持健康,这是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道理。故故:常常。户枢:门的转轴。户枢流水:指“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师:效法。
名句拾遗
“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出处 《吕氏春秋·达郁》
释义 人的形体不做任何运动,则精气就不会有效地输布和流动。精气如不能流动则可导致气血郁滞不畅。也就是说,人的一生气血必须要流畅,要想气血流畅就得依靠运动。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出处 《吕氏春秋》
释义 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都是由于不停地运动。枢:木门上的转轴。蠹:蛀虫。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
出处 《三国志·华佗传》
释义 人的身体应得到运动,但不能运动得太疲倦。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
出处 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
释义 身体需要经常劳动,进食不宜过量。欲:需要。
“调和筋骨,有运动之方;均齐劳逸,有作息之则”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
释义 适当的运动使筋骨协调,有规则的作息使劳逸平衡。方:方法。则:规则。
“能动能静,所以长生”
出处 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
释义 有动有静,可得长生。
“劳苦胜于逸乐”
出处 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
释义 劳苦比舒服更利于养生。
“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
出处 唐·孙思邈《摄养枕中方》
释义 饭后行走百步,有益于人的健康。
“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做,行之有常,并不因疲,日益精壮”
出处 明末清初·颜元《言行录》
释义 养生的举措好莫过于经常运动,早起晚睡,振作精神,经常找事做,经常去运动,并不因而疲乏,且身体日益精壮健康。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出处 《素问·上古天真论》
释义 每夜安卧后清晨起床,即于庭院中徐缓散步。
“养身莫善于习动”
出处 明末清初·颜元《言行录》
释义 保养身体的最好方法是养成爱运动的习惯。
“精神不运则愚,血脉不运则病”
出处 明·高濂《遵生八笺》
释义 不用脑思考的人就慢慢变得愚蠢,不运动、血液循环不畅通的人就会生病。
谚语集锦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释义 在冬季最寒冷的三九天要锻炼,在夏季最炎热的三伏天要锻炼。“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约在一月中下旬。
“散步所以养神”
释义 散步是保养神气的方法。
“少时练得一身劲,老来健壮少生病”
释义 年少时多锻炼身体,年迈后身体健壮,很少生病。
“好静不好动,眼花耳朵聋”
释义 静养而不运动,眼睛花耳朵聋。
“常用的刀不锈,常练的人不病”
释义 经常使用的刀不生锈,经常锻炼的人不生病。
“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释义 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苦寻找成仙的秘方呢?比喻运动使人健康长寿。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释义 说明饭后稍加锻炼,有益养生。
“千金难买老来瘦”
释义 再多的钱也买不来老来瘦。千金:极多的钱。
“脑子不怕用,身体不怕动”
释义 脑子越用越灵活,身体越动越健康。
“懒惰促人老,勤练可长寿”
释义 懒惰使人越发苍老,勤于锻炼使人长寿。
“田靠种,人靠练”
释义 田地靠耕种,身体靠锻炼。
“锻炼身体三件宝,日光、空气和清水”
释义 锻炼身体需要三件宝贝,阳光、空气和清水。
歇后语荟萃
“长城上跑步——大有奔头”
释义 比喻大有前途。
“跑步比赛——你追我赶”
释义 跑步比赛中,你追我赶。比喻争先恐后。
“八十岁的老头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
释义 本指八十岁的老汉吹打时气力不支,转以形容人呼吸急促力不从心。
“乾隆下江南——游山玩水”
释义 比喻要经常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