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影响世界的100个演说(上)
10482100000050

第50章 庶民的胜利——在天安门集会上的演说

〔中国〕李大钊

演说者李大钊(1889~1927年)是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是杰出的无产阶级理论家、宣传家,曾在各种场合发表大量演说,口才极好,他的讲话很受听众欢迎。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战败而告结束,15日北京大学在天安门前举行大会,李大钊发表了这篇演说。

“精彩演说辞”

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这像一股强劲的东风吹遍神州大地。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李大钊便是这些先进分子中杰出的一位。《庶民的胜利》是其思想观点的投影。它热情地歌颂了十月革命,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新的革命方向。它如同第一声春雷,成为促成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的重大的精神力量。它以其震聋发聩的真理之声,呼唤着沉睡的中华觉醒,召唤着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起来革命。

我们这几天庆祝战胜,实在是热闹的很。可是战胜的,究竟是哪一个?我们庆祝,究竟是为哪个庆祝?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盟国的武力,而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哪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而是全世界的庶民。我们庆祝,不是为哪一国或哪一国的一部分人庆祝,是为全世界的庶民庆祝。不是为打败德国人庆祝,是为打败世界的军国主义庆祝。

这回大战,有两个结果:一个是政治的;一个是社会的。

政治的结果,是“大……主义”失败,民主主义战胜。我们记得这回战争的起因,全在“大……主义”的冲突。当时我们所听见的,有什么“大日耳曼主义”咧,“大斯拉夫主义”咧,“大塞尔维主义”咧,“大……主义”咧。我们东方,也有“大亚细亚主义”、“大日本主义”等等名词出现。我们中国也有“大北方主义”、“大西南主义”等等名词出现。“大北方主义”、“大西南主义”的范围以内,又都有“大……主义”等等名词出现。这样推演下去,人之欲大,谁不如我?于是两大的中间有了冲突,于是一大与众小的中间有了冲突,所以境内境外战争迭起,连年不休。

“大……主义”就是专制的隐语,就是仗着自己的强力蹂躏他人欺压他人的主义。有了这种主义,人类社会就不安宁了。大家为抵抗这种强暴势力的横行,乃靠着互助的精神,提倡一种平等自由的道理。这种道理,表现在政治上,叫做民主主义,恰恰与“大……主义”相反。欧洲的战争,是“大……主义”与民主主义的战争。我们国内的战争,也是“大……主义”与民主主义的战争。结果都是民主主义战胜,“大……主义”失败。民主主义战胜,就是庶民的胜利。

社会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失败,劳工主义战胜。原来这回战争的真因,乃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的界限以内,不能涵容他的生产力,所以资本家的政府想靠着大战,把国家界限打破,拿自己的国家做中心,建一世界的大帝国,使其成一个经济组织,为自己国内资本家一阶级谋利益。俄、德等国的劳工社会,首先看破他们的野心,不惜在大战的时候,起了社会革命,防遏这资本家政府的战争。联合国的劳工社会,也都要求和平,渐有和他们的异国的同胞取同一行动的趋势。这亘古未有的大战,就是这样告终。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世间资本家占最少数,从事劳工的人占最多数。因为资本家的资产,不是靠着家族制度的继袭,就是靠着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垄断,才能据有。这劳工的能力,是人人都有的,劳工的事情,是人人都可以做的,所以劳工主义的战胜,也是庶民的胜利。

民主主义、劳工主义既然占了胜利,今后的世界人人都成了庶民,也就都成了工人。我们对于这等世界的新潮流,应该有几个觉悟:第一,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有了母亲诞孕的劳苦痛楚,才能有儿子的生命。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这等艰难,是进化途中所必须经过的,不要恐怕,不要逃避。第二,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而不可抵抗这个潮流。人类的历史,是共同心理表现的记录。一个人心的变动,是全世界人心变动的征兆;一个事件的发生,是世界风云发生的先兆。1789年的法国革命,是19世纪中各国革命的先声;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第三,须知此次和平会议中,断不许持“大……主义”的阴谋政治家在那里发言,断不许有带“大……主义”臭味,或伏“大……主义”根蒂的条件成立。即或有之,那种人的提议和那种条件,断归无效。这场会议,恐怕必须有主张公道破除国界的人士占列席的多数,才开得成。第四,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我们应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工人的机会,不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强盗的机会。凡是不做工吃干饭的人,都是强盗。强盗和强盗夺不正当的资产,也是一种的强盗,没有什么差异。我们中国人贪惰性成,不是强盗,便是乞丐,总是希图自己不做工,抢人家的饭吃,讨人家的饭吃。到了世界成一大工厂,有工大家做,有饭大家吃的时候,如何能有我们这样贪惰的民族立足之地呢?照此说来,我们要想在世界上当一个庶民,应该在世界上当一个工人。

诸位呀!快去做工呵!

“演说辞欣赏”

本篇演说热情奔放,格调高昂,语言精练,措辞犀利,逻辑严密,层次清晰,观点鲜明,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庶民的胜利》是李大钊著名的演说之一,是一篇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的政治演说。

这篇演说高瞻远瞩、主题鲜明、条理清晰、论证有力,具有非凡的气度。在演说中,李大钊充分展现了其善于发现问题、分析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他在演说中一针见血地提出问题:“欧战的胜利究竟是谁的胜利?”尖锐犀利,他运用马克思唯物史观分析了战争的根源、性质和结果,在分析问题时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并且得出一个光明的结论,即“全世界庶民”的胜利,并进一步为中国的革命指出了新的方向。

在这篇演说中,李大钊由于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探讨问题的,所以这篇演说具有了高瞻远瞩、居高临下的气势和气度,提出问题一针见血、尖锐犀利,分析问题如庖丁解牛、鞭辟入里,逻辑性很强,很有说服力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