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狄仁杰评传
10479400000002

第2章 序二

狄仁杰,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字。千百年来,无论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文人学子、农人贩夫,无不对他交口称道。

一个历史人物能够得到各类不同阶层的人们对他众口一辞的赞颂,这种现象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有趣问题。有人称他为大唐名相,唐代近3年的历史中,曾涌现出了大批的宰相,称得上名相的为数不少,哪一位的知名度能有他高?也有人称他是断案如神的清官,可他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显然非哪一个精熟刑律、善于推按的官吏所能相比。

从久视元年,狄仁杰辞世以来,有关他的事迹的传播便以各种形式迅速地展开了,历代都有一些政治家、文学家、学者在自己的作品中。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语言对他进行了评论和颂扬。老百姓们也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来纪念这位先贤,这就是捐资立碑或修建祠庙,凡狄仁杰做过地方官的地方,无不出现过此类建筑。随着漫长时光的磨砺,这些碑石和建筑今天已不可见了,然从方志的记载来看,直到清代它们大多还存在。自唐代以来,经历了多少次改朝换代,它们依然能够得到人们的爱护和修葺。顽强地存在了千余年时间,这不能不说也是一个奇迹。这种现象的产生,如果不是出于人们对狄仁杰的尊崇和敬仰,此外恐怕很难有其他的解释。

除了史籍对狄仁杰事迹的记载之外,早在唐代有关他的事迹的传说,便不断地出现在传奇小说之中。在辉煌灿烂的唐诗中,也出现了歌颂狄仁杰的诗篇。明清时期以他为题材的戏曲、小说相继问世,使狄仁杰的社会影响更加广泛。荷兰汉学家罗伯特·古利克创作的《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一书,长达百十万字,风靡于西方书市,又被译成汉文,畅销于国内市场。尤其是以狄仁杰断案为题材的多集电视连续剧的推出,这种现代媒介手段的介人,更使狄仁杰成为广大人民所熟知的历史人物。

为这样一位知名度很高的历史人物撰写传记,是笔者非常乐意承担的工作。当我怀着昂奋的心情投人到这项工作中去时,才发现存在的困难还不少。首先遇到的是史料问题,有关狄仁杰的文学资料虽然不少,历代都有创作,但它们多不能作为信史看待,12多年漫长的时光,使大量相关史料散佚消失。如唐代著名文士李所撰的《狄梁公传》,是几乎与狄仁杰同时代的人撰写的一部有关其生平的传记作品,史料价值之珍贵不言而喻,可惜的是,除了一些片言只语之外,已经佚失不传了。至于我们今日尚不知道的史书和相关史料,还不清楚到底佚去了多少。其次就是史籍记载的疏误,尤其是有关狄仁杰生平的一些重要事情的疏漏或讹误。最主要的还是如何为本书的主题定位问题。狄仁杰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的眼中,形象也是不同的。旧史臣颂扬他忠孝节义,匡复庐凌;士大夫们赞美他品格高洁,荐贤识才;百姓们却敬仰他忧国忧民,能轻摇薄赋,发展生产;对于后世的文学家来说,更多的是将他作为一个机智多谋、断案如神的清官形象来称颂。以上这些视点实际上所反映的只是狄仁杰生平的一个个侧面,这就从另一个角度证明狄仁杰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本书所要做的就是要全面客观地写出狄仁杰曲折坎坷面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把一个完整的真实的历史人物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以便和文学作品中的狄仁杰形象相区别。

对于历史人物传记来说,仅仅做到事迹真实还不够,还应该从更多的方面丰富人物的形象,给读者一个鲜活的立体的印象。为此本书还从思想、信仰、品格、心理、君臣关系、同僚关系等方面,对狄仁杰进行研究和评价。此外,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所以对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的交代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历代都有以狄仁杰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出现,为了反映不同时代对他形象的描写,使读者便于对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和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狄仁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书在附录中对这些作品进行了介绍,并加了简略的评论。

虽然作了很大的努力,笔者并不敢说把狄仁杰生平许多事情都说清楚了。与历代大写特写狄仁杰的热闹景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现今国内对狄仁杰的研究并不多,著作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可资借鉴的著述实在太少了。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现在已经脱稿罢笔,但笔者心中仍然惴惴不安,迫切希望能得到些中肯的指教,如是那样,将是非常值得庆幸的事。

杜文玉

199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