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郑国
秦人作为主要根据地的关中地区,是当时农耕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关中自沂水、雍城以东至河水、华山,膏壤沃野千里,《禹贡》称之为“上田”,周人在这里多年经营,百姓有经营农耕业的悠久传统,也有丰富的生产经验。至于秦王政的祖先秦文公、秦德公、秦穆公以雍城为中心,又联系了西方陇地和南方蜀地的商业往来。秦献公曾经居于栎阳,北方戎狄和东方三晋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汉书·地理志下》说,秦地面积相当于天下的三分之一,民众人口不过百分之三十,然而这一地区的资源和物产,却占据了天下的百分之六十,在全国经济体系中居于异常重要的地位。
关中因为经济的富足,被称为“天府”,又号称“陆海”,被看作九州中最富庶的地方。也就是说,在全国各经济区之中,最为富饶。关中的经济地位,在嬴政当权的时代,又实现了新的跃进。这种进步的直接原因,是水利事业获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因为在秦始皇统治初年,郑国开凿水渠,引泾水灌溉田地,于是沃野千里,民以富饶。
郑国,是韩国的一位水利工程师。
韩国是秦国的东邻。战国末期,在秦、齐、楚、燕、赵、魏、韩七国中,当秦国国力蒸蒸日上,虎视眈眈,欲有事于东方时,首当其冲的韩国,却孱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随时都有可能被秦并吞。韩国畏忌秦国,但是又不能不时时讨好秦国。韩国当权的人经过仔细商议,认为最好的办法是献重金以贿赂,因此出卖韩国的美人。美人价钱很高,诸侯各国都不能买,倒是秦国用三千金买了去。于是,秦国得到了韩国的美人,韩国又把这三千金返给了秦国。秦国因此更加轻视韩国。
这一回,韩国的执政者们又想出了一条“疲秦之计”。韩王派郑国到秦国去,说服秦王兴修水利。期望通过大规模的工役,来消耗秦国的国力。郑国建议,开凿一条西引泾水,东通洛水的渠道,使关中大片土地得到灌溉条件。秦国有重视水利的传统,关中又因降水量有限,以往经常发生旱灾。秦王政于是采纳了郑国的建议,并指定郑国担任这一工程的设计者和主持者。这一年时公元前246年。
这条水渠的开通,调用了大批的劳动力,国库的财力也损耗不少。工程正在进行之中,韩国“疲秦”的计谋被揭露,郑国作为韩国奸细被捕。秦王政要杀掉郑国,中止这项水利工程。
郑国在面临死刑的时候又大胆进言。他说,韩国最初的动机,是想借修渠工程消耗秦国的人力和物力。但是事实上,这条水渠如果开通,又确实会给秦国带来十分明显的利益。在工程进行期间,秦军对韩国的攻势可能会因此减弱,但是这只不过延缓韩国几年的寿命而已。然而工程如果一旦完成,却可以为秦国建万代之功。
秦王政被郑国的这番话所打动。他决定不杀郑国,命令他按照原来的计划主持这项水利工程。
这条水渠修成之后,果然给秦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条件,秦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从此关中为沃野,再也没有灾年,秦国因此更为富强,最终完成了兼并诸侯的事业。
这条水渠,就是著名的郑国渠。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泾河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就进入关中平原。平原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平原地形特点是西北略高,东南略低。郑国渠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地形,在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干渠,使干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区最高地带,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可灌田四万余顷。
延伸阅读
战国末年,秦国的4万余顷,约合今天的2.8万余顷。有些学者认为这个数字不实。他们从今天泾水年均流量约50多立方米/秒,而每个流量只能溉田200顷出发,说郑国渠最多只能溉田万顷上下,所谓4万顷,当是郑国虚报。郑国因为欺骗,已经得罪秦国一次,看来他不会再有胆量进行第二次欺骗。郑国渠溉田面积较大,疑与以下两种情况有关。一是历史上的雨量多有起伏,不能以今律古。据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载,东周秦汉为我国气候的偏暖期,南方温湿气流北移,北方雨量增多。《史记·货殖列传》有“渭川千亩竹”的记载,竹性喜温湿,也证明了秦汉时关中平原雨量比今为多。二是古今作物不同。古代关中主要作物为耗水量少、耐干旱的粟和黍,而唐以后以耗水量较多的小麦棉花等为主。秦汉时,以较多的水量来灌省水的作物,溉田面积当然会大大超过今天。
世界历史大事记
公元前246年夏天,刚继承埃及法老之位不久的托勒密三世率军从叙利亚南部出发,入侵塞琉古帝国。经过两代托勒密的励精图治,托勒密王朝已经是那个时代欧亚大陆最强大的帝国之一,整个东地中海包括希腊本土和小亚细亚,都有大量直属领地给帝国提供兵源,在商业和文化上更是远远超过了和他敌对的马其顿王国和塞琉古帝国。著名的学者和诗人卡利马库斯(Callimachus)声称当时的托勒密王朝拥有20万步兵,8万骑兵,2000艘三列桨战舰,这个数字无疑是大大夸张的。现代学者则认为托勒密王朝的常备军在8万人左右,这也是非常可观的数字了。毕竟这些军队都是希腊和马其顿裔的,亚历山大东征时候带出的军队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