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狄仁杰评传
10479400000010

第10章 弹劫债臣

调露元年(679)正月,朝廷中又发生了一件大事,正在走红的司农卿韦弘机,被侍御史狄仁杰弹劫而突然丢了官。

此事再次震动朝野,使人们对狄仁杰又一次刮目相看。

韦弘机,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太宗贞观时人仕,曾出使西突厥,撰写过一部名为《西征记》的书,记述所经过诸国风俗、物产,献给太宗,得到赏识,被提升为朝散大夫。高宗显庆(656——661)中,韦弘机任州(治今北京密云)刺史,政绩颇为不凡。大将契芯何力征讨高丽时,韦弘机由于能及时运送资粮,保证军需,得到高宗的赞赏,提拔为司农少卿,主管东都(河南洛阳东)营田、园苑。太子李弘死后,高宗命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刺史李冲寂主持营建陵墓,过期未成。遂又命韦弘机负责此项工程,结果如期完工。由此,高宗对韦弘机更加宠信。韦弘机虽然具有一定的才干,然性机警,好逢迎,为正直之士所不齿。像韦弘机这样个高宗的宠臣,却为何被狄仁杰一纸劫状就拉下台呢?事情还得从上元二年(675)说起这一年高宗在东都住了一段时间后将要返回长安,临行时对韦弘机说:“长安、洛阳是我的东、西宅,洛阳现有的宫殿大都是隋代所建造,年代已久,逐渐陈旧颓坏,欲想整修又颇费财,为之奈何?”韦弘机上奏说:“月按照司农寺旧式,差丁壮采伐木材,皆付给雇值。而今动用户奴采伐,所获材木足够十年之用,节省的雇值(即雇工之费)在库中积存的就有四十万贯之多。用来修造宫室,三年必成,不必劳动百姓高宗听后大悦,命韦弘机兼管东都将作、少府二监事,负责此项工程。”

韦弘机为了讨高宗的欢心,不仅整修了隋朝留下的旧宫殿,还新建了宿羽、高山、上阳等宫。其中上阳宫位于皇城之外西南隅,南临洛水,三而环谷水。高宗曾游于洛水之北,“乘高临下,有登眺之美”韦弘机遂在高宗登高处建造了一座高馆,以备皇帝再次游幸,又沿洛水北岸修建了一条长廊,连亘一里,在涧溪曲处建一新殿,与长廊相连接,雕梁画栋,壮丽华美。上阳宫内有丽春殿、麟趾殿、观风殿、甘露殿、仙居殿、芬芳殿等主要建筑。至于楼阁亭台更是星罗棋布,如七宝阁、浴日楼、本枝院、芙蓉亭、宜男亭、含莲亭、神和亭等,举不胜举。调露元年(679),高宗再次驾临东都,就移住在新建成的上阳宫中。由于上阳宫环境宜人,壮丽豪华,此后武则天改东都为神都作为统治中心,就长期住在上阳宫中,这里遂成为当时的政治中枢。高宗对韦弘机的表现十分满意,为了表彰他的功绩,便将他提升为司农正卿。

尚书左仆射刘仁轨对此事非常不满,却又不愿出面进谏,便对狄仁杰说:“自古以来凡破池台榭,都建在深宫重城之中,不使外人看见,恐伤百姓之心。”今韦弘机所兴建的宫殿廊馆,沿洛水而建,全在宫城之外,万方朝渴天子,无不可以看见,这难道是致君尧舜之意吗尸此话传到韦弘机耳中,他不知悔过,反而理直气壮地说:“天下有道,百司各奉其职。辅弼之臣则思献替之事,至于我们这些负责具体事务的臣子,只不过这一时期高宗还有位宠臣,即左司郎中王本立,他恃宠弄权,朝廷卜下莫不畏惧。狄仁杰对王本立的行为十分鄙视,决心予以铲除。遂愤然表,指出王本立种种奸诈不法之事,请求高宗将他交给司法部门审理治罪。高宗此时对王本立的恩宠未衰,不愿将他治罪,遂下诏特意免于追究。”狄仁杰坚决反对赦免王本立,他向高宗进谏说:“国家虽然缺乏英才,难道少王本立这类人!”陛下为何怜惜有罪之人而不顾国家法律?如果陛下一定要赦有王本立,请先将我放逐到无人之境,为将来的忠贞之臣作一鉴诫。高宗不得已只好将王本立治罪。这——事件对朝臣震动很大,使忠贞之臣扬眉吐气,奸候之徒一时敛迹,“由是朝廷肃然。”狄仁杰本人由于明于执法,敢于弹幼权宠与奸候之臣,因而声名远扬,成为朝野推崇备至的人物。

在狄仁杰此后的任官经历巾,还多次出任过地方行政长官。他每到地,都能始终坚持严于执法,公正平恕,力纠冤滥的原则,革除了不少弊政和害民的旧习俗,爱民如子,使千百人免于死在滥刑之下。正是由于狄仁杰正直果敢,知法守法,审理了大量的滞案、冤案,所以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赞颂,以他为题材创作了不少文学艺术作品来歌颂其不朽的业绩。

狄仁杰在大理寺和御史台任职期间,能得以施展才华,取得这样的成就,与他本人刚正果敢的性格、干练卓越的才能固然有很大的关系,但也要看到这一切与高宗对他的信任和支持是分不开的。如果高宗是一个固执己见听不进谏言的皇帝,尽管狄仁杰明于执法、嫉恶如仇也无法纠正错案,惩治奸债。欧阳修修撰的《新唐书》把高宗描写成一位昏庸的皇帝,从他能虚心接纳狄仁杰的进谏,知错能改,驱逐奸信,信任狄仁杰这样的直臣等行为看,昏庸之说似乎难以成立。

随着狄仁杰名声愈来愈大,他也逐渐为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所知,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狄仁杰政治生涯的最重要阶段是在后来的武则天统治时期度过的,武则天对他的了解,对以后委他以重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武则天自麟德元年(664)起便直接参与朝廷政事,史载:“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上元元年(674),唐高宗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次年,高宗因为旧病复发,风眩不支,准备逊位十武则天,因为大臣反对而作罢,但却取得了在高宗养病期间摄理国政的权力。仪凤三年(678),甚至允许百官与四夷酋长朝见武则天。由于武则天可以直接参与朝政,所以狄仁杰在这一时期的所作所为她不会不知道。关于这一点在她当了女皇以后,授狄仁杰为内史的制书中,就有“雅达政方,早膺朝寄”之语。充分说明她对狄仁杰早就有所关注,并十分欣赏他的才干。武则天与狄仁杰在这一时期虽无发生直接的关系,但却为后来对他的重用和建立良好的君臣关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